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與環境的關係:為何多菜少肉是環保新方向?
食素風氣在香港越來越盛行,身邊越來越多「走肉朋友」,更多人喜歡間中試試素食食譜或餐廳,一嘗食素後所帶來的輕盈又飽肚之感。究竟食肉,或更準確點來說現代畜牧業對氣候、森林、水源、人類健康、動物權益、社會公義有何影響?本文一一以數據說出真相。
文章目錄
畜牧業如何加劇氣候危機?
現今我們面對的氣候危機,畜牧業是其中一大原因,但至今幾乎沒有措施解決這些負面影響。如果在2050年前,我們能把肉類及奶類製品消耗及生產降低50%,我們可把農業生產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64%。
牛、豬及羊放一個屁,打一個嗝,可能比想像中更重要,對氣候的影響日久見「真章」?事實是,禽畜排放的溫室氣體中,其中有39%就是來自這些氣體。
畜牧業如何威脅森林的存亡?
每年都有數十億禽畜被餵養及飼養,砍伐森林飼養禽畜和作放牧,現已成為常態。伐林的影響十分廣泛,深深影響原住民的生活、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
特別是我們對牛肉的需求,繼續膨漲下去,只會繼續蠶食生物多樣性。種植大豆作動物飼料,以及放牧需要,也令全世界熱帶雨林的砍伐率大幅上升至嚴峻水平。
延伸閱讀:
為了開拓土地而砍伐樹林、毀壞草原及稀樹草原,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永久傷害。為了放牧及生產農作物飼料,許多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生命因而受到威脅。
畜牧業與水源,兩者究竟有何相關?
到2025年,全球一半人口將生活在水源供應緊張的地區。工業化畜牧業現今消耗和污染水源的情況,則危害著地球這個最寶貴的資源。
工業化農業生產中,動物糞便和肥料的毒素,會流入地下水源或附近河流,形成有毒徑流,海水氧氣含量極低,產生「海洋死區」,區內幾乎沒有海洋生物能夠生存。這現象在墨西哥灣十分常見。
全球農業生產的水足跡中,有29%用來飼養禽畜,這當中98%用來種植禽畜的飼料。
水源供應緊張對於未來可持續糧食生產是個重大挑戰。生產牛肉的水足跡是種植豆類植物的6倍,現時亦有眾多的研究指出,人類繼續消耗肉類,只會進一步威脅水源危機。
現代畜牧業令我們更易患病?
濫用抗生素,常常與工業化畜牧業劃成等號。全球逾半的抗生素都用於農業上,長期廣泛使用抗生素,會增強病菌的抗藥性,有機會導致產生「超級細菌」,人類一旦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危機。
此外,更多研究指出,食用加工肉類,將增加我們的患病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
研究顯示,多吃蔬菜及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的人,患上心臟病及癌症的機率更較其他人低。
現代畜牧業:為動物權益帶來一大問號
工業化農業規模龐大,創造了新的經濟模式,不斷加速飼養及屠宰動物,以最大化企業獲取的利潤。這些行爲剝奪了動物的基本權益。部分禽畜業大型生產商,為加快禽畜生長速度,向動物注射激素,縮短牠們的壽命,以便在短時間內屠宰並送去市場售賣。
自1970年以來,地球上已有一半的野生動物死亡,但禽畜的數量卻增加了兩倍。在工業肉類生產過程中,許多禽畜的生活環境密封且不衛生,並缺乏活動空間。即使牠們沒有生病,也會被注射抗生素:僅僅是為了滿足人類吃肉的欲望。
畜牧業與社會公義,孰輕孰重?
從農場、工廠到餐桌,肉類及乳製品產業把利潤放在首位,捨棄農民、工人及社會的權益。我們的糧食生產系統純粹為商業利益而建立,並不是以人為本。從現時的工業化農業生產模式,我們看到由於企業壓榨小農民僅餘的利益,許多小農民為了維持生計背負沉重的金融債務,要擺脫這個惡性循環非常困難。
亞馬遜地區的養牛業,一直與掠奪土地、盜竊原住民領土等惡行息息相關,此外還會牽涉到強迫勞動和砍伐森林等破壞人權、環境的行為。
多菜少肉與素食:與環境相愛「不」很難
現代人與地球不一定「相愛很難」,小至每餐決定點什麼菜,也可以選擇多菜少肉,或日行一「素」,救救地球,減緩氣候危機,也拯救自己身體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