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新聞稿 生活
3 mins

六成二市民無信心覓地令樓價回復可負擔水平

綠色和平促請政府收棕地建公屋 保衛郊野公園

作者: 綠色和平
2018年5月9日 香港 綠色和平今日發表《市民對置業態度意見調查》(下稱調查),六成二受訪市民表示無信心政府增加土地後,住宅樓價會回復至一般人可負擔水平,而當中逾半更認為熱錢炒賣將繼續推高樓價。

綠色和平較早前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在4月26日至5月4日期間,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1,003名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了解他們對置業的態度和住宅樓價的看法,以及政府增加土地應對樓價上升的意見。

調查顯示,六成多受訪者認為置業主要目的是了自住,認為主要為了投資保值的則有一成多,而認同兩者皆是(自住需要,投資保值)的有近二成五。此外,九成二受訪者認為現時住宅樓價已超過一般人的負擔能力,「炒賣活動」、「土地供應不足」、「市民置業需求大」、「銀行按揭利率低」等是受訪者認為導致住宅樓價上升的主要原因。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批評:「政府一直將房屋問題只歸咎於土地不足,但調查顯示民意認為炒賣活動亦是香港樓價高企的重要原因,不少市民甚至無信心增加土地後樓價會回復至可負擔水平。政府迴避炒賣問題,亦未有善用已有土地,例如棕地,以應付短期興建公屋的迫切需要,反而一意孤行考慮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等永久破壞環境的選項,難以令公眾信服。」

朱江續指,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需時超過10年,若政府堅決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便應盡快糾正當下規劃不公的問題,透過收回棕地、粉嶺高爾夫球場等私人會所用地、善用閒置用地等方法「做啱個餅」。

他補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聲稱收回私人農地和棕地,可能招致司法覆核拖慢發展,這只是藉口。《收回土地條例》賦予政府權力為公共用途收回私人土地,政府在過往20年亦曾169次引用條例收地,其中11例便是為了興建公營房屋。」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指出,無証據顯示土地供應量與樓價有必然關係,他批評政府透過增加土地應對高樓價是捉錯用神。2012/13年度至2016/17年度,政府賣出作私人房屋的土地,估計可興建約5.1萬個單位,比前5個財政年度多逾一倍;2016至17年度私人房屋土地供應,估計可興建超過1.9萬個單位,連續三年超過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年度目標。

姚松炎說,雖然私人住宅土地供應在近年增加了,但樓價不跌反升。他解釋,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後,香港跟隨美國減息,加上全球量化寬鬆,香港低息環境吸引超過相等於1萬億港元熱錢流入炒高各種資產,才是目前樓價高企的主因。

調查又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同「要安居就要有自己的物業」,超過一半同意「置業是人生重要目標」,但亦有多達七成半同意「在香港,置業需要人生作出好多犧牲,例如長期受供樓壓力、推遲結婚等」。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市民為了置業犧牲很多,現象不健康。他指出,租樓需面對加租、業主收回單位等不明朗因素,令人覺得置業是安居的唯一選擇,但熱錢炒賣推高樓價,令市民置業愈來愈難,尤其年輕人可能想實踐其他目標,不希望那麼早便揹負供樓壓力。他建議政府應考慮透過實施租金管制、保障租住權等方法,讓市民有其他選擇滿足住屋需要。

綠色和平強調,政府提倡的「做大個餅」,增加土地供應,無助解決房屋問題。政府必須對症下藥,「做啱個餅」,制定短期措施,例如計劃公營房屋時間表,並制定長遠發展藍圖,無須貿然開發郊野公園等不可逆轉的天然資源。

《市民對置業態度意見調查》

傳媒聯絡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朱江
電話:2854 83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綠色和平媒體與推廣主任 楊日輝
電話:2854 8376
電郵:[email protected]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