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失的原因,竟與國際貿易及糧食供應鏈有關?
你知道全球熱帶雨林的破壞,與國際貿易及糧食供應鏈有莫大關係嗎?綠色和平分析巴西官方2022年4月最新數據,亞馬遜森林破壞繼續惡化,森林砍伐率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4月!
巴西森林濫伐,令全球原始森林破壞更嚴重,增添應對氣候危機的難度,而身處香港的你我,可能在不知情下有份導致這樣的局面,原因是,我們日常透過國際貿易而購買得到的糧油食品,例如工業肉品、奶類製品等,都可能跟毀林有關。
文章目錄
糧食供應鏈環環相扣,舌尖上的亞馬遜毀林
根據「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最新數據發現,2021年全球喪失的原始森林中,40%位於巴西。事實上,全球糧食供應大國的巴西,國內毀林情況一直有升無跌,透過開墾更多土地畜牧,以及種植製造動物飼料的大豆,以滿足國際貿易上的龐大糧食需求。
但這做法只會構成惡性循環,過量砍伐雨林不只破壞生態,更會令氣候危機惡化;而氣候變化最終又會影響糧食產量,而為了提高產量,人們又砍伐更多雨林。
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Brazili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INPE)DETER-B 衛星毀林監測系統,在5月7日發表亞馬遜最新情況,得出今年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森林砍伐率的4月份。 單單在今年4月,至少1,013平方公里的雨林被清除,差不多等於香港總陸地面積(1,106平方公里);對比去年4月的580平方公里,暴升74.6%。
畜牧及大豆種植是全球熱帶雨林消失的兩大主因,國際糧食需求是導致大面積的熱帶森林被破壞主因之一,除了直接開墾成牧場,為支撐全球畜牧業,動物飼料的重要原材料大豆,需求不斷上升,亞馬遜及全球很多熱帶雨林被掠奪清空的範圍愈來愈大。
在1997年至2017年間,全球大豆產量增加超過1倍。以歐洲來說,歐盟是全球第二大的大豆進口區(參考UN Comtrade國際貿易數據);根據綠色和平研究,歐盟進口的大豆中,單是用作動物飼料的大豆所需的農地,面積已相等於整個德國。
環境與糧食供應鏈環環相扣,如此追溯下去,便發現大豆只是行業供應鏈中的其中一環,源頭其實是消費者對肉類的龐大需求。因此近年氣候危機「殺到埋身」時,素食風潮終於席捲全球,多菜少肉成為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環保小改變。
攔截行動揭糧食供應鏈「隱形問題」,倡歐盟立法管制
在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及過百萬民眾參與諮詢推動下,歐盟終於在去年11月提出反毀林草擬法案。今年,歐盟27個成員國的環境部長,將於6月28日舉行會議,審議反森林砍伐法草案(anti-deforestation law)。
綠色和平行動者因而於本月10日發起直接行動,當日來自15個歐洲國家的60名行動者聯同巴西原住民領袖,在荷蘭港口艾默伊登船閘(IJmuiden lock)攔截來自巴西、滿載6,000萬公斤大豆的巨型貨船,盼望在關鍵時刻,施壓當權者並促請歐盟部長加強保障環境與人權,訂立強而有力的反毀林新法。
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 do Sul)特雷納人民委員會原住民領袖Alberto Terena呼籲:「我們被趕出自己的土地,我們的河流被嚴重污染,全因為讓路予農業綜合企業(agribusiness)的擴張⋯⋯這次立法有助阻止森林破壞。 我們呼籲歐盟各政府抓緊機會,守護地球未來。」
綠色和平正為守護森林做什麼?
要減緩氣候變化,熱帶雨林的角色尤其關鍵,森林可儲存大量二氧化碳,在地球的碳循環中發揮巨大作用。在氣候告急已成現實的今天,守護全球森林更顯重要;綠色和平的行動與倡議工作也從未間斷,包括:
- 透過實地調查、衛星影像及地圖分析,追蹤、記錄並揭露森林實況
- 發表研究報告,提供具體、可行、務實的森林保育建議
- 與印尼、亞馬遜、剛果原住民組織攜手守護森林,結合群眾力量向當權者施壓
- 呼籲各地政府停止進口毀林商品,例如督促歐盟盡早訂立強而有力的反毀林法案
- 呼籲各地政府以更加透明、可持續的方式管理森林
熱帶雨林被破壞,除了當地生態受影響,世世代代居於森林的原住民亦身受其害,在商業和政治利益巨輪之下,他們的人權被剝削,土地被侵略,甚至因對抗非法伐木者而慘遭暴力襲擊。綠色和平在環保倡議路上,一直積極連結各地社群,凝聚守護森林的力量。
要守護森林,我們絕不會守株待兔。綠色和平遍佈全球超過55個國家及地區的辦公室,將持續跟進護林工作,透過區域及全球網絡,把守護森林的聲音,帶到各個重要的國際政策會議廳,並推動政府及企業為環境、你我及下一代未來負責。期待不久將來,你我能迎來更多項目成果,一同守護原始森林翠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