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昆蟲雀鳥假可亂真 本地匠人製生態工藝
在天空中翱翔展翅的蝴蝶、動作活潑可愛的樹麻雀、還有鮮豔奪目的龍眼雞;相信喜歡生態的朋友絕不會陌生,但細心一看,原來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由3位本地匠人細心製作的工藝品。雖然工藝品沒有生命,但就被工藝師的巧手賦予活靈活現的外表,如非細看確實真假難分。
文章目錄
以玻璃作天空 風鈴上飛翔的蝴蝶
在這個位於尖沙咀海旁的商場內,落地玻璃窗前,全是栩栩如生的蝴蝶,原來這些都是文西(吳曼詩)創作的玻璃風鈴作品,每個風鈴上面繪有不同種類的蝴蝶,遠看就似有一大群蝴蝶在窗前飛舞。這個展覽名為《願山·蟲鳴》的山系風鈴祭 ,已於早前結束。文西是藝術系畢業生,早於6、7年前開始行山,跟一般的Yama Girl不同,她時常會在行山時寫生,累積了不少寫生作品,更在去年開始製作玻璃風鈴。初時以香港山嶺風景為題目,去年底於錦田的社區空間舉辦《願山》山系風鈴展;今年轉戰市區商場內的展覽場地,而風鈴的題材亦由山嶺風光,搖身一變成自然生態。

相信不少朋友都害怕昆蟲,文西卻是昆蟲愛好者,尤其喜歡蝴蝶,更加參加了相關課程,成為蝴蝶普查員,對蝴蝶品種有相當的認識。她的蝴蝶風鈴作品就似是圖鑑一般,包括黑丸灰蝶、小豹律蛺蝶及報喜斑粉蝶等等50隻蝴蝶,每隻蝴蝶都畫得鉅細靡遺。此外,她選擇了用玻璃作物料,這些蝴蝶就似是在天空上飛翔一樣。她亦笑說,真的有朋友看了相片後以為是標本。


文西的風鈴大多以回收物料製作,包括大大小小不用的玻璃樽,為了製作玻璃風鈴,她跟玻璃工匠學習切割玻璃的方法。她亦會用一些天然物料,例如小木枝及小石塊等等作為材料,希望這個以自然為主題的作品,有更多天然及環保元素。


以結繩作昆蟲 生態導師的好幫手
當資深生態導賞員Stony(吳良貴)拿出親手製作的昆蟲模型時,記者真的擔心天上的雀鳥會飛下來獵食。原來這些像真度極高的昆蟲模型,都是生態導賞用的教材。Stony帶來的其中一個作品就是螢火蟲的生命周期模型,他表示每年都帶領螢火蟲導賞活動,到戶外看螢火蟲,最多只可以看到其中一個形態,但用模型來介紹,就可以一次過看到整個生命周期,由卵到成蟲都可以詳細解釋。


Stony外形黝黑健壯,原來他自小就喜歡通山跑,幾十年來都喜歡跟朋友遊山玩水,尤其喜歡植物及自然生態。他同時喜歡藝術創作,年青時有想過投身設計行業,可惜最後未能如願,一直從事物流工作,直到2003年沙士期間,因緣際會成為生態導賞員。話說當年沙士疫情嚴峻,像如今的新冠病毒一樣,令港人難以到外地旅行,此消彼長下令本地遊暢旺。Stony剛好正修讀生態班,生態班的老闆急於召集人手應付這一波興旺的生態遊,還是學生的他就從此投身導賞員行業。可是這行業並不穩定,Stony坦言全職導賞員難以維持生計,感謝家人的支持,才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從事導賞工作將近20年,他在大約3年前開始創作生態模型,最初以園藝用的綠色紮帶來創作,比較適合製作一些綠色的昆蟲,例如草蜢。後來改為使用一些牛皮紙外表的紮帶,方便上色來製作不同昆蟲。紮帶的形狀、特性非常適合製作一些節肢動物,例如昆蟲、蜘蛛及草蜢等等。Stony並未滿足,想向高難度挑戰,所以他用編織的方法,並混合其他物料,製作出魚類及蝴蝶等等不同的動物模型。


Stony認為生態導賞其實都是教育工作,希望參加者可以學會愛護環境。如果導賞的時候用真的動物,或者用標本,其實都是涉及生命,在他看來都是不理想的,而生態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來作教學用途。原來一雙巧手背後是鐵漢柔情,包含了對自然的愛。他坦言體力不及年輕時般,沒有玩得那麼瘋狂,但依然時不時去遊山玩水,用另一種方式來享受自然。
以刺繡作紀錄 城市中的野鳥鄰居
「麻雀最受歡迎,八哥好可憐,常常無人問津。」本地刺繡師Ryann(譚潔榕),以香港常見的野鳥為題材創作了不少可愛活潑的刺繡作品,有時間她會跑跑市集,亦有將刺繡作品放在店舖寄賣。她選擇用作刺繡題材的雀鳥,並非一些觀鳥人士趨之若鶩的罕見雀鳥,而是一些市區常常見到的鳥類:樹麻雀、八哥、夜鷺及珠頸斑鳩等等。
Ryann的作品以雀鳥為題材,她當然喜歡觀鳥,卻自言不是資深的觀鳥愛好者,雖有時亦會跟朋友到熱門的觀鳥地點,但主要還是在東涌的家附近觀水鳥,以及在工作室附近的九龍公園觀賞市區雀鳥。Ryann的觀鳥工具只有一個望遠鏡及二手觀鳥圖鑑,對比起不少觀鳥人士希望拍攝到罕有雀鳥相片,她卻常常沉醉於觀看紅耳鵯洗澡:沒有昂貴的相機,卻選擇了以針線來作獨一無二的觀鳥紀錄。


新聞時不時會報道有人投訴野鳥滋擾、影響衛生等,Ryann認為香港人對身邊雀鳥的認識不足夠,最後遭殃的往往是無辜雀鳥。她創作這個野鳥鄰居系列,正正是希望大家多點認識及欣賞身邊雀鳥,從而多點愛護及包容。她直言從刺繡的銷情,反映大家偏好可愛和色彩鮮艷的鳥類,黑烏烏的八哥就往往滯銷,其搞笑的動作和神情卻是Ryann至愛。

Ryann創作的刺繡的品牌名為「一籃野Basket of stuff」,在她的網頁上有一句說話:「I make beautifully useless stuff.」她直言有很多客人問她的產品「有什麼用?」,其實刺繡就是裝飾,沒有特別用途。她為了賦予產品一點用途,所以會用刺繡來製作行山扣等用品。但她亦不會太功利地看作品有沒有「用」:堅持做出自己喜歡的作品,比起銷路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