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在珊瑚與石油之間 永遠站在鯨魚一方

作者: 綠色和平
在海洋某處,有隻發出52赫茲低鳴的鯨魚因頻率與別不同,顯得份外寂寥,其實知音大有人在。鯨魚的呼救,連結了200萬海洋守護者共同爭取強而有力的全球海洋公約,但石油企業始終充耳不聞,意圖繼續闖關,開採極具生態價值的亞馬遜珊瑚礁。綠色和平船艦最近「三顧草蘆」,發現珊瑚礁一帶屬於座頭鯨哺育後代的珍貴棲息地:英國石油公司(BP),您願意收手嗎?
經過20年嚴格保育,座頭鯨在2008年暫告脫離「危險期」,從「易危」改評為「無危」物種。 © Pierre Baelen / Greenpeace

常說大自然驚喜無窮,連續第3年來到亞馬遜珊瑚礁(Amazon Reef)的「希望號」船員可謂感受至深。先是利用潛艇拍攝從未曝光的珊瑚礁珍貴片段,翌年進一步發現它的面積足足是原先估算6倍之多;關於生態價值與鑽油風險的科研實證,亦接連促使澳洲石油公司(BHP)放棄鑽探計劃,以及巴西環境部門駁回法國道達爾(Total)石油公司的鑽油申請。可恨的是,BP對這裏虎視眈眈,更有意最快於今年染指這片海洋絕境。

魚群四方八面流竄、漫舞,構成一場視覺饕宴。 © Pierre Baelen / Greenpeace

鯨豚樂園不容鑽油來犯

作為跨年「守護海洋之旅」第4站,綠色和平法國辦公室聯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French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團隊展開研究,並首次發現座頭鯨(Humpback Whale)與幼鯨在此哺育、覓食的蹤跡,證明珊瑚礁的生態價值更甚於一般鯨豚遷徙路線

絲鯊與不少鯊魚品種一樣,同受「誤捕」(bycatch)及龐大鯊魚產品需求所威脅。 © Pierre Baelen / Greenpeace

此外,團隊亦首次拍攝得到布氏鯨(Bryde's Whale)、絲鯊(Silky Shark)及瓜頭鯨(Melon-headed Whale)等鯨豚品種現身法屬圭亞那海域的影像,聯同旗魚(Sailfish)、斑海豚(Spotted Dolphin)、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及小虎鯨(Pygmy Killer Whale) 等物種「共襄盛舉」,既令船員目不瑕給,也向BP明確表示,鯨豚樂園不容侵擾。CNRS海洋生物學家Oliver Van Canneyt指出:「這趟航程確認了亞馬遜珊瑚礁地區不只是一些物種的遷徙路線:我們破天荒見證熱帶鯨魚在此覓食,還觀察到抹香鯨與幼鯨同游,證明這裡是牠們彌足珍貴的繁殖與哺育場所。」

破天荒深潛百米 為珊瑚礁留倩影

亞馬遜珊瑚礁首張高清寫真:主角是位處100米水深、屬於葵珊瑚科(Caryophylliidae family)的中光層珊瑚(Mesophotic Coral)。 © Alexis Rosenfeld

萬物呈現甚麼面相,有時取決與我們以什麽角度審視。巴西國家石油局(Brazilian National Petroleum Agency, ANP)估算亞馬遜珊瑚礁一帶海底的石油蘊藏量高達140億桶,但5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等價交換」,相當於以現時速度破壞亞馬遜森林多8年。因此,6位專業潛水員上月成為首支深潛亞馬遜珊瑚礁的潛水隊,並近距離拍攝首批高清影像,同時採集生物樣本,藉此進一步了解珊瑚礁所承受的威脅。

在能見度許可下,潛水隊一行6人花3小時從水底返回水面。 © Alexis Rosenfeld

潛水員之一Alexis Rosenfeld表示:「潛泳旅程挑戰十足:水裡充斥亞馬遜河的沉澱物,水流亦非常湍急,下潛時的能見度更相當有限,但隨着光暈映照珊瑚礁,一切都值得。這裏是生命的護蔭,是人類首次探索的生物多樣性寶庫,而她的神秘面紗才剛被揭開。」

位處水深100米的中光層,微妙交匯着仰賴陽光成長的珊瑚與藻類,以及徘徊光線穿透極限的微生物。 © Alexis Rosenfeld / Olivier Bianchimani / Greenpeace

無論您關心氣候危機,尋求各國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抑或憂心漏油威脅,隨時釀成生態大災難,我們都不能容許BP染指亞馬遜珊瑚礁!

「希望號」船員抖擻精神,前往下個目的地:南非維瑪海山(Mount Vema)! © Pierre Baelen / Greenpeace

您的力量,一起守護海洋

全球已有超過200萬人聯署,促請各國於明年聯合國會議共同制訂強而有力的海洋公約,邁向2030年保護最少30%海洋的目標,誠邀您加入行動,讓我們一起以群眾力量向不負責任的企業施壓,以科研實證說服政治領袖站在守護海洋一方,不讓鯨魚獨奏輓歌,同唱海洋悠揚頌詩。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