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ield is mandatory!
塑膠餐具用完即棄,扔進垃圾桶直送堆填區,就能「淡淡交會過各不留下印」?颱風「山竹」早前襲港期間,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又一片垃圾汪洋,為大自然控訴夠鐘走塑,但都市廢物從何入海流?綠色和平進行全港首個河流塑膠污染影像分析研究,發現全港9條主要河道均有餐盒、飲管、餐具等落「膠」流水,其中單是城門河,每年就有1,750萬件塑膠垃圾直接流入海洋。
可有一張照片曾觸動您心,讓您凝神注視、追憶過去,甚至感觸落淚?綠色和平相信攝影的力量無遠弗屆,透過捕捉不同光影瞬間,推動觀賞者挺身行動,成就改變。「綠色和平攝影獎2018」七個入圍攝影計劃,留住守護環境的溫柔和憤怒,誠邀您細心欣賞。
2018年10月18日 香港 綠色和平發佈全港首個河流塑膠污染影像分析研究,發現經主要河道流入大海的香港塑膠垃圾數量驚人,單是城門河大圍段每年就有逾1750萬件塑膠垃圾直接流入海洋。
2018年10月10日,香港 政府今日發表《施政報告》,八名環保團體代表在立法會外化身廚師,手持印有「棕地」二字的紙牌,並展示印有特首林鄭月娥肖像及「做啱個餅,善用棕地」的横額,批評政府不應以增加土地「做大個餅」為藉口,盲目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團體要求當局妥善規劃,優先使用棕地,無須破壞自然環境。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朱江 原文刊於2018年10月1日《星島日報》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已經落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土供組)早在諮詢結束前,已向特首遞交只「憑印象」的七頁初步觀察報告,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被列入五個熱議的土地選項。小組主席黃遠輝在諮詢前曾明言「陽光下難扭曲公眾公識」,然而,逾五萬名包括基層在內的市民,聯署要求優先開發棕地,保衛郊野公園,報告仍然篩選民意,更認同房協郊野邊陲的可行性研究。土供組當初的承諾,似乎只淪為空頭支...
3771 結果當中顯示第 41 - 45 個相關结果
美麗的海洋正遭受無止境的掏空、污染及破壞,人類過度捕魚、開採煤礦加劇氣候變化、塑膠垃圾氾濫成災,已逐漸改變海洋生態, 將所有海洋生物推向險境。
請即伸出援手,與我們一起守護海洋,讓大海年年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