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保護自然的事實,迎接年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 CBD COP15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終落實年底移師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於 2022 年 12 月 舉行會議。此第十五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原本定於 2020 年在中國雲南昆明舉行,目標是制定這 10 年(2020 年至 2030 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經過多番延誤,各方終於可以重新集中去達成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協議。
《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被譽為「自然界的巴黎協定」,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提供科學依據,對各地政府應如何維護生物多樣性定下基調,當中涉及為氣候危機提供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終極目標是 2050 年達到「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舉足輕重。
此刻(6 月 21 日至 6 月 26 日)肯亞內羅畢(Nairobi)正舉行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 的工作組會議[1],務求增強溝通交流,排解會員間的分歧,為因疫情多番改動的 COP15 作最後準備,以有效達成全球協議,挽救生態滅絕危機。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全球政策顧問李碩在社交媒體回應,隨著 COP15 定下會期和地點,全球就生物多樣性的工作終可重新聚焦:
@UNBiodiversity CBD has just decided to relocate COP15 from Kunming to Montreal (Dec 5-17). This belated decision should focus everyone’s minds now on the quality of the deal, including ambitious protection targets, robust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nd a strong finance package. pic.twitter.com/Jfmtw1v4o9
— Li Shuo_Greenpeace (@LiShuo_GP) June 19, 2022
文章目錄
什麽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多樣性——動物、植物、到微生物如細菌,還有我們人類。動物和植物為人類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包括淡水、糧食和藥物。我們的生存和生活無法依靠單一物種,需要各種動植物互存互榮乃至茁壯繁衍。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生物多樣性。

關於生物多樣性,我們面臨哪些危機?
2020 年 9 月,聯合國針對 2010 年所訂立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 ABT)進行總檢討,指出 20 項緩減生態多樣性流失的目標當中,沒有一項完全達標。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負責人 Elizabeth Maruma Mrema 表示,人類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將決定子孫後代有怎麼樣的自然環境。「地球的生命系統正受侵犯。 人類越以不可持續的方式去蹂躪大自然,糟蹋賜予我們的自然資源,即等於越破壞我們自己的福祉、安定與繁榮。」
2022 年 2 月 28 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權威氣候報告 AR6 WGII 指出,保護至少 30% 自然環境,是發展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的基礎。科學家更強調,有效應對氣候危機,要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全球必須確實保護地球上約 30% 至 50% 的自然生態系統(包含土地、淡水和海洋)。
簡單而言,地球生態及生境正在惡化,我們還不採取行動,巴黎協定就氣候危機及可持續發展所訂的目標就不可達成。
10 個關於生物多樣性和保護自然的事實
以下提出 10 點地球自然和生態的實況,以了解我們要維護生物多樣性,支持原住民守護自然和生態的理據:
-
- 地球上只有 3% 的海洋不受人類活動的破壞壓力[2]
- 工業漁業每年殺死數千萬條鯊魚[3],破壞整個生態系統,並威脅依賴健康海洋和可持續漁業的沿海社區的生計
西非達卡的漁民駕駛他們充滿民族特色的漁船,響應綠色和平守護海洋的訴求。© Pape Diatta Sarr / Greenpeace - 生活於現代巴西的原住民部族 Deni ,2011 年開始掌管當地 Xeruá 河的捕魚區,以可持續方式管理,11 年來當地的魚類資源增加了 425%[4]
- 保護海洋向來別具挑戰。綠色和平 2019 年提出《 30x30 海洋保護藍圖》[5] ,將近乎地球一半的海洋繪製成 25,000 個方格,每個方格為 100×100 公里,然後分析了 458 個不同保護特徵的分佈,包括野生動物、棲息地和要海洋學特徵,研究人員從而製造出數百個場景,以了解全球海洋保護區網絡,去掉人類破壞活動的模樣 (延伸閱讀:《全球海洋公約》來到關鍵一刻,你能帶來改變!)
