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4 mins

【動物傳心師】鷺鷥有話兒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馬屎

香港動物的多樣性極為豐富,【動物傳心師】馬屎,從長時間的田野生態調查和自然教育活動中,慢慢對不同動物的行為心領神會,在此化身翻譯員,為大眾拆解動物各種行為背後的寓意。這次與大家認識鷺鷥家族,包括大中小白鷺到世界易危的黃嘴白鷺,又說到香港的鷺鳥林,還分享到唐詩中有關白鷺的美麗詩句。

【動物傳心師】鷺鷥有話兒 © 呂朗婷
【動物傳心師】鷺鷥有話兒 © 呂朗婷

鷺鷥是誰?就是那些頸長腳長,身材苗條,舉止優雅,常在濕地沼澤閒蕩的雀鳥。鷺鷥鷺科下的涉禽,牠們主要在濕地涉水尋找魚、蝦、蟹、小蟲等食物

在香港白鷺鷥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牛背鷺。啡鷺鷥有池鷺,灰鷺鷥有蒼鷺和夜鷺。當中還包括世界易危的黃嘴白鷺,又或不常露面的綠鷺、草鷺、黃葦鳽等大約18種雀鳥。

文化裡的鷺鷥

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在中國文化裡,白鷺鷥是高潔、抒情的禽鳥,牠常被用來代表一種被嚮往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由於外形容易跟中央肥胖的白鶴或丹頂鶴混淆,民間都一拼把白鷺鷥當作吉祥的雀鳥,是長壽、幸福的象徵。就是自詡活在舌尖,背脊向天都可吃的中國人,亦鮮有以潔白的鷺鷥來果腹。在農業社會,牠們在田間度步又或在大樹上棲息聚集,都被看作是路路順景,五穀豐登的好兆頭。

實在,這不是迷信,是一種從觀察自然,了解生態而得來的經驗。中國以農立國,糧食生產自古都是百姓心中,重中之重的事情。鷺鷥主要以魚、蝦或青蛙為食,當稻田水量充足、泥土肥沃,沒有毒害,自然能養活大量水生生物。鷺鷥前來覓食,駐足田邊休息,這算是一種生物指示,告訴農民,環境質素可以,農作物生長應該不成問題。

牛背鷺 © 馬屎
牛背鷺 © 馬屎

長腳的鷺鷥

小白鷺是本地最常見的白鷺鷥,牠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十分強,在魚塘邊、泥灘邊、紅樹林邊、河口,甚至市區的明渠,都能發現牠們的身影。這些地方生活著大量小魚、小蝦和小蟲,十分適合喜歡呑食細小東西的小白鷺前來開餐。牠們在水邊假裝徘徊、無聊站著,又或望著水影沉思,其實是等待那些沒有防避的小東西游近,便甩出長頸,以尖咀夾著,再往口裏吞嚥。黑色喙部加黃色腳板是區分小白鷺的最簡單方法。

小白鷺 © 馬屎
小白鷺 © 馬屎

身形相若,喙部永遠是黃色,時常跟著牛群是另一種常見的鷺鷥──牛背鷺。之所以與牛群為伍,是由於牠們喜歡吃的東西不是魚、蝦,而是牛身上的牛蚤,或是停在牛皮上的烏蠅,又或是牛吃草時嚇跳出來的草蜢和青蛙。

小白鷺和牛背鷺 © 馬屎
小白鷺和牛背鷺 © 馬屎

另外,身型比小白鷺大一些,腳長很多,頸長超多的是大白鷺。牠們不是由小白鷺長大而成,而是另外一個品種的大型鷺鳥。由於他擁有更高挑修長的雙腿,因此時常站在水中間尋找和捕食體型較大的魚類。

大白鷺 © 馬屎
大白鷺 © 馬屎

短腳的鷺鷥

不是所有鷺鷥都有長腿,行事低調的,最佳例子就是顏色以啡、灰、黑白為主的池鷺和夜鷺。牠們都是本地常見的鷺鷥,數量不比小白鷺少,只是由於沒有長腿,沒有鶴立雞群的姿態,不能涉水,捕獵時需要藉住保護色,藏頭露尾,守在水邊或草叢,等待那些冒冒失失的小生物路過,施以特襲。

其中,夜鷺的習性又非常有趣,雖然被喚作夜鷺,但牠們亦時常在白天覓食。晚上飛翔時跟貓頭鷹一樣無聲無息,橙紅色的虹膜,普遍相信能增強夜視的能力。大部分魚類都在天黑之後睡覺,因此有夜視的天賦,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地捕捉獵物。除了魚類,夜鷺還會捕食兩棲類、小型哺乳類甚至其他鳥類。

夜鷺跟小白鷺一樣,擁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甚麼樣的濕地生境都能找到牠們。可惜沒有潔白高雅的外表作保護傘,所以一直是南方地區老饕餐桌上的「夜遊」,就是在本地亦時有被捕食的新聞。

池鷺 非繁殖羽 © 馬屎
池鷺 非繁殖羽 © 馬屎

免費獲取香港生態圖鑑

馬屎與畫家呂朗婷合著《香港の怪生物》電子書,圖文並茂帶您進入奇妙的自然世界!

