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牛年從牛說起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葉慶明

牛年到來,提醒大家重新敬重牛。近年,郊外成為城市人的休閑場所,至令郊野承受重大的人為破損,塔門沙漠化是重大警號,垃圾滿山塑膠污染成為郊外新常態,香港牛面臨重重人為威脅,香港人切記,山野不留痕!再者,我們對香港牛認識多少?除了牛字的地名,你又到訪過承載牛的歷史的香港地方?

踏入牛年,看到很多媒體以牛為題的報導。曾於2018年底寫過關於香港的牛[1],兩年多邇來,世界變了樣,回顧舊文,感概歷史依然在重覆,而且出現新惡,猶幸也有新的好;就趁辛丑牛年2021新春伊始,舊文新寫,牛年怎能不由牛說起。

救救香港牛:缺糧草、膠災、人禍

人對牛,可否相敬如賓,同享自然?攝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 helen yip
人對牛,可否相敬如賓,同享自然?攝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 helen yip

牛年到來,提醒大家重新敬重牛:近年,尤其過去一年大家都多了「人在野」的經驗,郊外成為城市人最常光顧的休閑場所,至令郊野承受重大的人為破損;俗語說「斷人米路」,郊外露營人士及遊人正正「斷牛草路」,塔門沙漠化是重大警號,但是否敲醒所有人?卻是疑問。

郊野,我們可以自由使用,不會對我們下限聚令;郊野,我們可以免費使用,但當我們不好好善對,大自然其實是會向我們討責的,「輕度級」如沙塵滾滾、寸草不生;放大去想,我們經歷越來越頻繁和嚴重的極端天氣就是實證。

今天,我們赫然發現人類在郊外的活動,無形地在山野留痕。更要提醒大家,山野不留痕!山野不留痕!山野不留痕!

與大家重溫歷史。2018年11月24日,關注大嶼山牛隻的社交媒體專頁發出哀文,宣告當區居民相傳的動物明星,當年大嶼山貝澳唯一的黃牛,Billy離世的消息。對於關注生態特別是牛福利的朋友而言,當然不忘Billy走之前,關注團體曾作出緊急呼籲,指出 Billy 因遊人餵飼和在垃圾堆覓食,身體情況變差,當地居民已經幫牠掛上「我只吃草 don’t feed me」的告誡牌在頸上,可惜為時已晚。

漁護署臉書帖文截圖,摘自貝澳牛傳奇 - 'Billy' - The Pui O legendary cow!專頁
漁護署臉書帖文截圖,摘自貝澳牛傳奇 - 'Billy' - The Pui O legendary cow!專頁

Billy之死的教訓,相信此刻沒有幾多人記起了(嘆息),而剛剛悲劇又再重演(嘆息 x 千萬倍),塔門又有小牛離世

縱觀原因,是人為之罪。首宗罪,人們帶來的塑膠垃圾和塑膠污染。回顧Billy死因,按照當年香港漁護署公佈檢驗結果,發現Billy 的腸胃阻塞,膠袋份量裝滿兩個垃圾桶。膠袋來源大致兩樣:牛生活環境中的塑膠,遊人餵飼。

前者主要來源是垃圾,包括人們隨地拋棄,還有處置不妥的。目前有些郊野公園、郊遊徑都無垃圾桶裝置,就是鼓勵遊人要山野不留痕。而即使有設置垃圾桶,尤其在郊外的營地,垃圾箱就是垃圾和廢膠的缺口,輕身的膠袋或包裝更是容易滿山飛,「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是關鍵!

至於遊人餵飼,可分拆出兩個場景:一是人類對動物的「憐愛」,二是人性的「醜惡」。

牛,城市人少見,偶然在郊野碰到,覺得可憐可愛,於是將身上的食物施予。糟糕的是食品通常有包裝,無論是人或牛一時心急,骨碌一聲,牛就將食物連包裝吞下了。

也看過不少次,有大人也有小孩,看到牛就去攻擊,隨手將手中或者身上的雜物,通常是膠袋包裝的零食或麵包,扔過去。此等行為絕對莫名其妙,對野生動物帶來傷害。而人留下的「手尾」不時落入牛的胃裏去,或者變成其他動物、鳥類的食物。

香港人到郊外,遵守行山禮儀,對自然環境好,也是對牛及周圍生態的祝福。© helen yip
香港人到郊外,遵守行山禮儀,對自然環境好,也是對牛及周圍生態的祝福。© helen yip

