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公約》來到關鍵一刻,你能帶來改變!
綠色和平項目主管 Will McCallum 給你與全球海洋守護者的信
我是綠色和平全球海洋項目主管 Will McCallum,保護海洋到了關鍵時刻 !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會議第五次協商會議(IGC5),將於今年 8 月 15 至 26 日在美國紐約舉行,要趕上海洋危機惡化速度,這次的會議不容有失!今日距離各國領袖聚首決定海洋命運的日子不足 2 個月,我與團隊正奮力把握倒數時日,進行一連串研究、倡議及直接行動,確保《全球海洋公約》落實制訂,以達至「2030 年保護最少 30% 海洋」的目標。

文章目錄
海洋人類命運相連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約 70%。雨水、糧食和超過 30 億人的生計、大氣中一半氧氣、地球溫度和二氧化碳的儲存,全部有賴海洋提供跟調節。說白了,人類的生存與生活依賴海洋;唯有海洋健康豐饒,我們方有欣榮的未來。

此時此刻,我們的海洋深陷危機,《全球海洋公約》透過具約束力條文,禁止海洋保護區內捕魚、採礦、鑽油等人為破壞活動,並為有效的監管、調查、執法工作提供足夠資源及理據,就像精準的雷達導航,引領全人類由 1% 邁向 30% 海洋保護區。假如 2022 年未能簽訂所須強而有力的《全球海洋公約》,就意味我們要在國際水域建立 30% 海洋保護區的目標,會難上加難。(延伸閱讀:什麽是「30x30」?為什麽要在 2030 年前保護最少 30% 海洋?詳閱《30x30 熱「浪」來襲:氣候危機當前,海洋保護刻不容緩》報告 )
寫在《全球海洋公約》會議最終章之前
猶記得今年初,我和保護海洋的團隊分途完成南極企鵝研究、印度洋漁業失控擴張調查;及後我與綠色和平的代表團在聯合國會議現場進行倡議工作,期盼歷史性海洋條約的誕生,可惜事與願違。

今年3月《全球海洋公約》第四次協商會議(IGC4),我身在紐約會場參與條約談判,曾經認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刻更接近達成全球海洋條約,結果功敗垂成,各國代表未能達成協議。2030 年保護至少三分之一全球海洋的目標,這麽近那麽遠,當刻的挫敗感,至今依然深刻。
談判的緩慢步伐,與海洋的崩壞幅度,差之千里,令人氣憤。工業漁船掏空資源、貪婪油氣礦業搜刮破壞、氣候危機顛覆海洋生態,珍稀與平常物種無差別瀕臨滅絕,沿海社群生計與糧食安全受損……而當你知道,目前全球只有不足1%國界以外的公海得到適當保護,與綠色和平及科學界提倡「 2030 年保護最少 30% 海洋」的差距,不難理解為何海洋遍體鱗傷。

失落、憤慨是人之常情,我卻對達成公約依然擁有樂觀的理由。綠色和平是最早於 2006 年提出「建立海洋保護區網絡」的國際環保組織,2013 年發表研究報告,道出深海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更具有長遠的研究和探索價值,不應侵擾和破壞。2019 年的報告且指出訂立全球海洋公約對保護海洋及平衡全球氣候至關重要。多年來與盟友積極倡議,終成功將議程帶進聯合國談判桌,目前有超過 100 個國家與地區,以不同程度表態支持「 30x30 」守護海洋的目標,全球 500 萬民眾力撐綠色和平保護海洋的訴求。不到2個月時間,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會議第五次協商會議(IGC5),將於 8 月 15 至 26 日美國紐約舉行,期望你與我一起見證保護海洋的關鍵時刻 !
目標鎖定:2022 年 8 月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 IGC5 會議

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會議第五次協商會議(IGC5),將於 8 月 15 至 26 日美國紐約舉行,剩餘不足兩個月的最後衝刺階段,在全球海洋公約會議最終章的關鍵時刻,我和團隊馬不停蹄開展以下工作,確保各國領袖審慎考量,投下保護海洋的一票:
- 持續發表研究及調查報告,重點議題包括南極保育、工業捕撈、深海採礦等
- 加緊政策倡議,特別向立場較模糊、軟弱的代表團重點遊說
- 敍述最受影響物種與居民的海洋故事,廣納公眾支持
綠色和平得以一往無前為海洋發聲,全因我們成立50年來從不接受政府、企業捐款,維持 100% 公正獨立,一切有賴公眾每一位的慷慨捐助。來到保護海洋的關鍵一刻,你的支持更顯重要。「滴水穿石」看似老生常談,但參與海洋項目 9 年來,無數次顛簸的海上航程,使我學會雨後總有彩虹,保護海洋的理想終會成真。
感謝你抽空讀畢全文,並期待你對守護海洋的工作給予更大的支持,為綠色和平增添多一分力量,同時賦予海洋多一分希望!
祝願你一切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