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規劃思維停留 20 世紀 伍美琴:新界土地未善用,仲要硬推明日大嶼?
香港地少人多,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這個都市傳說流傳之久遠,令近年縱有民間聲音積極破除迷思,仍持續成為發展覓地的擋箭牌,那怕明日大嶼人工島過千公頃填海工程多麼急就章且爭議聲四起,也被描繪成「為社會好」。
看在從事城市研究超過 30 年的城市規劃師伍美琴眼內,北部都會區一下子釋出 3 萬公頃土地,正好打破上述謊言,並印證佔香港土地面積超過 80% 的新界,才是更加值得說好的規劃故事。「新界有好多自然資源、文化底蘊,比起一個仲細過青衣島嘅人工島,(棕地)呢個方向值得做好多倍。」
文章目錄
棕地多贏 vs 人工島多輸
訪問當日,身兼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的伍美琴教授落堂後風塵僕僕,全程依然笑容可掬,包括說到現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高企之下,當局既揚言在人工島建設第三個核心商業區(CBD 3),又提倡將住宅、商業、零售共冶一爐的「垂直混合用途概念」規劃,「其實要特登劃一舊 CBD 出嚟,都係一啲 20 世紀嘅概念……呢個混合模式咪正正話畀我哋聽,唔使 CBD 啦?」
直到上周五聯同綠色和平、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香港方略首席研究員及工程業界潘焯鴻發表《明日大嶼廿質問——民間專家意見書》,回答記者提問時不經意展現肉緊一面,「Come'on! 而家已經係 21 世紀,唔再係 20 世紀或者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都講緊氣候危機、生態修復,而全面規劃、發展棕地正係大勢所趨,而我哋呢?就係反其道而行。」
氣在心頭,源自「恨鐵不成鋼」──特別是民間早已提倡自然住屋不對立,促請優先發展棕地。參照香港歷史,她有一套理論道出政府為何鍾情填海而迴避新界發展:始於殖民地政府不欲發展租借的新界,往後整個官僚架構逐漸對填海駕輕就熟,「啲魚仔同珊瑚又唔會抗議、抗爭」,招標後大可交託工程業界收科,勝過跟新界不同持份者周旋。
「但作為規劃師,係要迎難而上……如果我哋處理北部都會區棕土,可以恢復環境,又可以提供土地,對周邊市民都有好處,呢啲就係多贏方案。反而人工島無啦啦破壞海洋同生態環境,之後又要擺一班人入去,再長途跋涉返市區工作,咁係一個多輸情況。」
明日大嶼無助宜居
當香港房屋問題如此切身,「住大啲」的空中樓閣、「住好啲」的海市蜃樓,難免誘人。伍美琴選擇以數據說話──根據政府 2022 年統計,香港整體房屋單位遠超住戶數目,不論公屋(多 34,000 間)、居屋(多 25,000 間)、私樓(多 236,000間)均指向同一事實:住屋不患寡而患不均,「就算幾努力填海造地,如果唔解決分配不均問題,好難說服到市民相信起多啲就可以上到樓。」
將目光擴闊至宜居城市,左右幸福感的因素亦遠遠不只斗室面積:例如按交椅洲人工島現時規劃,預計提供最多 21 萬個單位、容納 50 至 55 萬人口,「密度相對香港市區高出 50% ,相比新市鎮仲高出 2.8 倍」。又例如不少大西北或山旮旯居民每日親歷其境、動輒來回兩小時返工返學的職住不平衡現象,未來恐由島民承受,「首批入伙嘅可能好似以前新市鎮咁,要做『開荒牛』。」
「如果用咁多錢去做一個比市區密度更高、咁唔宜居嘅人工島,用同樣資源真正解決現況,其實可以令我哋嘅城市更宜居?」
盼政府兼聽 決策要有理有據
除了刨數據、做研究,伍美琴也是一個說故事的人,從聚落尋找背山面水福地群居,漫談至城市化環境令人類遺忘天性,言談間流露出她對規劃這回事以人為本的自豪感。「工程師(技術上)乜嘢都做得到,唔代表佢哋做嘅嘢係好或者啱。因為規劃會講價值取向,同埋原則性嘅問題──係咪對環境友善、讓人住得舒服、有冇美感,唔係起咗舊嘢出嚟就算。」
憑理據拿捏人文、科學、自然、技術之間的平衡,她相信做政策、做規劃都是同樣道理,「大家如果有睇法嘅話都要出聲,真理係會愈辯愈明,我相信政府都會贊成佢哋做嘅嘢要有理有據。因為呢個人工島真係會用我哋好多資源,呢啲都係我哋香港人嘅資源。所以市民應該有機會知情同埋做呢個決定。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多啲機會畀市民參加、發表意見,從而達到兼聽。」
綠色和平將社會各界對明日大嶼的疑慮,整合成生態及環境、氣候風險、財務及經濟、工程、規劃五大範疇,並製成意見書生成器。邀請您把握「交椅洲人工島公眾諮詢」3 月 31 日完結前生成意見書,表達您對明日大嶼的疑慮,促請政府虛心聆聽民意,以作出最符合公眾利益和有利香港發展的決定!
【專家拆解明日大嶼幻象】系列報導:
海平面上升水浸眼眉 林超英捍衛氣象專業有火
估算造價近 9,000 億 潘焯鴻打破工程界一片唱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