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守護香港野】河溪角落 水下秘境

作者: 綠色和平特約作者 馮漢城 FHS

家住近山的屋邨,跑到山邊溪澗玩樂是最廉價的娛樂,也是最珍貴的回憶。孩童多數用網去捕捉游魚小蝦,淺溪的確充滿各種生物,但受限於河溪水淺而狹窄,於溪澗中潛水有一定的困難,令我們難以於水中觀察生物,所以,相機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媒介吧。

留給下一代一個美麗的大自然,全靠您我現時的努力,請以小額捐助每日$3,支持綠色和平守護香港珍貴的自然資源

水下秘境。 © FHS
水下秘境。 © FHS

河溪觀察 / 拍攝指引:

  • 注意天氣,雨天時不宜進行河溪活動
  • 切勿野外捕捉生物
  • 於寬闊河溪流域底水潭,可以浮潛方式觀察河溪生物
  • 水面觀察時可帶備手電筒照明

魚之樂

山中的河溪位處於中游至上游流域,由於水只會流向低地,所以山溪中的生物都要想辦法令自己不被水流沖走。溪中最搶眼的生物當然是一眾游魚,溪魚大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生活在水體中上層的,如異鱲、長鰭馬口魚,牠們都善於游泳,有能力對抗湍急的水流;一類是生活在溪床表面的,如麥氏擬腹吸鰍、真吻鰕虎魚,牠們雖不擅游泳,但腹部演化出吸盤器,能緊貼在溪床表面,免被沖走。

長鰭馬口魚。 © FHS
長鰭馬口魚。 © FHS
異鱲。 © FHS
異鱲。 © FHS
麥氏擬腹吸鰍。 © FHS
麥氏擬腹吸鰍。 © FHS
真吻鰕虎魚。 © FHS
真吻鰕虎魚。 © FHS

角落米蝦

甲殼類動物是河溪中的另一個大家族,蝦是這家族中一員。米蝦體型雖小,但牠們往往成群出沒,集體在河溪中水流較平靜處覓食,牠們用兩對有鉗的螯肢不停地尋找細碎的有機物,有時走到枯葉底下,有時走到石面上,進佔溪床中每一個角落,仿似無處不在。香港記錄到的米蝦約有8種,同一個物種可以存有不同顏色的個體,就例如廣東米蝦,有藍色或紅色或透明的個體,所以有時要依靠其他身體特徵或 DNA 分析去辨認物種。

廣東米蝦。 © FHS
廣東米蝦。 © FHS
廣東米蝦。 © FHS
廣東米蝦。 © FHS
三紋米蝦。 © FHS
三紋米蝦。 © FHS

香港瘰螈

在帶領溪流生態導賞團時,有一物種往往最吸引參加者的目光,那是香港瘰螈。香港瘰螈的外表看似平凡,但當見到瘰螈腹面上佈滿大小形狀不一的橙紅斑點,而且每一尾瘰螈的斑點也不一樣,無一參加者不感驚喜,雖然那些橙紅斑點是警告著捕食者:「我有毒」。但看著瘰螈四肢短小而精緻,眼神溫順,實在討人喜愛。在野外考察時,有時還會看到香港瘰螈打架的場面,有時則看到牠們的卵整齊排列在水中的植物上,切切實實地經歷到生命的張力,那是野外考察的獨特之處。

香港瘰螈小資料:

英文名:Hong Kong Newt

拉丁學名: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

保育現狀:近危 (IUCN紅色名錄)

繁殖季節:9 月至翌年 3 月

打架中的香港瘰螈。 © FHS
打架中的香港瘰螈。 © FHS
打架中的香港瘰螈。 © FHS
打架中的香港瘰螈。 © FHS
香港瘰螈。 © FHS
香港瘰螈。 © FHS
香港瘰螈的卵。 © FHS
香港瘰螈的卵。 © FHS

走過了這趟探索河溪的旅程,發現河溪中的生物多樣性並沒有比海洋遜色,同樣都是水下的世界,河溪生物的關注度及曝光率遠遜於海洋生物,藏於溪水下的秘境靜待各位去探索。

延伸閱讀:

守護香港的自然資源

FHS

馮漢城 │ 獨立生態紀錄片製作人。香港電台本地生態紀錄片節目《大自然大不同》第二季單元編導、攝影、剪接。

Instagram : fhs.f
Facebook : FHS Wildlife

瀏覽更多:【守護香港野】生物多樣性專欄系列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