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香 · 郊之 6】最美的牛尾海
【最美的香 · 郊】系列最終篇,來到西貢牛尾海,探索這裏豐富的海洋生態,同時觸及西貢豐富多姿的面貌,包括自然地貌、發展歷史、漁民生計及生物多樣性的起伏變化。
文章目錄
西貢的火山地貌
我們居住的星球是地球,外層有海洋和陸地,漂浮在內層岩漿上的固體部份叫地殼。這片地殼由不同的板塊拼合而成,板塊移動互相擠壓,便產生高山丘陵,淺灘深淵。香港所屬的板塊,叫歐亞板塊,侏羅紀中期非常活躍。一輪驚天動地的火山活動,為這地區帶來了熔岩和火山灰。其後岩漿慢慢冷卻,再經雨水侵蝕、海平面上升下沉、植物生長、人類活動,最後出現今天高山連綿聳立,海島星羅棋布的自然地貌。
西貢牛尾海:港式後花園
香港四季分明,夏有潮濕海洋氣流,冬有乾燥季候風,算是陰陽調和、風生水起的福地。香港人幸福,居住在高樓大廈林立的世界先進城市,繁華旁邊就有綠色的高山和藍色的海洋。當中要數最自然而多樣的地區,當然是以六角柱石獨特,生物種類繁多,被公認最美麗的後花園的西貢。
西貢是香港一個漁豐物富,歷史悠久的漁港。而牛尾海就在西貢,面向太平洋,海流把新鮮海水連同養份帶入這個被群山包圍的海灣。由火山爆發而成的岩岸海灣地貌,適合珊瑚生長,十字牡丹珊瑚、蜂巢珊瑚、鹿角珊瑚、濱珊瑚遍佈海底。珊瑚生長眾多引來大量珊瑚魚類聚居,小丑魚、石刹、石斑、油追、狗棍比目皆是。美麗的海灣又吸引大量迴遊魚類到來產卵繁殖,鱲魚、䱛、白飯魚、黃澤及青鱗,都成了西貢這個魚場的名物。
嚐一口鮮:本地老饕最愛的西貢紫海膽
雖然魚類資源豐富而穩坐本地八大漁港之一席位,但西貢受到馬鞍山、女婆山和大老山等高山阻隔,難以直接通達九龍各核心地區,現代化的步伐遲了很多。
直到40年代,日軍佔領香港期間,為了要打擊游擊隊,才開通了直達九龍的西貢公路。
今天,西貢是香港人的行山熱點,潛水發燒友的潛水勝地,外地遊客品嚐海鮮的必到之地。
西貢市各大海鮮酒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水海鮮,而位處糧船灣的東丫和北丫,則有備受老饕青睞的本地紫海膽。雖說本地海膽品種至少有20多種,但要數色澤鮮黃,味道濃郁的,除顏色紫黑而刺短的紫海膽外,不作他選。
香港冬天較低的水溫,促使海藻大量生長。這些海藻是紫海膽重要食糧,海膽吃得肚滿腸肥,繼而引發出繁殖的渴望,身體內暗暗生成5條鮮黃色的精巢或卵巢,這就是令人食指大動的「海膽」了。
這是本港唯一的海膽養殖基地,東丫養海膽的方法十分自然,是「自然放養」。清澈的海水和茂密的海藻令海灣成為天然飼養場。漁民四出收集小海膽在這裡放養,養大了,到了3-5月的繁殖季節便潛水捕捉,待價而估。
昔日的香港第四大島嶼
糧船灣 70年代以前叫糧船灣洲,是香港第四大島嶼。由於位處西貢牛尾海一眾小島中央的一個避風海灣,慢慢由停泊漁船,漁民聚居而成為繁盛漁村。 1969年,政府興建萬宜水庫,洲的兩邊分別興建了東壩和西壩,結果糧船灣洲成為水庫的一部分。 漁民失去駛往西貢市的捷徑官門水道和灣內豐富的魚獲,結果漁民開始陸續離開。
70年代由於計劃將西貢發展成衛星城市,因此興建了連接沙田的西沙公路。西貢的交通進一步得到改善。但漁船機動化,令濫捕情況日益嚴重,不到10年,西貢漁獲減少,漁民只好上岸轉業謀生,本地八大漁港之名不再。
海鮮文化背後,是不同生物的避世天堂
但憑著好山好水的先天優勢,西貢轉眼成為城市人假日郊遊勝地。沒有大型漁船貪婪掠奪,沿岸又有郊野公園法例的保護,牛尾海裡的生物慢慢恢復過來。除了魚類和珊瑚,這裡更成為一種眾軟體動物、腹足動物、節肢動物、甲殼動物的天堂。
生長在岸邊礁石縫中,外形像一排排尖牙的狗抓螺(又名「鵝頸藤壺」),牠們靜待水漲被淹蓋之後,伸出扇狀的觸手,撈捕水中的各種浮游生物。
岩蒜(又名「縱帶磯海葵」)亦是靠著帶黏性的觸手來捕食的岩岸生物,長長的觸手隨著海浪的節奏擺動,充滿動感。
狗抓螺和岩蒜旁邊較闊的石隙,時有盲蟹在潛伏,牠們的偽裝了得,看上去與岩石、海藻和海棉無異。
若果仔細找尋,不難發現礁石上球形的部份原來是大眼螺,圓錐形的則是塔螺。
這片嶙峋的石面,滿佈美味的藻類和奇形怪狀的細小海洋生物。牠們是刺針又幼、又長、又密的海刺(又名「刺冠海膽」)的至愛食物。這裡間中會看見跳螺和疣荔枝螺一類外表樸素低調的螺以龜速移動,不知是在進食抑或是回家。
潮水帶來養份和氧氣之外,在夏季亦有大尾魷或火箭魷魚在近岸處出現,他們多半是在尋找產卵的地方。可能是礁石底部有珊瑚生長的隱蔽處吧!
今天牛尾海裏的海洋生物生長繁盛, 昔日的魚類又回來了,水上、水中和水邊,每到假日都擠滿喜歡戶外活動的遊人,結果由環境、生物和人扣連出的種種漁民文化,有望得以繼續承傳和發展下去。
【最美的香 · 郊】系列:新石器時代、南越文化、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沿海地區的蜑家、鶴佬文化、英國殖民地文化……香港歷史之中,各時代由於民生、政治、經濟等不同原因而建立的特色城鄉地境, 遇上本地的生物多樣性之後,造就了不少獨特而有趣的東西。
東壩消波塊下的水世界、南涌泥灘上的鷺鳥林、西環麻石牆上的石牆樹、北丫海域的紫海膽、大澳大街小巷掛著的鹹魚,還有小冷水堆填區封閉後的蝴蝶谷。這些有歷史的自然風景,充分反映出香港複雜的文化融和。亦顯示了文化影響自然生態,自然生態又衍生出18區之中不同特色地景。藉著這些特色生態,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深層次角度,進一步認識我們所居住的城市。
瀏覽更多:【專欄作者馬屎文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