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香港「怪」生物】海牛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呂朗婷(圖)、馬屎(文)

【香港「怪」生物】系列:人類的足跡遍佈全球,但帶來的污染、破壞比保護、建設來得多。我們對生物的了解嚴重不足,牠們變成今天的「怪」模樣,是適者生存的結果?還是目擊環境受摧毀後出現的病徵?如果是真的話,可憐牠們的趣怪外表、神情、行為,豈不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的呈現?

這個本地生態圖畫故事系列第 6 篇亦即壓軸篇,介紹因海洋污染失去珊瑚屏障而性情大變的海牛。

【香港「怪」生物】海牛。 © 呂朗婷
【香港「怪」生物】海牛。 © 呂朗婷

海牛崇尚慢活,討厭快,一般只會悠閒地在熟悉的珊瑚上蹓躂。閒來無事想到附近的珊瑚上跟朋友寒喧,雖然近在咫尺,但以牠們普遍只有幾厘米的嬌小身型,隨時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若果居住的不是扁腦珊瑚,而是鹿角珊瑚,一路上不停上山下山,隨時可能要多走幾天,若果住在型態如同迷宮般的十字牡丹珊瑚上就更糟,分分鐘有迷路的危險。但天性樂觀的海牛都不會因而忟憎,牠們抱著「慢是慢,但總會到」的遊玩心情,路上遇見同伴就傾傾偈,餓了就吃些珊瑚、海葵或海藻,一副慢活宗師的風範。

香港三面環海,大小島嶼多達 200 個,由東到西、由淺灘到深海都有珊瑚生長,廣闊的珊瑚礁就是海牛的樂土。但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海流帶來一些金屬、塑膠、尼龍、水泥等東西,近年更多的是口罩。小型垃圾落在珊瑚上,令珊瑚看不見陽光,生病了;大型垃圾隨水流漂來漂去,把珊瑚刮傷了;更甚的是水溫持續上升,令珊瑚陸續死亡。珊瑚礁內,色彩繽紛的珊瑚不見了,只剩下白骨一片。

免費獲取香港生態圖鑑

馬屎與畫家呂朗婷合著《香港の怪生物》電子書,圖文並茂帶您進入奇妙的自然世界!

立即下載

因食物不足,海牛需要日以繼夜、加速移動來尋找食物。被迫路過「珊瑚墳墓」時,在白色的背景下,肥美多肉的海牛無處隱藏,時常受到魚、蝦、蟹等獵食者攻擊,死的死,傷的傷。每天提心吊膽,要出去找食物嗎?要用哪條路徑?要行快一點嗎?要改為晚上活動嗎?海牛備受困擾,但生命攸關,選擇錯了的代價,直接就是死亡。

牠不停問自己,「點解要污染海洋!點解要污染海洋!點解要污染海洋!」面對環境問題、內心的各種疑問及無奈,善良的海牛不懂發怒,卻又找不到朋友、無從宣洩,結果令牠性情大變,外型扭曲,身上的顏色變得奇怪,敵人以至同伴都不敢靠近。

生命是保住了,但不能再隨本性生活,而面對情況日差的海洋,活在如同地獄般的環境,如果沒有人類出手相助,牠們就真的太可憐!

閱讀更多:【香港「怪」生物】系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