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勇士號啟航東亞前 直擊工業捕魚下的悲慘世界
充滿生機的珊瑚礁群,為何一夕之間只剩滿目瘡痍?
深邃的海洋,是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奇觀的寶庫,如今卻正遭受人類肆無忌憚的摧毀。綠色和平標誌船艦彩虹勇士號在啟航「無塑・啟航」東亞之旅前,於剛過去的炎夏航行至生態熱點北太平洋的皇帝海山鏈(Emperor Seamount Chain),帶你直擊工業化捕漁如何無差別破壞一切……
文章目錄
剷平,破壞!茂盛珊瑚被暴力消失
海山豐饒的生態系統,需要千年積累;人類肆意破壞,一朝即逝。
這段讓人心碎的片段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地球、海洋與大氣學系教授 Amy Baco-Taylor 的團隊所拍攝,地點位於北太平洋的皇帝海山鏈(Emperor Seamount Chain)。
皇帝海山鏈是由 800 多座海底山組成的山脈,洋流帶來源源不絕的食物,各種冷水珊瑚、海綿動物、甲殼類動物以及海星等生物棲息於山脈的孔洞和山壁,這裡也是藍鯨、抹香鯨和座頭鯨等大型海洋動物遷徙的必經之處,可謂海底綠洲、海中的交通要道,更是世界級的生態寶庫。
然而,在這片距離陸地千里之外、遠離公眾視線的公海上,底拖網漁船正在無情地撕裂這片脆弱生態。(延伸閱讀:「死亡之牆」無差別收網 印度洋過度捕撈危機)
漁船公然破壞生態,可以向誰問責?「區域漁業管理組織」(RFMOs)即管理單位,負責監控與執法,但該機構宛如無牙老虎,成立 70 年來疏於管理全球過度捕撈,導致全球 35.4% 魚類遭到嚴重過度捕撈。
而負責管理皇帝海山周邊漁業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自 2015 年成立以來,也未能有效阻止底拖網漁法,顯示國際漁業管理組織嚴重失職,凸顯無人管轄的公海生態,是多麼需要受到《全球海洋公約》的保護。(延伸閱讀:《幽靈漁具:纏繞海洋的廢棄漁網》報告)
綠色和平海洋教室:什麼是海山?為何保護它是如此重要?
海山,即海底山,是從海底隆起超過 1,000 公尺的地形,全球總面積近 800 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巴西國土大小。海山峰峰相連,便形成海山山脈或海山鏈。
綠色和平讚揚帛琉等太平洋島國持續擔當守護海洋最前線的先驅者,將鼓勵更多國家跟隨步伐,「全球海洋公約」項目統籌 Laura Meller 形容:「他們早已挺身而出反對深海採礦活動在太平洋開展,如今再次展示何謂真正的海洋守護者,向各國發出訊息:現在就是保護海洋及其珍貴生態的關鍵時刻。」
海山是神祕生物的絕佳藏身處。章魚和魚類可以與覆蓋山坡的茂密珊瑚林完美融為一體,蝦類和其他甲殼類動物則可以輕易躲進山體的黑暗裂縫或白如雪的玻璃海綿叢中,而且大約 15% 到 35% 在海山發現的物種是「海山限定」的特有物種。科學家近期就在南美洲附近的海山發現了 50 個新物種。
海山是維持海洋健康和脆弱物種生存的基石,然而,底拖網漁船正在對這片海底造成毀滅性破壞。重型設備所經之處,摧毀了近 90% 的珊瑚,並無差別地捕撈海龜、鯊魚等非目標物種,豐饒的海底世界只剩滿目瘡痍的深溝。
彩虹勇士號出航,直擊無差別公海破壞現場
為了將更多環境破壞的真相揭露於公眾眼前,綠色和平的風能與引擎混合動力船艦——彩虹勇士號於 2024 年 7 月自台灣啟航前皇帝海山鏈,展開長達 5 週的調查與紀錄。
以台灣為例,約有 1,100 艘延繩釣漁船,但觀察員的覆蓋率僅為 5%,這意味著大部分漁船缺乏有效監控。為了填補這巨大的監管漏洞,綠色和平派出彩虹勇士號進行海上調查。
- 這是綠色和平首次在公海全程記錄延繩釣漁船的作業情況,延繩釣使用長達 100 公里的巨型纜繩捕魚,纜繩上懸掛數千個鋒利的魚鉤,這種無差別漁法,捕獲了大量且種類繁多的非目標物種。調查記錄如下:
- 在 25 小時的 5 次延繩釣作業紀錄中,共有 84 隻鯊魚被拖出水面,不是已死亡,就是在漁船上被殺害,平均每小時至少 3 隻鯊魚被捕,不論其是否已達性成熟或屬瀕危物種。
- 工業化捕魚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已經造成了嚴重影響,船長們也承認捕獲量不如以往,從纜繩上將近 4,000 個空鉤便足以佐證。
- 那些在海上作業長達 6 個月、8 個月或超過 12 個月的遠洋漁船,與在海上作業約 3 個月的漁船相比,可能面臨更大的強迫勞動風險。
