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工程界一片唱好 潘焯鴻:估算造價近 9,000 億,仲要硬推明日大嶼?
從 6,240 億元到 5,780 億元,政府三年前後為明日大嶼改名做「中部水域人工島」,「粗略估算」的造價即打了九三折,但天文數字依舊,工程界別無疑是有利可圖的持份者之一。觀乎交椅洲人工島公眾諮詢期間,當局曾閉門拜訪多個專業學會,而這些團體代表幾乎口徑一致,試圖以工程技術「拍心口」化解一切有關氣象、生態、規劃的疑問。
在一片唱好聲中,曾於沙中綫紅磡站醜聞中披露質量及安全問題的潘焯鴻,提出明日大嶼造價保守估計近 9,000 億元,成為工程界別碩果僅存的質疑聲音──以他的說法,這叫匹夫有責:「而家政府做緊公眾諮詢,都唔估一個正確價格出嚟就話做公眾諮詢,公眾又何來可以畀到一個適合答案畀政府呢?」
文章目錄
估價粗疏 公共財政頂得順?
臨近明日大嶼公眾諮詢尾聲,部份政商界代表相繼提出「錢從何來」、「入不敷支」等聚焦財務風險的言論;而綠色和平聯同中大經濟系前副教授、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發表報告,亦揭示一旦強推明日大嶼,即使透過發債融資應付支出,但債務終須連本帶利歸還,不單恐 5 年內耗盡財政儲備,2041 年甚至將背負逾 7 萬億元債務。
雖然發展局保持近月一貫「戰狼」作風,在社交媒體以「流於武斷」駁斥,但在帖文下方便見潘焯鴻親自逐點回應,引述他在《明日大嶼廿質問——民間專家意見書》詳細列出的數據,解釋填海工程造價為何保守估計趨近 9,000 億元:
- 項目覆蓋:部份人工島相關運輸基建無故遺漏或被剔除,例如連接 3 個人工島的環保集體運輸系統、用作興建鐵路及公路接駁位等工程的欣澳及屯門東等小規模填海等
- 造價通漲:道路及鐵路相關工程引入更適合的「路政工程成本指數」,計算 2018 年至今的成本通漲
- 價格評估:參考石鼓洲填海、屯赤隧道等最新同類型工程項目,確保評估基礎與時並進
潘焯鴻以「粗疏」、「求其」、「亂七八糟」形容當局的估算,「問題呢個係橫跨十幾年嘅工程,無論工程設計、人口結構、社會同房屋需求都有可能轉變,仲未計算延誤、超支等具殺傷力嘅因素……而家社會嘅公共財政能力,究竟頂唔頂得順?」
填海工程本身唔會環保
主事官員近日推銷明日大嶼填海工程時,紛紛拋出不同專業名詞──「深層水泥拌合法」標榜為環保而穩妥的填海技術,「Y形水道」及「三島設計」則宣稱能避開石珊瑚群落,兼顧水域生態。
參與大型基建工程逾 20 年的潘焯鴻卻直言,「深層水泥拌合法」等非浚挖式填海技術,縱毋須移除海床淤泥,「但填海工程必須打一啲大鋼筒落海,形成『海牆』圍堰,過程中已經會即刻翻起海床上嘅淤泥,本身就唔會環保。」
至於各種宣稱「生態友善」的人工島設計,則直接跳過了十多年施工期間對海洋生態不可逆轉的衝擊。事實上,從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到機場三跑,近年大嶼山一帶海事工程頻繁,令中華白海豚錄得數目連年偏低,亦屢次發生鯨豚擱淺意外,即使工程完成後亦未見回升。可見填海工程造成的影響,遠遠不只侷限於填海範圍,亦是不可逆轉,「我哋唔好淨係睇紙上面,畫到美侖美奐嘅景象。」
專業團體計錯數有前科
除了民間多年來提倡優先發展棕地,政府亦同步推展北部都會區計劃,引來規劃重叠、公共財政難以負擔等質疑。潘焯鴻認為,新界本身已有一定道路基建與民生設施,不應輕言收地與填海造地成本相若,「apple to apple,論整體成本低廉同可用土地面積,北部都會區都遠勝明日大嶼。」
偏偏當局一直側重與專業團體閉門會面,而非以具體數據正面回應市民質疑,「政府而家用嘅方法係,搵一啲專業團體內部傾。專業團體有一個特色:政府係佢哋最大嘅僱主,本身佢哋就唔可以得罪政府。」
撇除陰謀論或難言之隱,他援引 2019 年測量師學會曾經估計明日大嶼賣地收入可達過萬億元,但發展局去年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已經將賣地收益下調至 7,500 億元,遑論今年 3 月初旺角洗衣街「地王」僅以呎價 3,000 元低價成交,令人質疑明日大嶼猶如蝕本生意,恐令香港結構性財赤進一步加劇。「如果信晒專業團體,我哋已經輸咗。」
歸根究柢,開誠佈公乃尋求社會共識之本,「繼續留得喺香港生活,我哋當然希望香港能夠長期發展落去,唔會出現財政危機」。
「交椅洲人工島講緊係一個萬億級別嘅公共政策,對香港影響深遠。如果政府連香港市民嘅問題都唔能夠解答清楚,點叫我哋相信,當局喺呢個重要政策上係行啱路?」
綠色和平將社會各界對明日大嶼的疑慮,整合成生態及環境、氣候風險、財務及經濟、工程、規劃五大範疇,並製成意見書生成器。邀請您把握「交椅洲人工島公眾諮詢」3 月 31 日完結前生成意見書,表達您對明日大嶼的疑慮,促請政府虛心聆聽民意,以作出最符合公眾利益和有利香港發展的決定!
【專家拆解明日大嶼幻象】系列報導:
新界土地未善用 伍美琴嘆規劃思維停留 20 世紀
海平面上升水浸眼眉 林超英捍衛氣象專業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