立即下載

漂亮的鷺鷥

鷺鷥還有一種很特別的本能,就是在春末繁殖期之前來個大變身,換上一身只供吸引異性的美麗「婚羽」。像是大、小白鷺,在繁殖期胸口都會長出稱為「鷥」的流蘇狀飾羽背部則有細紗狀簑羽,是為「翎」。而小白鷺的枕部就額外垂有兩條細長的「翎」另作裝飾。每當看見心儀的異性,便立即靠近,挺胸收腹,亦步亦趨,翩翩起舞。

本來全身白色的牛背鷺,從頭到頸,長出鮮橙色的羽毛,令牠們在綠色草地上散步或伴著啡、灰、黑、黃色的牛群時,份外高貴。

池鷺的變化亦不少,非繁殖期時偽裝成一堆枯草的牠,到繁殖期的時候,腹部會變成雪白,背部灰色,再加上栗子紅色的頭部,令牠成為不少自然愛好者拍攝的對象。不論是駐足、等待食物還是彎腰梳理羽毛,都成為鎂光燈下的沙龍明星。

池鷺 繁殖羽 © 馬屎
池鷺 繁殖羽 © 馬屎

晚上出沒的夜鷺算是變化最少的一種,可能顏色對於夜行的牠並非首要的擇偶條件。於是只草草換了全身新羽毛,枕部插兩條長翎便算。冬去春來然後春暖花開,大自然的節奏在鷺鷥身上花的心思,為新一年的大自然添加了不少賞心悅目的生氣。

鷺鳥林

除了外型,白鷺成林是鷺鷥另一種少有的雀鳥行為。對於昔日農村村民來說,更是難得的大吉之徵兆。有說是為了有效對抗獵食者,於是鷺鷥聚集一起繁殖下一代。有的鷺鳥林是同一個品種聚集,但更多的是混集幾個不同品種的鷺鷥。

小白鷺幼鳥 © 馬屎
小白鷺幼鳥 © 馬屎

本地,有記錄的鷺鳥林平均二十多個,分佈於港、九、新界和離島,但以后海灣附近的濕地,河道交錯,都市化較緩慢的地區,鷺鳥林的面積和數量比較壯觀。

鷺鳥林 © 馬屎
鷺鳥林 © 馬屎

由於鷺鷥昔日普遍受人類尊重和珍惜,因此就是牠們在民居或村中大樹結集,產生大量糞便;而育初期間又不時有吃剩的魚、蝦掉到地上,把環境弄得又髒又臭,村民都覺得這是被大自然挑選的一種福氣。村民亦都知道,鷺鷥聚集築巢的壯觀情景只在春末夏初的短短3、4個月。雨季和風季來臨之前,若果鷺鷥仍未能把幼鳥養大,幼鳥便會連同只用些樹枝搭建的簡陋鳥巢一起,被颱風吹散,到時幼鳥只有九死一生。隨著暴雨和颱風的清洗,原來被弄髒了的環境又回復整潔,糞便溶入雨水,沁入泥土就成了有利大樹開枝散葉的肥料。

鷺鷥氣定神閒,以緩急有序的節奏在綠水青山之閒蕩和追逐嬉戲,成為辛勞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牠們在大樹熱熱鬧鬧地養育幼鳥,縱使十分忙碌,但仍不失優雅的高貴,這份脫俗的飄逸成為歷代詩人墨客靈感的泉源。唐代杜甫的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簡單7個字就已經將鷺鷥獨特的行為、習性和高雅氣質講得清楚明白。

鷺鳥 © 馬屎
鷺鳥 © 馬屎

為何構思【動物傳心師】系列?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馬屎:「我沒有可以跟動物聊天的天賦,但做過自然保育裡有關動物訓練的工作,學會將康服後的猛禽放在手上,從感受牠們的爪力和動作,來評估康復程度,是否適合放飛野外。
這種陪坐,看似沉悶的工作,令我有機會投入鳥兒的世界。太陽曬、有風吹、有人類經過,又或頭上有其他猛禽在盤旋。從感受相同的自然環境,藉牠們的眼神和肢體語言,久而久之,便知道牠們的想法,甚至能預測牠們下一步的動作。
香港動物的多樣性極為豐富,從長時間的田野生態調查和帶領自然教育的活動,慢慢對於不同動物的行為,做到心領神會。我想,這種難得的技能,或許可以作為翻譯員,為大眾拆解動物各種行為背後的寓意。」

閱讀更多:【動物傳心師】系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