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塑膠
3 mins

「阿妹」岑樂怡敢做環保膠

作者: 岑樂怡

編者按:「阿妹」岑樂怡,你對她的第一印象是:電視台主持、旅遊節目主持?原來90後的岑樂怡,是一位資深走塑達人,而且她對感染他人同行環保路,有一番值得參考的智慧。閲讀此文的你,相信都是志同道合愛護環境的,就讓我們聽取「阿妹」以下的分享,一起互學互勉,為香港和世界建立更强大的環境守護團隊。

岑樂怡會自己外賣自己帶杯。 © Greenpeace

我是岑樂怡,鏡頭前我是一位演員、主持。

鏡頭以外,我與你沒有分別,都是普通人。要多一點形容的話,我會說自己是一個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的人。

小時候得到媽媽的熏陶,而且媽媽一直影響著我,所以自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分類回收,塑膠、紙張等。

成長過程中,從媒體資訊、網上的影片,看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震撼的影片,明白到塑膠對環境的禍害,更加讓我堅持去做對環境有幫助的事。直到現在,已經堅持有近十年了。

近年我更體會到要真正保護環境,不能單靠回收,我們還要從源頭減廢。我平日出街,都會帶備可再用的食物盒、麵包袋、餐具,當我要買外賣的時候,無論是一碗粥、沙律、咖啡,甚至一個椰青,我都會走塑,請店鋪職員幫忙,使用自備器皿餐具。

阿妹日常都帶備各式環保器具。© Greenpeace

我一直認為,環保是一種選擇。我不會逼身邊的人一起做環保。強逼只會令人反感,我希望是他們慢慢理解和信服背後的理念。

譬如日常進行拍攝工作,很難要求導演、製片去配合自己的習慣。但每次攝影團隊一起吃飯,我拿出自備餐具,身邊總有人好奇,我就會藉著打開話匣子的機會,分享自己的信念。當我知道有能力多影響一個人,我就感到滿足。

日常生活中要堅持是不容易的,對我來說,做環保就是比一般人多做一步,例如攜帶食物盒去買外賣;也要體恤別人多一些,我會嘗試選擇非繁忙時間帶食物盒去外賣,希望減輕餐廳職員的負擔。

岑樂怡日常實踐環保,推己及人。© Greenpeace

如果一日覺得自己未有為環境出力,內心就會不自在。如果因為偷懶、一時放棄,就會前功盡廢。走塑、做環保,對我來說,已經成為習慣。

坊間稱呼如我等環保人士為「環保膠」或「環保L」,本來是較負面的用詞。但我覺得演繹這身份,其實可以「好型」。

相關標籤:

名人分享人物故事社區走塑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