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新聞稿 海洋
2 mins

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遭否決

綠色和平批評南極海洋委員會有辱保護南極海洋使命

作者: 綠色和平
霍巴特,塔斯曼尼亞,2018年11月2日 - 為期兩周的南極海洋委員會(CCAMLR)會議,周五在澳洲霍巴特落幕。25個成員當中,雖有22個支持,加上全球270萬人聯署聲援[1],可惜因未獲全體支持,在南極威德爾海成立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的議案功敗垂成。國際綠色和平批評委員會無法履行使命,有負所望。

綠色和平守護南極項目主任 Frida Bengtsson 表示:「在南極成立全球最大保護區,本來是個歷史契機去守護野外生態、抗衡氣候變化,保護全球海洋。22個委員會成員前來真誠磋商,可惜逼切保護海洋的科學建議,卻受到毫不科學的干預。」

「部份代表團如中國及俄羅斯,未有提出具科學基礎的反對理據,反而採取大量修訂、拉布等拖延策略,消耗真正商討守護南極議案的時間。唯一曙光,來自綠色和平在『守護南冰洋之旅』期間鑒定的脆弱海洋生態系統(Vulnerable Marine Ecosystems, VMEs),獲得認可加以保護。」

中國、挪威及俄羅斯的代表團均有份阻撓議案,以下是綠色和平極地政治顧問(Polar Advisor)Dr Laura Meller 的評價:

中國:「中國領導人決意引領全球保護環境、對人類共享的未來有承諾,南極海洋委員會的中國代表團卻無此抱負。他們不但缺乏與會者應有的誠意,更阻礙成立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

挪威:「挪威代表團儘管同意以現有最佳科學理據成立南極海洋保護區,卻決定呈上自己的議案,將保護區範圍一分為二。綠色和平本著達成共識的精神,促請挪威提出具有清晰時間表的工作計劃,展示他們的議案如何幫助委員會履行盡快成立大型海洋保護區網絡。」

俄羅斯:「2016年,俄羅斯主持的南極海洋委員會會議通過成立羅斯海(Ross Sea)保護區,登上全球頭條,可惜無以為繼,只顧追求自身漁業利益,阻止委員會履行成立南極海洋保護區網絡。」

Frida Bengtsson 續指:「時間不等人,科學家明確表示,我們需要在2030年前於全球最少30%海洋設立保護區,從而保育生態、捍衛數十億人的糧食安全,以及幫助減緩氣候變化。早於2009年,南極海洋委員會同意以推動成立海洋保護區網絡為宗旨,但逐漸地委員會的外交手段似乎側重擴展漁業多於保育海洋。若南極海洋委員會等組織持續有負所託,顯然無法履行守護海洋的使命,唯有寄望正值歷史性商討階段的《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才是解決之道。」

今年9月起,聯合國各國代表就全球海洋公約展開磋商,將會涵蓋所有國界以外的公海,最快於2020年總結為期超過10年的商討過程,並達成共識。有關公約將會為全球在2030年前實現30%海洋保護區網絡──科學家指出此對保護生態、減緩氣候變化有不可或缺的幫助。

聯合國海洋委員會由24個成員國及歐盟組成;南極海洋委員會屬閉門會議,由10月22日至11月2日在澳洲塔斯曼尼亞的霍巴特舉行,一切決定需要全體成員達成共識,並在會議結束後公布;更多會議資訊維持保密。

備註:
[1] 綠色和平「守護南極」項目獲270萬人支持。綠色和平一直爭取通過由歐盟提出的的南極海洋保護區(威德爾海海洋保護區)議案,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相等於五個德國。

參考:
新聞稿英文原文

相關標籤:

南極動物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