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2 mins

綠上加綠 栽種「可持續盆栽」小貼士

作者: 綠色和平特約記者Elba Wan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大家少出街為妙,多了時間留在家,不如弄弄盆栽種種花?既可為家居增添綠意,更可以淨化空氣,令人精神為之一振!不少人認為栽種植物已經夠「green」,其實「green」處未算「green」,栽種「可持續盆栽」原來大有學問!

種植植物不但陶冶性情,它們更是天然的空氣清新機,在光合作用中把二碳化碳轉化為氧氣!雖然如此,但種盆栽植物,在某些情況下卻並非如我們想像中那麼「綠」。想將種植植物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小?以下有一些種植「可持續盆栽」的貼士供大家參考。

多了時間留在家,不如弄弄園藝種種花? O_Lypa/ Shutterstock.com

植物里數
種植植物也會產生碳排放?是的,因為有「植物里數」。植物里數是指植物從原產地展轉到你家、期間從運輸上產生的碳排放。香港市面目前售賣的盆栽中,有不少就是從美國、歐洲、非洲及東南亞等地入口,距離愈遠,旅途愈曲折,產生的碳排放就愈多。想減少碳排放的話,鼓勵大家購買前向店員查詢來源,盡量購買本地種植生產的盆栽。
此外,親身到鋪店購買又會比網購送貨再少一點碳排放;而買較小型的盆栽又會比大盆的更綠一點!
待疫情好轉,大家可以盆栽會友,透過交換多出的盆栽、接枝或分享種子等方式取得植物,這樣就可以把植物里數減至最少了

減少植物里數,盡量購買本地種植生產的盆栽。 22Images Studio/ Shutterstock.com

淨化空氣品種
植物有淨化空氣的功能,但有些品種又會比另一些品種更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例如巴西鐵樹、白掌花、虎尾蘭及黃金葛等,都是淨化空氣功能強且較容易種植的品種。此外,吸碳量又會受室內的光線及泥土中的水份等因素影響,大家宜多做功課,研究一下各種植物的特性。
不過不論吸碳多與少,大家應避免購買「為死而生」、為短暫擺放而設計的盆栽,例如聖誕花及噴上顏色的仙人掌等,都屬於此類。

白掌花的吸碳能力強勁,是淨化家居空氣植物之選。 Boyd Surachet/ Shutterstock.com

可持續花盆
購買盆栽時要避免過度包裝,其中包括:塑膠花盆。
塑膠花盆在製作時不但產生二氧化碳,在香港,膠花盆亦不在循環回收之列,廢棄花盆最終或會流入海洋,分解成微塑膠被海洋生物誤吞。因此大家應盡量避免購買採用塑膠花盆的盆栽,假如沒有其他選揀,塑膠花盆也應反覆重用,不要輕易丟棄。待植物長大雖需要更換花盆時,建議選擇由可生物降解物料製的花盆,例如椰子纖維及椰子殼等,近年香港有社企以咖啡渣製成「可持續花盆」,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喜歡DIY的朋友,可以利用回收膠樽、瓶瓶罐罐等自製花盆,植物一樣能快高長大!

椰子纖維製造的花盆,可生物降解,夠環保。 Rainbow Bkk/ Shutterstock.com

參考:
Are your houseplants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相關標籤:

日常環保貼士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