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4 mins

多帶走一袋垃圾

作者: 綠色和平特約作者island hopper

郊野無痕、海岸無痕,會否是個不可實現的神話?在所有人懂得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之前,感謝有心人包括綠色和平特約作者island hopper,不只做好自己的本分,還進而人家的垃圾也幫手帶走。香港人,你會否願意跟本文作者一樣,多帶走一袋垃圾?為香港的郊野和海洋還以青山綠水的本色?

繼1月31日我們在鶴咀附近的海灘撿走200餘袋垃圾之後,2月16日新年假期我又一次參加了Stefano組織的撿垃圾活動,依然去鶴咀。我很好奇,過了兩個星期之後,狀況是怎樣呢,會不會好一些?

這次我到得比較早,在集合的地方看見Stefano已經到了,他坐在地上,把一卷卷的垃圾袋撕開,之後給大家使用。我幫他撕了一些,隨後又來了一些人,也來幫忙,我就走開,因為我知道去鶴咀保護區的遊人很多,所以想去看看鶴咀的情況。

鶴咀岩石上,遺棄的口罩;不只風景,更影響環境與生態。 © Island hopper
鶴咀岩石上,遺棄的口罩;不只風景,更影響環境與生態。 © Island hopper

垃圾遍地的鶴咀保護區

我們撿垃圾的地方叫垃圾灣,在鶴咀保護區的外側。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路邊沿途可見散亂的各種垃圾,包括遺棄的口罩。

在鶴咀隨處可見的垃圾 © Island hopper
在鶴咀隨處可見的垃圾 © Island hopper

我觀察發現,鶴咀保護區裡似乎沒有垃圾桶,那麼遊人帶來的垃圾要麼自己帶走,要麼留在這裡,被風吹散。如果新來的遊客大多都會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那麼垃圾就不會增加太多,也就是增量可以得到控制,然而過去留下的存量卻不會憑空消失。如果新來的遊客可以在離開時,順便清理一下前人遺留下來的垃圾,一人多帶走一袋,堅持一段時間的話,一定可以讓這裡的情況得到改善

我離開保護區,去集合處的路上就看見一個遊人在撿垃圾,看來有人先行一步了,給她點贊。

撿垃圾的有心人 © Island hopper
撿垃圾的有心人 © Island hopper

驚人的發泡膠

到了垃圾灣,我看見海灘上的垃圾比兩個星期前少了許多。於是我們一部分人在海灘撿垃圾,另一部分人跟著Stefano去離海灘幾十米的山坡,因為他之前發現山坡的樹林裡有數量巨大的發泡膠。我問他這些發泡膠怎麼會堆在這裡呢? 他解釋說,是之前的颱風吹上來的。我站在發泡膠中,發現它們很厚,完全踩不到地面,估測厚度能有50厘米甚至1米。

堆積厚度幾十厘米的發泡膠 © Island hopper
堆積厚度幾十厘米的發泡膠 © Island hopper

這些發泡膠經過風吹日曬雨淋之後會變成小顆粒,然後小顆粒會變得更小,更加難以清理。

大家盡力清除發泡膠粒 © Rizki Amelia
大家盡力清除發泡膠粒 © Rizki Amelia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提到過,在海水中的微小顆粒有機會被魚吞食,損害牠們的健康,而當這些魚類擺上我們的餐桌時,我們也成為受害者,成為其中的一環。

發泡膠小顆粒 © Rizki Amelia
發泡膠小顆粒 © Rizki Amelia

齊心的感染力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我們又清理出200多袋垃圾,依然是組成人鏈運上山,人們從海灘排到山頂。大家情緒依然很高,還有人在播放ABBA的音樂,運送的間隙跟著扭動。

中間有幾次,山頂的人喊需要拿幾個空的垃圾袋給他們,我們在山腰的人就朝山下海灘的方向喊,把這個訊息傳遞出去,然後很快又聽見山下在喊要多少,山腰的人又幫著朝山上喊,要多少,就聽見這樣的聲音上上下下的傳遞,氣氛十分歡快。我身處其中,看見這樣的情境感動得流淚。這些人,互相之間不認識,有著不同的年齡性別膚色語言,利用自己的假期時間來到這裡,自帶乾糧和水,不為名不為利,不怕髒不怕苦不怕累,只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環境可以更好一些。

垃圾運到山上,晚上有車運走 © Stefano
垃圾運到山上,晚上有車運走 © Stefano

作者簡介:island hopper,在中國出生長大, 在美國獲得地理學博士學位,2019年搬來香港。一直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熱愛自然,喜歡行山,業餘時間經常去撿垃圾,還自然美麗。

以行動落實守護海洋

資助綠色和平獨立科研工作,推動2030年前保護全球30%海洋!

捐款支持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