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南冰洋570米 忘形水下不寂寞
談起南極或南冰洋生物,答案總不外乎企鵝、藍鯨、海豹,難道嚴寒之地只有物種寥寥?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1月起展開11星期「守護南冰洋」探索之旅,任務之一就是出動小型潛水艇深潛威德爾海(Weddell Sea)海床,考察稀有物種並拍攝影像,呈現海域的生態多樣性。
擁有25年科研經驗的美國加州科學學院南極生物學家Susanne Lockhart,1月底便接受「Submarine for Two」邀約──潛艇緩緩下沉,避免如一些科研方法般破壞或驚動海洋生態:「這片非凡地帶的海床,既是珊瑚與其他物種的家園,也形成了3D結構,讓魚類和無數生物安居於此。它們是南極複合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孕育着南冰洋,當然包括為人熟悉的企鵝、海豹及鯨魚。」

Susanne強調研究仍在初步階段,但過往僅展現於教科書或顯微鏡的姿采就在眼前,心情興奮之餘也不忘使命:「海床拍攝的首批片段,清晰顯示一個脆弱海洋生態系統。我們將會進一步探索,幫助劃分需要優先保護、必須將商業捕魚拒諸門外的純淨海域,並繼續蒐集證據,為南冰洋保護區議案佐證。」

繁複分類與命名,未必人人甘之如飴,惟萬千色彩與形態,不設欣賞門檻。憑2007年電影《二百萬奪命奇案》榮膺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西班牙演員Javier Bardem,亦隨「極地曙光號」出航南極,並成為潛水艇座上客:「這項任務無比重要:深潛南冰洋海底,探索、記綠不同物種的絢麗姿態,以證保護獨特海洋之必要。」

Javier在南極半島附近深潛270米海底約兩小時,坦言樂在其中:「當潛艇抵達海床,環繞的色彩與生命使我為之傾倒。儘管我並非生物學家,從南冰洋海底尋獲一片黃、綠、粉紅交織的珊瑚與海綿世界,實在是一大驚喜。」



為了推動南極海洋委員會(Antarctic Ocean Committee)10月召開會議時,通過在威德爾海成立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相等於22,900個香港島)的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極地曙光號」除了呈交研究所得的「脆弱海洋生態系統」證據,下一步更會前往企鵝聚居地及鯨魚遷徙路線,實地見證牠們如何在氣候變化、工業捕撈等影響下勇敢求存,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