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3 mins

糧食危機再現?疫情之下的現在與未來

作者: 綠色和平

疫情顛覆了幾乎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但對於數以百萬計的人來說,糧食短缺將令情況更不堪設想。聯合國最近警告,糧食供應中斷和人口持續失去經濟能力的情況將陸續出現:光是對正規經濟活動的影響,就牽涉到16億人。糧食銀行和社區組織已盡力去幫助最需援助的人們,但當疫情、不公和氣候危機同時出現,我們就必須改變對糧食和農業的態度。

肯雅的農夫能有效應用生態友善的務農技術,使他們更堅韌和有能力面對氣候變化。 © Cheryl-Samantha Owen / Greenpeace
肯雅的農夫能有效應用生態友善的務農技術,使他們更堅韌和有能力面對氣候變化。 © Cheryl-Samantha Owen / Greenpeace

糧食生態,在疫情爆發前早就被破壞了。目前的危機正把問題展露於我們眼前,並提醒我們必須從根本作出改變。這意味着我們需積極提出尖銳問題和深入尋找答案──為何每年糧食生產的30%都被浪費、垃圾食物製造全球癡肥和糖尿病問題,但卻仍然有8.2億人在捱餓?為何數以百萬計人口被迫「在解決溫飽和抗疫二取其一?」

工業和商品主導的糧食生態,無法符合大量人口的溫飽需要。這不是因為糧食不足,而是因為極端貧窮、糧食生產和貿易錯配,而這些錯配有操控糧食和農業的貪婪大企業在推波助瀾。疫情再次向我們展示,讓企業負責餵飽我們是何等危險。

顧客在巴黎中心的哈斯拜耶市場購物。哈斯拜耶是巴黎最大的生態市場之一。© Peter Caton / Greenpeace
顧客在巴黎中心的哈斯拜耶市場購物。哈斯拜耶是巴黎最大的生態市場之一。© Peter Caton / Greenpeace

改變我們的糧食生態

幸好現在有個替代生態漸漸冒起:一個更講求合作、合乎公義和生態平衡,且發展方向由社區掌舵的糧食生態。當公帑被注入經濟復甦方案時,有個別政府和機構正致力推動系統性的改變,使社區能有效復甦、變得堅韌和有效抵禦未來的挑戰。

一個堅韌的糧食生態,是一個平衡自然的生態系統,能幫助人們和環境,而不是讓跨國企業攫取利潤。它必須能推動糧食正義 — 「社區能行使生產、交易和進食健康食品的權利」,並能承認社會階層、種族和性別在塑造解決糧食問題方案時所產生的分歧。事實上,這革新已在某些地方開始起步。

我們的糧食權利

我們需要的糧食生態需要能夠捍衛人權,例如確保糧食供應、公平對待工人和肯定他們的貢獻,以及尊重我們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和界限。這叫糧食主權,而我們所有人,無論是來自本地或國家級政府、國際組織或城市,都必須支持推動可持續糧食生態,使人們在疫情和後疫情時期都能受保障。

62歲的泰國農夫深尼寧‧華得琳,高舉她在綠色和平位於叻武里府曼谷的「米藝」農田所收割的米穗。© Greenpeace / Athit Perawongmetha
62歲的泰國農夫深尼寧‧華得琳,高舉她在綠色和平位於叻武里府曼谷的「米藝」農田所收割的米穗。© Greenpeace / Athit Perawongmetha

我們可以在這幾方面入手,改變現時的糧食生態:

  1. 糧食是公有品。糧食應被視為必需品,而不是普通商品,疫情復甦計劃亦必須引入食物主權等原則。由工業化農業到糧食生態系統的轉型,已經在地球某些角落開始了,而現在就必須投放資金和關注,從而把它打入主流。
  2. 所有政府層面都需要參與。各國家和城市都要積極確保所有人均能享有糧食,並且無人被忽略。例如加拿大卑詩省的維多利亞市已指示公園管理員為社區種植糧食。現在我們一起鼓勵如米蘭城市糧食政策公約(Milan Urban Food Policy Pact)、城市食物(CityFood)和C40等城市網絡,繼續為推動全民優質糧食出力吧。
  3. 糧食公義。糧食失衡是社會不公引起的,而非是生產不足,所以糧食問題關乎正義。若要確保全民有獲得健康食品的權利,我們需要制定社會規則以解決貧窮和重新分配財富,如最低工資等。
  4. 肯定農夫的價值並獲應得回報。若果要加強我們面對現時和未來挑戰的能力,我們就必須肯定糧食生產者的重要。種植、生產、分享和分銷糧食的工人,有權獲得與他們服務的必要性相稱的可觀收入。政策和復甦方案必須惠及農夫、農場員工以及為我們供應糧食的人身上,使邁向生態平衡和社區堅韌的糧食公正轉型得以實現。稅收、補貼和採購方案必須重新配置,以達到有效轉型的目標。
  5. 運用社區力量來加速改變。除了要求政府問責,我們在家庭層面的改變,都可以影響社會對糧食和生產者的看法。
東京一個農場收割有機農作物的小童。© Kengo Yoda / Greenpeace
東京一個農場收割有機農作物的小童。© Kengo Yoda / Greenpeace

有志推動糧食權利的你,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 減少浪費食物,並令飲食習慣變得更生態友善、季節性和以植物為主
  • 當在家煮食時,多使用未煮和新鮮的材料,而減少購買方便但多使用包裝和大量加工的方便食材
  • 落手落腳,感受生產食物的艱辛和樂趣。現時都市農夫已開始成為潮流,各大城市的居民不妨多支持
  • 多與本地農夫聯繫,在社區農墟中與他們分享一起種植糧食的挑戰和喜樂。我們需要確保任何疫情復甦計劃,均有助發展這類型的社區網絡,從而令它們走向主流。現在就多直接向為糧食生態轉型出力的農夫購買食物吧

別錯失良機,快撒下更佳糧食生態的種籽!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糧食主權的浪潮。你呢?

作者:戴勵仁(Éric Darier)是綠色和平的糧食策略師,現居加拿大蒙特利爾;原文按此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延伸閱讀:
惜食知足:為糧食生態系統討回公義
【素食救地球】農夫直送新鮮感 留住香港好田地
畜牧業與環境的關係:為何多菜少肉是環保新方向?

相關標籤:

循環經濟素食生活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