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5 mins

深入核災現場、翻越森林、遠渡重洋,綠色和平堅持科學研究守護環境與你我的未來

作者: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成立 51 年,以科學實證作倡議依據,揭露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長久以來奠基的工作策略,由調查為起點,蒐集全面的資訊,綠色和平科學與研究部門上天下海入林,遠赴南北兩極,以獲得第一手的珍貴數據,甚至堅持定期走進核災現場監測輻射污染,為世界提供環境真相,盡力守護森林、海洋、氣候、為地球與我們建設可持續的未來。

綠色和平在全球投身環境運動超過半世紀,一直奉行「IDEAL」:調查(Investigate)、記錄(Document)、揭露(Expose)、行動(Action)、遊說(Lobby),憑著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揭露環境破壞的真實情況,喚起世人與氣候和環境的連繫,也成為倡議行動的基石。研究及調查行動,構成綠色和平環境倡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綠色和平各地辦公室均配置研究調查團隊,與在地或跨區域專家學者合作,針對環境議題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採樣、蒐證、記錄,再經精密的研究數據分析,發表報告,呈現環境實況,向執政者與利害關係者提出倡議依據,也藉此達成許多重大成果。以下為你分享今年綠色和平展開的重要環境調查行動。

科學團隊深入切爾諾貝爾,調查核輻射污染現況

來自綠色和平比利時辦公室的輻射防護顧問 Mathieu Soete(戴帽者)和 Jan Vande Putte,在切爾諾貝爾禁區內採樣泥土,調查放射污染狀況。© Jeremy Sutton-Hibbert / Greenpeace
來自綠色和平比利時辦公室的輻射防護顧問 Mathieu Soete(戴帽者)和 Jan Vande Putte,在切爾諾貝爾禁區內採樣泥土,調查放射污染狀況。© Jeremy Sutton-Hibbert / Greenpeace

36 年前(1986年)的切爾諾貝爾核災發生後,綠色和平科學與研究部門的專業科學團隊,持續見證,未中斷跟進核災輻射所帶來的危害、後遺及善後工作,多次實地調查並發表多份報告,針對災難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影響進行分析。

2022 年初俄烏衝突發生,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原址周邊的軍事活動,會否引發核輻射洩漏危機,以及放射性污染等的災難,成為全球關注議題。為了查明真相,綠色和平獲得烏克蘭政府的批准,組成核輻射專家國際團隊,於 2022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於距離核電廠原址約 30 公里的禁區內進行調查。研究人員從土壤採樣、檢查被棄置的俄羅斯軍用設施、並以自製的專用微型無人機(UAV)在高空監測廢棄軍營的輻射水平。

綠色和平核輻射專家團隊在切爾諾貝爾禁區進行泥土採樣及和環境監測,當中採用伽瑪光譜傳感器無人機測查周遭的核輻射污染情況。© Jeremy Sutton-Hibbert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核輻射專家團隊在切爾諾貝爾禁區進行泥土採樣及和環境監測,當中採用伽瑪光譜傳感器無人機測查周遭的核輻射污染情況。© Jeremy Sutton-Hibbert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團隊也聯同切爾諾貝爾的烏克蘭科學家,記錄了俄軍軍事行動對重要實驗室、數據庫及輻射監測系統所造成的嚴重破壞。調查結果更發現,輻射水平至少比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估算高出 3 倍,足以列為核廢料等級。

在此次調查行動中擔任後勤支援與翻譯的團隊成員表示:「在軍事衝突期間進行如此研究存在許多限制,也給整個團隊帶來沉重壓力及安全考量。我們在禁區內只能停留 4 天,在這段時間,我們試圖取得土壤樣本,以進行後續的檢驗。這項任務也讓我們看見此地的工作人員,每天面對巨大風險,他們嘗試保護人們免受放射性污染所害,然而俄軍行動後散佈各處的爆炸物,對他們的生命構成直接威脅。」

綠色和平的核輻射專家團隊在俄軍留下的戰壕區,檢查輻射水平。© Jeremy Sutton-Hibbert / Greenpeace

這是自俄烏衝突來首次的獨立調查,目標為鄰近地區人民及全球關注事件的人,提供可靠科學數據,了解當地的環境危機。這也教會我們核電的潛在危險;一旦發生核災或突發事件,對環境及人類將帶來無法逆轉的影響,各地必須引以為鑑,盡快淘汰危險核電,保障地球福祉。

以行動落實守護地球

加入綠色和平,與全球環境守護者站在一起!

捐款支持

亞馬遜森林考察之旅,為珍貴生物多樣性力挽狂瀾

2022 年 6 月,綠色和平「我們需要的亞馬遜」(The Amazon We Need)調查團隊,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睽違兩年,再度深入亞馬遜森林進行科學考察行動。綠色和平守護亞馬遜和科學與調查部門的成員,連同記者,以及來自亞馬遜國家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the Amazon , INPA )的多名研究人員,前往亞馬遜南部的馬尼科雷河( Manicoré River ),進行為期 1 個月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考察之旅取得的研究數據,將作為加強建立馬尼科雷河可持續發展保護區(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rve )的重要依據。

據估計,亞馬遜地區仍有高達 60% 的樹種尚未被辨別、記錄,但在科學界辨識這些樹木之前,可能已因失控的毀林行為而滅絕。© Valdemir Cunha / Greenpeace
據估計,亞馬遜地區仍有高達 60% 的樹種尚未被辨別、記錄,但在科學界辨識這些樹木之前,可能已因失控的毀林行為而滅絕。© Valdemir Cunha / Greenpeace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 Jair Bolsonaro )上任 3 年來,推行連串反環保政策及法例修訂,縱容非法砍伐、土地掠奪等行為,令壞消息時刻籠罩亞馬遜雨林。而在過去,馬尼科雷河地區亞馬遜雨林中極少進行科學研究的地方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綠色和平的科學考察團隊選擇在此處進行研究。參與考察的 30 多名科學家在雨林中研究植物、鳥類、魚類、爬行類、兩棲類及哺乳類動物,試圖填補人類對於這個地球最大熱帶森林的「知識空白」。