彩虹勇士號調查負責人 Charli Fritzner 表示,「在這片遙遠的公海上,工業化捕魚船肆無忌憚地掠奪海洋資源,同時因惡劣的勞動條件而聲名狼藉。我們呼籲各國政府在 2025 年批准《全球海洋條約》,將皇帝海山鏈納入全球海洋保護網,實現至少30%海域的保護目標。」 延伸閱讀:保護海洋好消息,印尼外勞漁工成功爭取保障基本人權
台灣三女船員入無人之境,見證海洋之殤
彩虹勇士號此次遠征,三位台灣女力在船上擔任關鍵角色:有擔任助理廚師的綠色和平資深義工 Tina、聯絡主任Joyce 以及研究員 Achi。
研究員 Achi:追船,紀錄,見證第一線破壞現場
在茫茫大海中追蹤漁船蹤跡,是研究員 Achi 的主要任務,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部分國家要求遠洋漁船安裝漁船監控系統(Vessel Monitoring System),但這些資訊並未對公眾公開,Achi 只能自行用自動辨識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來尋找漁船。以台灣為例,約有 1,100 艘延繩釣漁船,但觀察員的覆蓋率僅為 5%,這意味著大部分漁船缺乏有效監控。為了填補這巨大的監管漏洞,綠色和平派出彩虹勇士號進行海上調查。(延伸閱讀:綠色和平有哪些船艦?)
在船上記錄延繩釣漁船起鉤作業,往往須觀察數小時,Achi 得與團隊無縫換班,並克服搖晃的船隻、暈船與惡劣的海況。透過得來不易的第一手記錄,讓岸上更多公眾知道大海的環境威脅,促進公眾關注漁業永續發展。
聯絡主任 Joyce:是會員,是義工,更是船艦的溝通橋梁
聯絡官 Joyce 是綠色和平的捐款者,後來成為台灣的環境義工,也了解到許多研究調查及揭露報告都是在彩虹勇士號上發生,「我想不少綠色和平支持者或員工都像我一樣,很希望有機會能跟著彩虹勇士號一起出任務。」
在這趟調查任務中,Joyce 擔任彩虹勇士號與漁船船長的溝通橋樑,使調查順利進行,例如漁業作業記錄、分享 Wi-Fi 給漁工以及提供遠洋移工直接援助,她也執行了部份遠洋漁業現況的調查訪談。
Joyce 表示:「海洋資源屬於地球母親,《全球海洋公約》可以保護更多海洋,不該是由單一或多個政府來制定哪些區域及種類可以捕撈或不能補撈。除了劃分海洋保護區域,漁民的轉型也是必須被保護的一環。」
廚助 Tina:一員登船夢,深切感悟未來未必年年有魚
在海上,飲食可不是件輕鬆的事,長期的海上生活,非常考驗食材管理。綠色和平義工 Tina 擔任助理廚師時,除了協助專職廚師整理食材,也幫忙準備午餐和晚餐,為船員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熱中參與綠色和平志工活動的 Tina去年觀看台灣紀錄片《開動之前》時,看到台灣海洋專案主任在彩虹勇士號的行動,深受感動,自此燃起登上彩虹勇士號的希望,成為為環境創造關鍵改變的一員。
「希望我們都能越來越關注海洋議題、遠洋漁工人權議題,我們以為大海很遙遠,其實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常說年年有餘,但在海洋資源枯竭和剝削漁工的惡性循環下,未來不一定年年有魚了。」
《全球海洋公約》急須批准,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
不論是底拖網還是延繩釣,工業化漁業不應出現在海山。如果各國政府關心海洋保育,必須立即行動!他們手中已握有強而有力的工具——《全球海洋公約》,可藉此在海山和其他生物多樣性熱點周圍設立保護區。
不過,該條約生效至少需要 60 個政府批准,目前全球僅有 8 國(帛琉、智利、貝里斯、塞席爾、摩納哥、模里西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古巴)批准。綠色和平提出以 2025 年 6 月在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大會(UN Ocean Conference)為限,促請各政府盡快批准條約,真正落實保護海洋生態。
您我都很明白,這是一項時間緊迫的艱鉅任務,綠色和平會持續串連全球團隊,在各地推動落實設立海洋保護區。好消息是,在台灣,綠色和平與在地環團推動《海洋保育法》近四年後,終於在 2024 年 7 月 12 日於立院三讀通過,為海洋生物建立安心棲息與繁衍的美麗家園。證明堅持一定有成果,希望你跟綠色和平一樣——相信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