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3 mins

一文看清:垃圾徵費三件一定要知的事

作者: 綠色和平

拖延 16 年,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徵費)條例草案於 2021 年 8 月 26 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後,將於 2024 年 4 月 1 日實施垃圾收費,屆時將設有 6 個月適應期。

不過,當局尚未訂立各階段減廢措施時間表及相關指標。而不少市民仍對政策一臉疑惑:到底如何收費?用非指定膠袋棄置垃圾會被拒收?無知丟棄在非指定地方會被罰款?對解決垃圾圍城又有多大成效?認清垃圾徵費 3 件事,助你輕鬆減廢回收兼慳錢!

3 人家庭月付 33 元起 源頭減廢最慳錢

根據「按袋收費」原則,市民必需使用指定垃圾袋丟棄垃圾,指定垃圾袋預計可在超級市場、便利店、郵局和自動售賣機等數千個銷售點購買,並分為介乎 3 公升至 100 公升共九種容量,收費為每公升 $0.11;而無法放在指定垃圾袋裡的大型垃圾,則要貼上指定標籤,每件劃一收 $11;如果不按法例要求棄置垃圾,或會被拒收。

政府估計,一個 3 人家庭每月垃圾費用約為 $33-51(綜援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每人每月可獲 $10 津貼)。

垃圾徵費實施後,市民須使用指定垃圾袋。(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其實垃圾徵費的目的不為罰錢,而是希望透過實踐污者自付原則,推動源頭減廢並提高回收率綠色和平亦促請當局需同時積極改進減廢配套,以及改善回收系統,才能早日解決垃圾圍城困局

但畢竟「小數怕長計」,外賣餐盒、餐具等亦會積少成多,與其為此苦惱,不如在日常生活減廢:拒絕使用即棄餐具、不購買無謂包裝的貨品、自備餐具、杯及餐盒;用手帕代替紙巾、購物前想清楚「需要定想要」、減少網購、支持「裸買」等。

看似老生常談的環保貼士,但只要切實執行,垃圾費用自能大減:有環團曾在屋苑推行試點計劃,只要做好減廢、分類回收及廚餘處理,每月模擬垃圾費可低至 $10!

日常生活減廢,有助節省垃圾費用。

善用回收網絡 做好清潔與分類

垃圾往往只是錯配的資源,只要做好分類,不但節省金錢,更可提高回收率。

不過,現時政府的三色回收桶一向被人詬病成效低,甚至將回收物誤當垃圾直接棄置在堆填區;而「三紙兩膠」以外如即棄餐具、膠袋等,則需轉交 11 個「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及 33 個回收便利點才有辦法回收。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其實幾年前民間社區自發的「不是垃圾站」在港九新界開設街站,結合分類回收、資源共享及環保教育等,讓不少回收素人開始認真分類做好回收,值得借鑒。

環境局應改革垃圾桶及垃圾站以提升回收管理,除設立更多回收桶外,更要確保回收物不會淪為垃圾,令市民得以重拾信心,有利回收。

雖然回收有諸多限制,留意小小注意事項就可做得更好!當然最好還是做到源頭減廢!

先分清甚麼物件是可以或不可回收,例如紙巾、濕紙巾或薯片袋此類混合物品,不可放入回收桶,亦有如紙包飲品盒等設有指定回收箱;回收前做好清潔與分類,洗乾淨要回收的物品、以及將回收物「紙還紙、膠還膠」,那就不會因為一時大意錯置或污染回收物,最壞情況甚至慘令整桶回收物淪為垃圾。

香港垃圾圍城,堆填區即將爆滿,減廢刻不容緩。

環境成本共分擔 罰款 $1,500 得不償失

垃圾徵費於 2024 年 4 月 1 日實施後將設 6 個月「適應期」,政府將免費派發指定垃圾袋,執法時則會先予口頭警告,其後罰款 $1,500。此罰款可購入 1,363 個 10 公升容量的膠袋,為了慳少少,最終被重罰,可謂得不償失。

政府亦打算根據市民及物業管理公司的投訴,設立違法黑點名單,以便加強巡查,並由食環署職員在垃圾站突擊檢查。

參考 2019 年數據,香港人均垃圾量比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城市高出一大截,但想想日常生活中,我們被迫「硬食」多少無謂垃圾?

無論是推動連鎖快餐店走塑、超市減少無謂包裝、積極推動管制即棄膠餐具,綠色和平堅持減廢路上,當局政策與企業行動必不可少,邀請你與我們一起督促政府訂立生產者責任制、推動企業源頭減廢,攜手解決垃圾圍城困局。

延伸閱讀:
2023最新塑膠回收攻略
垃圾徵費下的韓國家居回收日常
24,000人聯署有成!百佳2030年走塑承諾睇真啲

相關標籤:

城市規劃政策倡議垃圾徵費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