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are you? 你聽見年輕人的氣候吶喊嗎?

9月23日,全球政商界領袖雲集聯合國氣候峰會(The UN Climate Action Summit),關於減排的進取目標、實質承諾卻通通欠奉,難怪Greta的開幕演說更受注目:
「我不應該在這裡。我應該在大西洋彼岸上學,你們卻向我們年輕人索取希望,你們竟敢這樣!
你們用『空頭支票』偷走我的夢想與童年,而我卻已是個幸運兒:人們正在受苦、死去,整個生態系統正在崩解。我們正身處大規模滅絕的開端,而你們口中只有金錢與無止境經濟增長的神話。你們竟敢這樣!」
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登上《時代周刊》封面,Greta固然是站在前線的風雲人物,其實在這場「冇大台」的氣候行動,全球民眾早已表明心跡:拯救氣候,刻不容緩!


























氣溫上升有這麼嚴重嗎?
聯合國氣候峰會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期盼全球領袖共同為延緩氣候變化擬定相關政策,落實減少碳排放,控制全球平均升溫於1.5°C之內,付諸實行時卻未如理想: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發表報告,若希望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C內,全球碳排放必須在2030年前減半,並在2050年達成「零碳排」目標;但事實上,截至2019年,全球包括海洋與陸地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0.87°C。
也許有人會質疑,升溫1.5°C應該沒有明顯感受,為何視之為氣候危機?事實上,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包括高溫熱浪侵襲、旱季周期延長、洪水危害加劇。愈加強勁、頻繁的天災早已在各地發生,還會帶來其他難以掌控的危機:
1. 海平面上升
海冰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全球島國、低窪沿海地區及三角洲等地區面臨海水淹沒,無法居住和種植農作物,而鹽水入侵也將破壞基礎建設。

2. 農業與糧食短缺
農業是直接受到天氣影響的產業,無論乾旱、洪水、大雨、嚴寒氣溫,都波及收成。「睇天做人」的農夫固然首當其衝,但全球民眾同時面臨物價上漲、供不應求等困境,糧食分配不均更加嚴重,釀成饑荒等人道災難。

3. 生物多樣性受衝擊
根據IPCC報告指出,地球平均氣溫若增加1.5°C,部份倚靠獨特氣候條件生存的物種,將會失去原有棲息地:例如北極熊將面臨夏日無冰窘境,無法覓食、休息、繁殖,陷入生存危機。

4. 水資源匱乏
氣候危機將改變降雨和乾旱的模式、頻率,使亞熱帶及中緯度乾燥地區容易面臨缺水危機;而高緯度與中緯度潮濕地區,則因大雨沖刷泥沙令水源積累大量沉積物,影響品質。

「時間無多,現在就要改變,等不及我們長大了。」成年人盲目否定氣候危機,早已睜開眼的年輕人拒絕承受苦果,只好站出來為未來發聲。您願意一起支持他們,凝聚更強大群眾力量,訴諸政府、企業負起相應責任嗎?

伸張氣候正義,向碳排企業、無為政府問責
氣候公義,即是以人權以及社會的角度去理解氣候變化的影響,以法律訴訟來解決既是「天災」也是「人禍」的氣候災禍。化石燃料是全球暖化、環境污染一大罪魁禍首,主要碳排企業卻一直罔顧氣候危機,置其利益版圖於地球人類福祉之前。菲律賓人權委員會(CHR)經過4年調查,指出這些碳排巨頭需為氣候危機造成的人命民生傷亡負責,這是氣候正義一大突破。氣候公義,勝!對全球的氣候行動是一大鼓舞。
從此案我們深深體會到菲律賓民眾從風暴中站起來,民眾的堅毅和力量。事實上,近年全球有越來越多法律訴訟案,針對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向政府、企業問責。從太平洋的菲律賓、瓦努阿圖,到歐美的紐約市、挪威青年組織、瑞士銀髮族等等,皆由有人民發起,從法律途徑伸張氣候公義。
菲律賓、瓦努阿圖及紐約市皆是針對化石燃料企業,要求其對碳排放負責。至於瑞士女銀髮族則是針對政府氣候政策的不足提出法律訴求。這次菲律賓人民的訴求成功,將正義彰顯於國際會議,是4年來群眾力量的成果,得來不易!
挪威青年組織在早前控訴政府於北極鑽探石油,預計聖誕前後會有裁決。此刻,綠色和平持續與德國3位農民一起追討政府對氣候變化帶來農業損失的責任;在菲律賓,我們繼續和當地居民合作,調查並揭露企業碳排與極端天氣之關係及帶來的損失。我們急需您的關注與支持,創造更多的成功案例,挽救氣候,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