- 截至 2021 年,全球只剩 9% 的森林是完好無缺的[6]
- 亞馬遜森林在 2019 年 因森林大火掀起全球關注,其時這個無論對全球森林、生態到氣候非常重要的生境已經失去 17% 的森林覆蓋率,此外 17% 的熱帶雨林已經退化[7]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圖見森林區內 Manicoré 河生活的 Manicoré-marmoset 猴子。© Valdemir Cunha / Greenpeace - 於現代印尼,在當地原住民管理計劃下,西巴布亞 (West Papua)保留了大部分天然森林覆蓋,而且比起地球上任何島嶼,該處保持更高水平的植物多樣性[8]
- 由 55 個 CBD 成員國組成的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在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和中國的支持下,今年 4 月發起全球生物多樣性基金,以資助發展中經濟體的保護工作,提出基金每年最少要有 1,000 億美元,而到 2030 年以後每年增加到 7,000 億美元[9]。迄今為止,歐洲和北美的傳統捐助大國一直毫無表態,令人失望
- 虛假的解決方案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構成巨大風險。何謂虛假的解決方案?包括抵消、補償(offsets)、將氣候基金與生物多樣性基金重複計算、任何未與原住民和本土社區連結的保護、保育工作。任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例如 30×30 目標,必須維護原住民和本土社區的權利和中心角色
- CBD 有 195 個締約方,不是簽署國的有梵蒂岡,而美國已經簽署但未批准該公約,不過該國通常會派代表團參加談判
人們支持生物多樣性!呼籲世界領導人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上承認和尊重原住民和本土社區的權利。© Greenpeace
關注內羅畢 CBD 工作組會議,展望 12月 COP15 生物多樣性峰會
《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目標的全球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一樣,誕生於 1992 年里約聯合國地球峰會,重要性不相上下。面對嚴峻的生態危機和氣候危機,本屆 CBD COP15 大會是我們以全球規模阻止生物多樣性崩壞的最佳機會。
綠色和平持續關注談判進度,並以非政府組織的身分參與、與盟友合作,督促各國政府掌握這個保護與恢復自然生態的關鍵機會,制定積極而具有雄心的框架。所以就內羅畢現正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工作組會議,綠色和平嚴正呼籲與會代表,必須關注關鍵的政策問題,承認原住民與本土社區的權利,及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關鍵作用。

英國《衛報》在「蒙特利爾將主辦延誤多時的 COP15 峰會,以阻止『令人擔憂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報導[10]中,引述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全球政策顧問李碩表示:「各地政府終於決定了 COP15 的舉辦地點和時間。 現在,所有人應該聚焦如何達成有質量的(生物多樣性)協議,我們須要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以確保陸地和海洋獲得強大的保護,而且實施方案必須健全堅實。
目前在內羅畢舉行的籌備會議,應該看到各國推進協議草案,應有效利用 COP15 剩下的幾個月時間解決有爭議的問題,包括資金方面。」
生物多樣性的崩壞,需要你我關心,更重要的是全球行動!綠色和平與你一起密切關注 CBD COP15 的進展,為我們地球多樣物種存續、豐富與平衡的生態,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未來,同盡心力。
備註:
[1] CBD WG2020-4 網址
[2] IPBES https://twitter.com/IPBES/status/1137254431467212800
[3] 綠色和平 https://www.greenpeace.org/hongkong/issues/oceans/update/17809
[4] Climate Change News https://www.climatechangenews.com/2022/02/18/amazon-indigenous-community-restores-giant-freshwater-fish-and-thrives/
[5] 綠色和平 https://www.greenpeace.org/hongkong/issues/oceans/update/9423/
[6] Intact Forest Landscapes https://intactforests.org/
[7] Science.org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a2949
[8]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549-5
[9] Alliance for Science https://allianceforscience.cornell.edu/blog/2022/04/african-union-seeks-billions-in-funding-to-conserve-biodiversity/
[10]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2/jun/21/montreal-to-host-delayed-cop15-summit-to-halt-alarming-global-biodiversity-loss
參考:
- 綠色和平 https://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press-release/54460/montreal-bound-biodiversity-cop-must-recognise-the-rights-of-indigenous-peoples-and-local-communities-in-protecting-nature/
- Carbon Brief https://www.carbonbrief.org/cop15-key-outcomes-for-nature-loss-and-climate-change-from-un-talks-in-geneva/
- BBC https://www.bbc.com/news/explainers-6082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