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邀請亞馬遜國家研究所 (INPA) 的專家進行馬尼科雷河生物多樣性調查,當中包括研究當地的鳥類物種。 © Tuane Fernandes / Greenpeace

在實地考察期間,研究團隊記錄了 262 種不同的鳥類,並推估出該地區約有 590 種物種,植物學家則表示,據估計,亞馬遜地區仍有高達 60% 的樹種尚未被辨識、記錄,但這些樹木可能在為人所知前,就因失控的毀林行為滅絕

除作生態科學調查與研究,綠色和平團隊也持續協助當地原住民爭取成立「可持續發展保護區」,河岸一帶生活約 4,000 位原住民,終於在 2022 年 3 月成功獲批約 3,900 平方公里面積(超過 26 個大嶼山)作為公有土地,若保護政策能落實執行,有條件成為亞馬遜可持續未來的最佳示範(整個巴西亞馬遜地區有超過 50 萬平方公里森林)。

綠色和平協助馬尼科雷河社區的居民設置標誌,以利識別保護區所覆蓋的範圍。© Nilmar Lage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協助馬尼科雷河社區的居民設置標誌,以利識別保護區所覆蓋的範圍。© Nilmar Lage / Greenpeace

為倡議《全球海洋公約》衝刺,南極、地中海、北大西洋,見證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海洋的健康,與穩定全球氣候及維持豐富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然而,目前全球只有大約 2% 的海洋受到完全保護,國家管轄以外的公海,更不到 1%。綠色和平近 10 年成功將《全球海洋公約》的討論推向國際舞台,目標是推動國際間有效地走向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的海洋(30 x 30),此刻到 8 月 26 日,來到保護海洋非常關鍵的時刻,各國領袖在聯合國參與 IGC5 會議,協商制定《全球海洋公約》;假若今年未能敲定強而有力的《全球海洋公約》,要達成「 30x30 」的機會就非常渺茫。

要各地領袖捉緊這個關鍵時機,保護海洋,並且呼籲全球更多民眾持續向政府施壓,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團隊從年頭開始,匯聚包括科學與研究範疇的專業成員,駕駛船艦遠赴多地海洋,積極展開各項科學研究、政策倡議、全力衝刺,確保各國領袖審慎考量,投下保護海洋的一票。

首先,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載著項目團隊及科學家,前往南極展開生態調查,2 月底在最南端的地區(南緯 65 度)完成歷史上最南端的潛水調查。是次研究發現非常豐富的生命,包括珊瑚和其他脆弱物種,為要求「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CCAMLR)於這個區域落實特殊保護提供重要證據。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在南極洲半月島(Half Moon Island)海域放下潛水器,進行一系列探索海底的科學研究工作,記錄南極深海獨特的野生生態,以加強建立地球最大保護區——南極海洋保護區的支持理據。© Marizilda Cruppe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在南極洲半月島(Half Moon Island)海域放下潛水器,進行一系列探索海底的科學研究工作,記錄南極深海獨特的野生生態,以加強建立地球最大保護區——南極海洋保護區的支持理據。© Marizilda Cruppe / Greenpeace

有鑒於以色列政府有意在地中海一帶開採天然氣,卻漠視鑽探計劃對海洋生態的衝擊,綠色和平最新船艦「見證者號」(Witness)投入首次環境任務,在今年 4 至 5 月於地中海兩度進行鯨豚研究,在該區以色列海域首次記錄到抹香鯨與瓶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出沒,為促請當局撤回計劃提供確實證據。

2022 年 5 月綠色和平「見證者號」展開地中海第二次海洋之旅,綠色和平的科學研究部門與以色列海法大學的海洋科學學院合作,在當地海域作出全面的海洋哺乳動物種群調查。© Elad Aybes / Greenpeace

及至上月「鯊魚關注日」,綠色和平整合北大西洋獵捕鯊魚的調查結果,發表《殺戮鯊場:歐盟捕魚船隊助長全球鯊魚貿易》報告(Hooked on sharks: The EU fishing fleets fuelling the global shark trade),揭露歐盟遠洋漁業船隊,故意瞄準幼鯊繁殖地進行捕撈,並佈下 1,200 公里長的延繩釣捕魚纜繩,對海洋及鯊魚族群帶來巨大威脅。

綠色和平調查北大西洋的鯊魚濫捕情況,圖中顯示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的捕撈情況。© Kajsa Sjölander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調查北大西洋的鯊魚濫捕情況,圖中顯示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的捕撈情況。© Kajsa Sjölander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慶幸一直以來的倡議及科學工作,換來及時且鼓舞的消息,聯合國展開制定《全球海洋公約》的最後一次協商之際,保護海洋的聯署數字衝破 500 萬,意味全球保護海洋的呼聲高唱入雲,全球領袖必須於今年訂立強力的海洋條約, 一切的承諾必須在這次 IGC5 實現!


綠色和平堅持擁有自己專業的科學研究團隊,經驗豐富且具備各種專業知識和技巧,為解決環境問題,透過嚴謹的研究,呈現環境危機的事實和證據,是環境倡議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促成環境成果的基礎。為了推進更多環境里程碑,為了你我與下一代的綠色和平,期望你持續支持綠色和平的科研工作。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