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3 mins

3分鐘看懂全球環境焦點:2018年9月

作者: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的辦公室遍佈世界各地,肩負全球共約300萬的會員支持,致力以行動帶來改變!現時地球的環境問題已經無分國界,發生的事看似遠在天邊,影響卻是無遠弗屆,必須以跨區域、全球性的角度尋求共識和解決方案。面對眾多的環境挑戰,守護環境的人一路走來,絕不簡單,不能保證戰無不勝,但我們不會放棄。這個圖輯系列將每月刊出,集結綠色和平在各地進行的最新環保工作,讓你3分鐘看懂焦點環境議題。

臺灣:「撤回深澳」行動,能源不走回頭路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peace.org.tw/videos/2386084144774848/?t=0

這裡是臺灣新北市民最為熟悉的新月橋,綠色和平以垂直攀爬的行動懸掛旗幟,訴求撤回位於臺灣新北市的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畫,並期待兩位新北市長候選人表態回應,拒用危害健康的燃煤電廠。臺灣能源轉型之路,發展再生能源才是上策。

全球:墜落凡間天堂鳥,如何尋回Paradise?

@法國巴黎
@法國巴黎
@澳洲墨爾本
@澳洲墨爾本
@日本東京
@日本東京
@臺北信義區公所
@臺北信義區公所
@印尼雅加達
@印尼雅加達
@奧地利維也納
@奧地利維也納
@墨西哥墨西哥城
@墨西哥墨西哥城

因為棕櫚油企業的無盡野心,印尼原始雨林被大規模毀林闢地,棲息其中的天堂鳥被迫流落異鄉,現身於臺北、東京、巴黎、墨西哥等地街頭。綠色和平要求消費品牌及棕櫚油供應商履行「不毀林」承諾,為天堂鳥指引回家道路,在真正雨林天堂展翅翺翔。

超強颱風山竹帶來的後遺症 — 香港篇:

超強熱帶氣旋「山竹」於9月16日吹襲香港,令香港發出最高級別的十號颶風信號,引致維多利亞港和大埔滘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風暴潮,風速打破1962年溫黛及1999年約克吹襲香港時創下的記錄,同時在社會造成廣泛破壞,城中滿目瘡痍,處處倒樹,同時為我們送來「塑膠大禮」。這正正提醒我們面對氣候變化及極端天氣等環境挑戰,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綠色和平持續推動政府及企業節能減排及發展再生能源,並與公眾一起改變日常生活模式,以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超強颱風山竹帶來的後遺症 — 菲律賓篇:

得到超強颱風山竹「庇佑」送大禮的,還有菲律賓。颱風除了對市內地區造成多處破壞,街道上及沿海地區均充斥塑膠垃圾,「膠」患相當嚴重。綠色和平呼籲生產快速消費品(即消耗較快,需要不斷重複購買的產品,例如食品、飲料等)的大企業減少使用即棄塑膠包裝,以改善塑膠污染問題。

香港:高溫之下「熱死人」

2018年的夏季,香港人除了經歷破記錄的超強颱風「山竹」之考驗,還經驗異常灼熱和悶熱的天氣。綠色和平走到深水埗鬧市,展示巨型溫度計,呼籲港人正視氣候變化,同時促請政府制定長遠及可持續性的氣候及能源政策,應對極端氣候問題。

全球走塑:不可能?可能!

綠色和平聯合「Break Free From Plastic」運動,於9月15日「世界清潔日」(Clean Up the World Weekend )舉行淨灘及品牌審計行動,全球超過49個國家或地區參與,於180個地點進行,包括香港赤柱。品牌審計行動中所收集的數據,將用於分析各大品牌的產品如何造成現時的塑膠污染問題。集結數據資料,綠色和平將於十月初發布研究報告,以推動品牌減塑。

美國:超強颶風淹沒北卡羅來納州

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東亞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地球另一邊也「不愁寂寞」。颶風「佛羅倫斯」於9月14日登陸美國東海岸。佛羅倫斯登陸時風速雖然已經減緩,但暴風雨仍然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北卡羅來納州的部分地區慘遭淹沒,發電廠被迫關閉,據報當地更出現約3米高的洪水,居民需要走上屋頂避難。2018年的夏季,世界各地均遭受極端天氣影響,更代表氣候變化使地球環境、物種與人類的生活來到臨界點,但我們還有希望的理由,現在為時未晚,只要立即行動,我們有能力扭轉危機!

奧地利:要求歐盟審視能源政策

歐盟非正式能源部長會議於9月17至18日在奧地利林茨市舉行,綠色和平爭取機會於會議進行期間和平的直接行動,呼籲歐盟停止其對化石能源和核能的補貼。歐洲各國政府目前正投資超過580億歐元於燃煤電廠,聲稱此舉旨在確保電力供應。不過,事實證明,現時市場已有足夠能力應付歐洲能源需求,無需政府再鼓吹化石能源和核能的發展。要令2020年的總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聯合國建議發達國家的減排目標,政府、企業節能減排及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唯「二」正確出路。

西班牙馬德里:來人呀!車禍呀!

綠色和平行動者在馬德里蘇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發生車禍」!綠色和平透過創意行動,要求政府在10年內逐步淘汰柴油和汽油車,令柴油和汽油車於2028年成為歷史遺物,只在博物館中看到,絕跡於馬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Follow us! 歡迎瀏覽更多:【3分鐘看世界系列】,獲知更多與地球上的你、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故事。

相關標籤:

棕櫚油3分鐘看世界系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