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看懂全球環境焦點:2020年10月
秋衣正濃,我們已經進入2020年的最後季度。以中國傳統60甲子紀年法來說,今年是庚子年,尤其事多,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頻生,世界經歷巨變。綠色和平與你一起共度大時代,繼續以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地球各地發起守護環境行動。
文章目錄
全球:氣候危機不等人,立即行動!
過去的10月,綠色和平全球辦公室均以各種形式的直接行動,要求各界認清氣候真相,摒棄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與全球同行者宣揚地球永續原則。




瑞士:銀髮英雌寶刀未老,氣候行動就要ACT NOW!

瑞士的女銀髮族,於2016年組織「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Senior Women for Climate Protection Switzerland),以入稟法院的行徑,要求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和落實更積極的氣候措施,應對氣候危機,保障國民權利。綠色和平一直支持該會透過法律程序,推動更多人關注氣候變化,以爭取氣候公義。儘管該會的上訴早前被聯邦最高法院駁回,今年10月她們把訴求帶到歐洲人權法院,顯示人民求變的決心。
保加利亞:跑出個未來!體育精神就是不放棄精神!

距離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Sofia)不到50公里的地方,有公司申請開發新的褐煤礦。雖然項目環境評估結論為不建議興建,附近居民亦百般反對,最終當局還是批准了褐煤礦開發申請。當地人唯有入稟法院要求撤回,並一直與綠色和平和其他民間團體聯手凝聚公眾支持和議。於10月,行動者、居民、當地專業跑步和越野跑好手等,自行組織跑步「賽事」,以表達反對開發新煤礦,並藉此提升公眾意識。
亞洲:中日韓朝碳中和方向進發
「碳中和」可能是10月環保議題中最高曝光率的詞彙。「碳中和」,等於碳排放量與碳抵消量之間取得平衡,達到淨零碳排放量的效果。碳排放,對大眾較易理解,就是指在交通、能源生產、農業和工業過程等,所釋放的二氧化碳;碳抵消,或稱碳補償,則一般以可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作為補償方式,達至抵消碳排放的作用。

繼中國於9月底宣佈期望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日本與韓國也分別於10月底公佈將於2050年達成碳中和。亞洲國家願意把重點放在氣候議題、改善碳排情況,對所有關注環境保護與地球永續的人,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政府宣佈目標只是第一步,這意味著各國的經濟、社會需全面倡導低碳産業和低碳生活,我們也期待看到各國更具體的政策和措施,加速能源轉型,應對氣候危機。
環境保護無分國界,面對氣候危機,全球人類無一倖免。積極發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要求政商改變,直視氣候現實,同時透過改變個人行動,影響身邊人,也許我們短期看不到果效,但點點力量累積下來,往往長遠能夠成就看似不可能的可能。
瀏覽更多:【3分鐘看世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