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南極生物添保障!珊瑚重地禁止底拖網捕魚
2022 年南極海洋委員會(CCAMLR)年度會議日前於澳洲霍巴特落幕,綠色和平團隊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其中,見證年初船艦之旅探索的 7 個深海珊瑚熱點,獲納入脆弱海洋生態系統(Vulnerable Marine Ecosystems, VMEs)正式保護。感謝你的支持,使綠色和平具備公信力與充足資源,以嚴謹科學論證促成海洋保育!
不過,設立 3 個大型海洋保護區的議案,縱獲廣泛支持仍再次落空,反映現行機制難以有效、及時保護海洋,亦印證為何綠色和平堅持推動《全球海洋公約》,才能達成科學界倡議之「2030 年保護 30% 海洋」目標。
👇觀賞"Diving the 65th Parallel"紀錄短片,一起探索南極海底奇觀👇
文章目錄
綠色和平獨立科研成果:海底考察促使保育措施落實!
脆弱海洋生態系統(VME)是一種漁業管理措施,主要保障海底山(seamounts)、海底熱泉(hydrothermal vents)、冷水珊瑚(cold water corals)及深海海棉(sponge fields)等生態系統,但範圍普遍較小。若個別地點符合一定保育指標,獲納入脆弱海洋生態系統後,將全面禁止底拖網(bottom trawling)及流刺網(gillnet)等破壞漁法。
是次會議合共認可 8 個脆弱海洋生態系統,其中 7 個由綠色和平今年 2-3 月派出小型潛水艇 DeepWorker ,於南緯 65 度完成地球最南端海底考察所發現,並向委員會提交記錄。它們總面積約 70 平方公里,主要位處南極半島對開的南極海峽(Antarctic Sound),其中海棉與珊瑚份外豐盛多元,同時為南極冰魚、八爪魚等物種提供棲身之所。
這次亦非綠色和平首次促成脆弱海洋生態系統「新發現」──2018 年,綠色和平守護南冰洋之旅,除了成功遊說南極磷蝦捕撈企業採取具體措施,大幅減低濫捕衝擊,亦有 4 處分佈南極半島一帶的 VMEs 獲納入正式保護。
延伸閱讀:喜訊!磷蝦捕撈業南極「網」下留情
少數代表作梗 3 大海洋保護區再度落空
不過,為期 12 日的會議,本來有條件通過威德爾海(Weddell Sea)、南極洲東部(East Antarctica)及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3 大南極海洋保護區議案,保障面積近 400 萬平方公里的南冰洋,可惜最終無法達成共識,未能保護企鵝與鯨魚等物種的珍貴家園,以至科學家最新發現由 6,000 萬個冰魚巢穴組成的全球最大魚類群落。
雖然有關建議獲大部份與會領袖支持,但由於南極海洋委員會採取「一致表決」(consensus voting),意味 37 個成員國當中只要有個別國家反對,就能無了期阻撓海洋保育工作,亦令委員會自 2016 年通過羅斯海(Ross Sea)海洋保護區後蹉跎至今。
《全球海洋公約》不容再拖 促盡快重啟談判
綠色和平澳洲及太平洋辦公室項目主任 Ellie Hooper 形容,南極海洋保護區一再落空,正好印證目前分別由不同區域組織管轄各地海洋的機制失效,以及綠色和平為何必須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強而有力的全球海洋公約,不僅容許多數表決通過成立海洋保護區,同時可以解決目前『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海洋管理模式。整個系統一再令人氣餒,而我們當下就需要採取行動,保護海洋。」
聯合國 2022 年 8 月就《全球海洋公約》召開第 5 輪磋商(IGC5),雖然取得一定進展,最終仍因逾時而暫停會議,因此綠色和平正積極遊說各方盡快召開緊急會議,重啟公約談判。
邀請你一起壯大守護海洋聲勢,支持綠色和平繼續進行科學研究及政策倡議,建立明文禁止捕魚、採礦、傾倒廢料等人為破壞的保護區,令海洋回復美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