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強 VS 直接行動:以「行動」追尋好生活
現時為教協總幹事的馮家強,曾在綠色和平工作達十一年,由入職時當項目主任,到晉升為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行政與區域發展總監,後來更調到荷蘭總部,擔任總幹事辦公室主任達半年,是綠色和平多年來的核心成員之一。
向來熱心社會事務的馮家強,形容自己跟綠色和平的關係很密切,多年來也曾參與不同行動。「我的第一次官司,就是因為參與綠色和平的非暴力直接行動。」
文章目錄
首次行動惹官司
馮家強憶述,當時仍是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四年級生的他,適逢遇上大學師兄、當時仍是綠色和平負責基因改造項目的項目主任盧思騁,招募大學生做義工,參與封鎖雀巢牛奶公司元朗廠房的行動,他認同行動目的和方式,遂決定參與,其後雖然惹上官司,但他指引起市民關注,以及直接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他認為很值得!
綠色和平在港二十年,馮家強參與其中超過十年,故對他來說,的確有很深啓發,其中機構對獨立於政治陣營的原則,和對非暴力直接行動原則的堅持,讓他印象最深刻,也深深影響他對香港社會、國際社會的看法。
V型鎖成警察教材
要選一樣物件,講述他跟綠色和平的故事,馮家強二話不説,就選了他在綠色和平第一次行動使用的道具,就是可將兩個人鎖在一起的「V型鎖」,而警察難以剪鎖,「那時外國已有人用,但香港卻很少人用,最後那鎖也成為了警察研習的對象。」
好生活,就是公平公義
「我很認同綠色和平推動議題的方式,覺得有很多值得香港的本地團體借鑑,所以應徵加入,希望學幾年後可以用在其他團體,誰知一做就十一年多。」馮家強坦言,在綠色和平工作的日子,看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其中亞洲是前線,機緣巧合下,綠色和平亦視亞洲和東南亞是重要地區,驅使他當時留在機構,在二零零七年𨍭做行政工作的馮家強,當時也希望繼續為亞洲環境問題出力,故一直留在綠色和平。
現時,馮家強雖已離開綠色和平,在教協工作,同樣是為了社會變得更美好而努力,只是從環境轉為教育範疇。談到他想要怎樣的「好生活」?他就認為是「健康的環境,公平公義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