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航海日記】島國「大海的孩子」 行動阻止深海採礦
你知道全球只有不足1%公海受到保護嗎?綠色和平兩艘船艦分途出航,推動聯合國制定全球海洋公約,其中除了來自台灣的黃毓琪(Kelly)登上彩虹勇士號,展開為期3個月調查與見證之旅,同船還有斐濟行動者Victor Pickering,為首當其衝承受氣候變化與海洋危機的島國居民發聲。《太平洋航海日記》系列最新文章,交由他記錄親身乘坐橡皮艇向深海採礦企業表達訴求,以及見證採礦機器直墜深海4,500米的第一身感受。
我一出生就是大海的孩子。成長於斐濟,海洋滲進我生活中每個枝微末節,不論是滋養我的食物,或那些潛水、暢泳的日子。
對於我們太平洋上的島民,大海就是彼此的連結。我們視海洋為身份象徵、幸福基礎──我們就是海洋,海洋就是我們。
文章目錄
目擊深海採礦「怪獸機器」
太平洋這片浩瀚蔚藍之美,驅使我投入海洋資源管理和漁業研究,並把終生志業獻給環境運動:因為我相信深受切膚之痛的太平洋島民,理應擁有相關議題的一把聲音。也是同樣原因,帶領我隨同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航遍幾百海里、置身太平洋中央,見證一個威脅太平洋和全球海洋生態的新興產業:深海採礦。
在墨西哥西岸對開約1,000海里(約1,852公里)的太平洋克利珀頓破裂帶(Clarion Clipperton Zone, CCZ),這些總部設於「北方世界」(Global North)的國際採礦企業,爭相巡航海上並測試機器,急欲伸手攫取深海寶藏。
即使證據表明我們能以妥善回收再用的「循環經濟」,實現科技產業能源轉型,企業卻以此為藉口,潛進深海挖掘資源。今年4月,我親眼目睹採礦船艦與它們「展示」的怪獸機器,還有更多正在岸上蓄勢待發──但它們根本不屬這裡。
我所熟悉的海洋家園已變得陌生,例如前所未有的珊瑚白化;魚群數量急劇下降,迫使以海為生的民眾必須花更長時間航行更遠,只為家人一餐溫飽。沿岸居民與科學家均異口同聲吶喊:海洋正面臨沉重壓力。
島國切膚之痛 行動者組織抗衡
從海平面上升、工業化捕撈、塑膠污染到在我眼前呈現的深海採礦,藍色星球所面對的危機,並非甚麼抽象概念或聳動標題,而是太平洋社區早已感受到的衝擊。當海洋生態與民眾生計命懸一線,深海採礦就如「最後一根稻草」。
航行於廣闊太平洋之上,我彷彿感受到來自斐濟千里之外家園的呼喚,內心因海洋牽繫著彼此而湧動。我們是海洋的子民,斷不容忍大型採礦企業進佔搜掠,然後留下爛攤子給太平洋島民。科學家早已示警,深海採礦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需時千年才能復原。這項新興產業卻投放數以百萬計資金,準備搜刮深海資源。
不過,一股守護海洋力量正掀起波瀾。
我的太平洋兄弟姊妹組成Pacific Blue Line聯合陣線,促請禁止深海採礦並抗衡大國侵襲;來自瓦努阿圖、斐濟、庫克群島、湯加、巴布亞新畿內亞的行動者紛紛挺身而出,我義無反顧同行。我們必須促使決策者改變思維,停止工業式破壞,負起環境和氣候責任,保護海洋,把深海採礦拒諸門外。
推動全球公約 守護海洋心跳
你願意與來自太平洋島國的我們並肩守護海洋嗎?各地政府今年8月將再次聚首聯合國會議,主宰全球海洋未來──我們正竭力促使他們達成共識制訂「全球海洋公約」,確立高保護規格力拒貪婪企業來犯,邁向2030年保護最少30%海洋的目標。
如果大海是地球的藍色心臟,我們與海洋生物就猶如心跳──共同譜出的生命和弦,決不讓深海採礦毀於一旦。
延伸閱讀:
【太平洋航海日記】系列文章
深海異獸萌出沒!3種受深海採礦威脅物種
殺雞取卵 豪強割據 深海採礦得不償失?
聽!氣候脆弱國家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