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3 mins

極罕有白長頸鹿母子成盜獵亡魂

作者: 綠色和平特約記者Elba Wan

數年前非洲肯亞首見白色長頸鹿踪影,「神獸」般的外表,令牠們旋即成為全球焦點,然而,皮毛的顏色卻同時是催命符——全球唯一一隻雌性白色長頸鹿,最近被證實跟孩子一同遭獵殺,而母鹿生前誕下的另一隻幼鹿,則成為世界最後一隻白色長頸鹿。

位於肯亞東部加里薩(Garissa)的Ishaqbini Hirola Community Conservancy保護區日前公佈,一對生活在保護區內、全球絕無僅有的白色長頸鹿母子,證實遭盜獵者殺害,屍體被發時已腐化成骨,估計已經死去四個月。雖然長頸鹿媽媽誕下的另一頭鹿逃過一劫,但牠卻成為世界僅餘最後一隻白色長頸鹿。

白色長頸鹿母子生前被目擊。 Ishaqbini Hirola Conservancy
白色長頸鹿一身白色皮毛,並非白化病(albinism)所致,而是由「白變」(leucism)造成,牠們的軟組織仍然能產生黑色素,因此擁有深色的眼睛。 Ishaqbini Hirola Conservancy

這次被獵殺的白色長頸鹿媽媽,於2017年首次被村民目擊,其時牠身邊有另一隻皮色淺白的年幼長頸鹿,牠們憑著一身雪花石膏色的皮毛,受到全球媒體廣泛關注。去年八月,母鹿再被發現誕下一隻同樣全身白色的小長頸鹿,令白色長頸鹿的數量一度升至三隻。這次長頸鹿母子之死,對保護區及當地的旅遊業而言,都是沉重的損失。

保護區的保育經理Mohammed Ahmednoor表示,這次殺戮震撼了整個社區,相信事件會令公眾更關注保育珍貴及獨特品種,同時提醒大家繼續支持保育工作。

野生動物是肯亞最重要的旅遊收入來源。 Luisa Puccini/Shutterstock.com

根據長頸鹿保護基金會(The Giraff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的估計,非洲目前有111,000頭長頸鹿,但網紋長頸鹿 (Reticulated giraffe)的數量在過去30年,下降了超過50%,在2018年時,數量更下降至15,780隻。基金會還指在某些長頸鹿族群中,只有一半的年幼長頸鹿能存活多於一年。這次白色長頸鹿之死,凸顯了野生動物面對的威脅——一方面人類發展農業開墾土地令牠們的棲息地減少,另一方面,盜獵者對牠們的皮毛骨角虎視眈眈。儘管肯亞的野生動物保育工作近年已有所改善,但數十年來,當地仍難以遏制野生動物數量減少,除了長頸鹿,大象及犀牛更是盜獵者的主要目標。

亞洲地區對象牙、犀牛角及動物皮毛的需求不斷,威脅到野生動物的生存。 jo Crebbin/Shutterstock.com

只要一日有需求,殺戮就不會停止。亞洲地區對象牙、犀牛角及動物皮毛的需求不斷,威脅到野生動物的生存。充斥著野生動物血肉的裝飾品或用品,絕非必需品,只有人類停止無謂的消費行為,野生動物才有機會在獵人槍管下得到解放。

參考:

相關標籤:

生物多樣性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