人與牛的相處

動物、植物與我們同居於這片天地,人類不是大自然及地球的主人。香港人遇到牛的兩種典型反應,愛心洋溢或者反感驅趕。

對貌似溫順的動物,比如牛,及至小野豬、小鳥,不少人忘卻了動物本能與獸性,各施其技:撫摸、拍照、餵飼,這些動作,其實或會讓動物受驚,或以為是挑戰,於是牠們慌忙逃走或憤而襲擊,有機會人因而受傷。大家必須警惕,野生動物不是寵物,不適宜隨意觸摸甚至抱入懷中。根據牛義工的分享,人摸過的小牛,身上沾上人的氣味,有機會給牛媽媽嫌棄,不會再餵哺。所以,不干預其實是對這些野化了的牛最好的憐愛[2]

香港牛,冠名流浪

21世紀初,我們重新開始認識郊野的好處,大概就是同期,香港多了一個特別物種稱號── 「流浪牛」,「流浪牛」這名稱,不無帶點嫌棄,想當年,常見有人埋怨牛踐踏周圍花草樹木、牛糞弄髒地方;可哀的是,不時新聞會傳來牛給車撞死的報導,有意見會認為牛走到馬路上阻礙交通、打擾人的秩序,死不足惜⋯⋯慶幸,香港人近年的生態保育概念加強了,對動物的生命多了尊重,到今年牛的本命年,大家更重新審視「開荒牛」的價值:昔日香港人從事農業,牛是我們的好夥伴,及後大家不需要牠們了,牠們無了人的家可歸,展開放野生活,我們有責任讓牛頤養天年。

關於牛的特產,我們還有一個:「流浪黃牛及水牛管理計劃」,是香港漁護署2011年成立的。按其網站資料(2018年9月更新)本港約有1,110頭黃牛及120頭水牛分布於大嶼山、西貢及馬鞍山、新界中部及東北部。而當局亦表明控制牛隻數量,是其管理流浪牛其中重要措施,以「捕捉、絕育、遷移」計劃使牛隻數量保持在穩定水平。自計劃施行以來,有人會覺得是文明的處理,但我會支持動物福利人士的質疑,如此硬生生將動物調動支配,有否顧及到動物的本性和生活規律,遑論質素?

我與Billy的前緣,貝澳濕地生態天堂

其實我遇過Billy的真身,就在牠過身前一年,緣於一個認識貝澳濕地生態的行程。

明日大嶼,加上疫症牽起行山的呼喚,大家越加了解及珍惜大嶼山,這個香港綠野和生態的大寶藏;然而大嶼山内貝澳的濕地價值,市民大眾未必熟知。

1950年代中期,政府推展都市規劃及發展,建水塘和道路,對於大嶼山的自然生態,還有倚仗天然資源的農民,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石壁水塘截住山水,大嶼山多個村落包括貝澳的水稻田,失去水源,無以為繼,農民陸續棄耕。及至七八十年代,社會經濟起飛,農業基本上消失於大嶼山。從前農民的工作好夥伴水牛和黃牛,就被放野,至今大大話話數十年。

貝澳在大嶼南,連接貝澳灣,北面是山,有山就有水,河由山流入海。貝澳本身是個沙咀,而海水和河水形成鹹淡水交界的地形和生境;加上棄耕的農地,下雨就會淹浸成為澤地。地理環境加上歷史因素,造就了貝澳成為豐盛的生態天堂,其中的濕地生境,水牛扮演珍貴的雙重角色,牠生活其中,同時是這裏的守護者。

大嶼山貝澳的水牛 © helen yip
大嶼山貝澳的水牛 © helen yip

水牛和濕地有著互動互助的關係。水牛散熱能力較低,熱天需靠浸水降溫,牠們也喜歡泥漿浴,因為皮膚多了泥層,就可防曬和防蚊蟲。所以水牛棲息的地方,大家會發現不少土坑或水窪;蜻蜓、蛙類等生物也就有了家;而生命力強的水生植物,可榮榮生長又不致不受控制,因水牛吃植物或者浸水時會壓毀部分。

水牛「做 spa」,牠們悠遊地滾泥漿浴。© helen yip
水牛「做 spa」,牠們悠遊地滾泥漿浴。© helen yip

在貝澳,從前的農地不再運作,令疏水成了問題,大雨會氾濫,比較霸道的水生植物進佔,生態系統容易變得單一。於是,水牛正好發揮其生態保育員的功能:牠們覓食,發揮「牛肉除草和推土機器」天然功能,留下的糞成為肥料,是某些昆蟲與生物的食物甚至孕育地。有了昆蟲,蛙類、鳥兒就有食糧⋯⋯沒有人類介入,這裡可是美麗的生態循環好天地。

