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調查】瀕危動物糞便驗出微塑膠 玉山國家公園即禁樽裝水、膠餐具
「好玩唔玩,玩屎?」動物糞便,對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最新發佈的調查報告而言,絕對「唔係講玩」──經歷超過一年策劃及行動,綠色和平與 14 個研究團隊合作,採集台灣黑熊、台灣水鹿、金門歐亞水獺、黃喉貂、石虎與櫻花鉤吻鮭,6 種台灣瀕危野生保育類動物的糞便樣本,發現牠們的棲息地皆已受到塑膠污染。
調查結果成功促使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禁售樽裝水及禁用即棄餐具,遏止微塑膠影響環境、生態甚至人類健康。

近年多個科研調查均揭示塑膠污染無孔不入,綠色和平亦在本港揭露 6 成野生烏頭含微塑膠、海域微塑膠濃度 3 年上升 11 倍、半數郊野溪流含微塑膠等現象,全球研究更顯示微塑膠已進入食物鏈,危害動物甚至人類健康。
而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今次進行台灣首次針對陸域(除了陸地,亦包括淡水區域)野生保育動物的系統性微塑膠檢測,以 6 種列入台灣保育《紅皮書名錄》的物種:台灣黑熊、台灣水鹿、黃喉貂、石虎、金門歐亞水獺、櫻花鉤吻鮭為研究對象,透過採集棲息地(陸地、河川)的 112 個糞便、 60 升飲用水和 32 個昆蟲樣本,發現台灣陸域保育類動物的棲息地已受到塑膠污染。

文章目錄
台灣微塑膠污染調查 5 大發現
1. 微塑膠遍佈陸地、河川:今次研究選取棲息地來自台灣北、中、南、東部、金門以至河川的保育類動物為對象,結果發現樣本中普遍驗出微塑膠,部分濃度甚至超出以往分析家畜的同類研究
2. 黃喉貂含膠量冠陸地物種:研究採集 5 種陸地動物的糞便樣本當中,以黃喉貂糞便驗出每克 18.65 塊微塑膠為最高,其餘依次為金門歐亞水獺、石虎、台灣黑熊及台灣水鹿
3. 金門水域濃度超全球平均值:研究同時採集 5 個棲息地的水樣本,其中水獺生活的金門水域驗出微塑膠濃度最高(每升 32.11 塊),濃度範圍超出全球湖泊平均值

4. 微塑膠型態多元化:過往在台灣環境樣本中發現的微塑膠,以纖維佔多數;今次型態卻多為碎片和顆粒,代表有更大機會源自即棄塑膠污染
5. 即棄餐具、包裝污染嚴重:研究進一步分析塑膠聚合物類型,發現以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及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為主,多用於生產即棄餐具、膠袋、容器及食品包裝
除了直接健康風險,當棲息地出現越來越多塑膠垃圾,金門歐亞水獺必須「改道」行走,增加被車輛撞擊死亡的風險;而黃喉貂、台灣黑熊等物種,亦會改變覓食行為,加重生存壓力。

攀山涉水歷時一年 尋野生動物隱蔽排洩物
由於山林動物習性隱蔽、警覺性高,牠們的糞便一方面能為研究者提供飲食、遺傳、疾病等寶貴資訊,另一方面要採集足夠的新鮮排洩物樣本,可謂眼力與體力大挑戰!
綠色和平團隊承蒙不同了解動物習性與棲地型態的專家協助,例如兩位布農族原住民擔當登山嚮導,指引踏上有別一般遊客觀光路線的「獸徑」,同時必須注意安全慎防墮崖,足足 6 日才能採集足夠台灣黑熊糞便樣本。配合適當季節、記錄編號與座標等工作,團隊花上超過一年,樣本數目才告達標,以保證報告結果嚴謹、可靠。
全程投身採樣調查工作的綠色和平減塑項目主任唐安坦言:「原本也預期可能會在動物糞便或棲息地發現微塑膠,畢竟塑膠使用已經這麼氾濫,卻沒想到連極度偏遠、幾乎很少有登山者路過的大分地區(黑熊棲地),或者水質超清澈的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棲地),都驗出微塑膠。」

兩大超市試行蔬果裸賣 減無謂包裝
《難逃塑命: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調查結果發表後,獲得媒體廣泛報導及正面迴響,當地環保部門亦迅速作出回應: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宣佈提升環境標準,要求休憩服務據點不售賣樽裝水、不使用即棄餐具,並加強宣傳「垃圾減量不落地」
- 環保署公佈 9 月起將與全聯、家樂福兩大超市試辦「蔬果裸賣及包裝減量作業原則」計劃,今年底檢討成果,明年起全面推行;其餘傳統市場等通路,則列入下一階段執行
2022 年 11 月 1 日更新: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0 月 30 日進一步宣佈,為減輕塑膠污染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2023 年元旦起,塔塔加遊憩區將全面移除垃圾桶,僅保留遊客中心門口的兩個鐵製防熊垃圾桶,且限定只收一般垃圾。
此外,園方亦會逐步落實環保署減塑措施及針對主要自然公園的減塑精進推動指引,包括針對相關會議、訓練、環境教育活動、宣傳品用料等範疇,將逐步淘汰即棄塑膠製品;而園區內的零售點將不再提供購物用的膠袋、塑膠飲管、樽裝水等塑膠產品,也不銷售即棄餐具及過度包裝的商品。

以上減塑成果全賴公眾支持,使綠色和平得以保持公正獨立,維持國際公信力發揮「橋樑」角色,連結不同領域的專家團隊合作,完成台灣首次針對多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和棲息地的微塑膠污染調查。
敢於創新、凝聚公民力量,亦是綠色和平各地辦公室一脈相承、「以行動帶來改變」的精神。過去一年,綠色和平在本地致力尋找、研發屬於你我的減塑方案,先後舉行「唔該借借」社區重用餐具實驗、以及「惜簡生活節」裸買市集,今年進一步發起「重用杯借還計劃」──聯同初創企業開發手機 App,於全港 36 間咖啡店提供重用杯借還服務,示範可行減塑方法。邀請你立即下載體驗,與地球共享走塑 Coffee Break!
《難逃塑命: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