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2 mins

有隻雀仔去咗邊?美加50年雀鳥銳減30億

作者: 綠色和平特約記者Elba Wan

近日經常被改編的《有隻雀仔跌落水》,可能是最膾炙人口、又最帶悲劇意味的兒歌。但最近北美有一個雀鳥研究,卻發現更慘烈的現況:美加的雀鳥持續失去棲息地,數目在50年間,大減30億隻!

由北美學者發表的研究,是首次計算自1970年起的雀鳥數量。研究人員計算的方法,整合了北美大陸過去50年的所有主要雀鳥監測數據。參與研究的Ken Rosenberg博士表示,過往他們知道有些品種的數量減少,但就認為只是某些罕見雀鳥消失,而一些較易適應人文景觀的普遍雀鳥,數量足以填補空隙——然而他們卻錯了——「我們看到的是普遍性的減少,」他說:「我們很驚訝看到較常見的雀鳥,即那些在後院會出現的普遍品種,正是減少得最多的。」

目前研究未有直接指出雀鳥減少的原因,但研究人員總括多方面的成因,認為主要是人類活動令到各類的棲息地減少,由草原、海岸至沙漠,雀鳥生活空間正不斷遭受破壞!

美加的雀鳥棲息地減少,令雀鳥數量大跌。 S B Stock/Shutterstock.com

Ken Rosenberg認為相同的情況,很可能也在地球其他地方發生。而恰巧在亞洲,也有一份雀鳥研究結果與之相呼應,更特別指出,人類正引發雀鳥滅絕危機!

這份亞洲的研究,從亞洲人對唱歌小鳥(songbird)的需求出發,直指「撚雀」文化威脅到多種雀鳥的生存。研究指出,「撚雀」在亞洲有龐大市場,特別是在印尼爪哇——當地約有7,500萬隻籠中鳥,當中不少是用來參加雀鳥歌唱比賽(Kicau-mania)。為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商人會在野外捕鳥,威脅到雀鳥存亡。在爪哇群島數百個市場裡,就有售賣超過200個雀鳥品種,估計對印尼的經濟價值達到數千萬計。

亞洲的「撚雀」文化,威脅到多種雀鳥的存亡。 mama_mia/Shutterstock.com

Bird populations in US and Canada down 3bn in 50 years: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49744435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consumer demand driving the Asian Songbird Crisi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6320719309292

Declin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vifauna: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09/18/science.aaw1313.full

 

相關標籤:

生物多樣性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