2013年漁護署曾進行水牛普查,全港約有120頭水牛,其中80多隻就在貝澳。而據當地居民記憶,2010年代貝澳的「牛口」,全部是水牛,加一隻黃牛,那就是Billy[3]。2017年的夏天,我跟隨一個貝澳濕地生態的考察,好幸運地兩遇水牛群,也在水牛群中,巧遇Billy。

考察行程中,我們一行人與水牛保持距離,不想帶來太多干擾。當我們遠距離觀察水牛的時候,Billy悠悠地從水牛BB 群中慢慢走來我們身邊。艷陽底下,Billy 的「金啡色肌膚」很美麗,溫馴地靠近我們,低頭吃草。可惜,逝者已矣。

2017年與Billy在貝澳相遇。© helen yip
2017年與Billy在貝澳相遇。© helen yip

上面提到,水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水牛群會因應天氣和草糧而在貝澳周圍走動。加上多年以來,香港的鄉郊、閒置地遭到粗暴破壞。據生態人士觀察,貝澳適合水牛以至其他生物的生境,正急速萎縮,水牛的數量大不如前。

尋找牛與人在香港的舊日足跡

媒體的賀年文章,會數到香港與牛相關的地名,我卻想及這個城市與牛的關係由近而遠的變遷。牛對於早兩三代的香港人,還是生活中可見可聞的動物朋友,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輩,生活周遭有牛棚、屠房甚至牧場等場所,小朋友對「馬拉車,牛耕田」的範文念念有詞。今天,黃牛、水牛、乳牛皆絕跡都市人的尋常生活圈,大家最熟悉的大抵是從遠方飛來火鍋旁的片片肥牛。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點,雖然只是那一點點留痕:土瓜灣的牛棚活化成文藝場所多年,建築依然保存昔日為牛(其實更是為人,因人要屠宰牛才有這樣的場所)設計的硬件。另一個位處市區可以憑吊牛隻昔日足跡的地方,就是薄扶林牛奶公司遺址。現在薄扶林村的村民,會舉辦歷史文化導賞,分享自己或父母輩在牛奶公司職員宿舍居住,或者在牧場周圍玩耍跑山的生活點滴。

薄扶林村的牛奶公司建築遺跡,這是用來儲存牛隻食用草的草廬。© helen yip
薄扶林村的牛奶公司建築遺跡,這是用來儲存牛隻食用草的草廬。© helen yip

文末,以一位大嶼山原居民/學者的分享作結,寄望大家借鏡他對牛的敬重,自己也可以對香港的牛,及至這個城市與動物的關係多一份思考與珍惜。雖然已經是數年前聽的一個講座,對講者甘水容先生主講梅窩百年,依然印象深刻,因為這位家住梅窩十五代的原居民,細數梅窩及大嶼山的百年大事,他數出三大重點:1)戰後中國南來的移民,2)東涌鐵路開通,3)牛。他分享的重點是,人文地方歷史包含的不只是人與發展,還有人與環境、動物共同建造的生計和生活;梅窩及大嶼山的牛,昔日固然是耕種的工作夥伴,也代表居民的財富價值,現在回望,代表牛為該地的歷史貢獻良多。在甘先生眼中,牛是當地的動物居民,人們要重視牠們的生活福祉;他並向近年島上守護牛隻的保育年輕一代,表示滿滿的尊重。

貝澳居民正悠然觀賞貝澳水牛,最美的山水,就是天地人和諧相處。© helen yip
貝澳居民正悠然觀賞貝澳水牛,最美的山水,就是天地人和諧相處。© helen yip

備註:

[1] 從牛說起(2018,原文刊於Greenpeace East Asia Medium)
[2] Catson和義工會嘗試提點,「唔可以摸,我哋都唔會摸,佢哋應該同人保持距離,佢哋唔係寵物,如果有事,我哋都照顧唔到佢」。政府視牠們為「流浪牛」,她不認同,認為牛牛是「被迫流浪」,「本來係有屋企嘅,唔耕田放走啲牛,佢哋係社區動物」。(蘋果日報:膠袋當食物 逼遷至沙地 流浪牛何處覓芳草?
[3] 約2010年代早期,一隻年幼的黃牛與媽媽從大嶼山其他地區流落至貝澳,後來牛媽媽死去,小黃牛則受野狗襲擊重傷,附近村民開始照顧,並為牠取名Billy。萬綠叢中一點紅,加上Billy很有自己的風範,無論對人對水牛,牠常常表現親和力,所以Billy生前,貝澳街坊視之為社區一員和動物明星。(追憶Billy的身影: 《常假裝自己是頭水牛!》貝澳牛傳奇 Billy。

延伸閱讀: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