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一年遠征,七片海洋,一個信念

作者: 綠色和平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擁抱熱情的島嶼,還說出你愛海的原因──這就是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團隊「旅行的意義」。全球海洋公約會議踏入關鍵一年,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與「希望號」亦雙雙向世界出發,接力走訪七個海洋「地標」,期望動員全球民眾一起守護海洋,同時為公約以至2030年守護最少30%海洋的宏願提供科研實證。

第1站 北極:當美好之物點滴消融

眼見美好事物點滴消融,甚至頃刻崩塌,北極熊與海象的苦況,其實我們都懂得。網上瘋傳位於北冰洋海口的俄羅斯城鎮Arkhangelsk,5月錄得29°C高溫,也許是極端例子,但近年北極海冰監測數據確實讓人憂心忡忡,例如上月北極海冰覆蓋範圍為1,345萬平方公里,創下有衛星記錄以來4月份新低,比舊紀錄少了23萬平方公里(約等於208個香港)。

第一站來到受氣候變化衝擊程度差不多是全球平均值兩倍的北極,綠色和平團隊以別開生面方式為航程揭開序幕,包括邀請各地小朋友登船,讓他們童言無忌為海洋許願,以及與雕塑家及音樂團隊合作採集脫落冰塊及接近融化的海冰,製成「冰樂器」演奏一曲《海洋回憶》(Ocean Memories)!我們亦雲集了跨範疇科學家,把握北極之春研究冰層融化現象,藉此了解氣候變化引發長遠的冰川消退,如何影響北極生態。

相關文章:
在極北之地,完成一場幾乎不可能的音樂會

第2站 失落之城:不容採挖的生命起源

生命從何而來?相信您總有一刻曾經思前想後。部份科學家就認為,海底熱泉(hydrothermal vents)像一支支炊煙裊裊的煙囪,指引我們尋找生命起源。其中位於大西洋中部、以約30支碳酸鈣「煙囪」為主要結構的「失落之城」(Lost City),將甲烷與氫氣釋出海水,形成獨特生態環境,由此被視為孕育生命的起點。

尋根究柢的好奇心,卻隨時敵不過當前利益。隨着貴金屬與礦物資源需求增加,採礦業界紛紛劍指深海,其中管理公海商業採礦活動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ISA),相繼批出包括「失落之城」一帶海床在內的勘探許可,供政府、企業探索發展潛力,令科學家坦言憂慮:「我們或未及揭開奧秘,便已摧毀了這個地方。」綠色和平將聯同2000年發現「失落之城」的科學團隊展開研究,採用先進設備記錄、認識這片絕境。

相關文章:
「失落之城」:為何我們需要保護此等深海秘境

第3站 馬尾藻海:拆解塑膠「百慕達三角」

傳說中「百慕達三角」叫機師、船長聞風喪膽,現實中海洋生物游弋至附近馬尾藻海(Sargasso Sea),同樣迷失塑膠險境?馬尾藻海是全球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所謂「邊界」只是東南西北不同洋流,並因海面大量繁殖馬尾藻(sargassum)而得名。

這片「黃金森林」本來為物種提供絕佳掩護,給予幼兒成長空間,包括被評為「易危」的赤蠵龜(loggerhead turle)。不過,塑膠垃圾隨北大西洋垃圾帶(North Atlantic Garbage Patch)在此「落地生根」,使海洋生物一念間:水母?膠袋?隨時是生死抉擇。綠色和平船艦將在此佐證塑膠污染之嚴重,加添全球減塑力量。

相關文章:
微塑膠紛飛 海龜的黃金藻林歷險記

第4站 亞馬遜珊瑚礁:Over!鑽油威脅未解除

Recifes da foz do rio Amazonas.Crédito obrigatório: Divulgação/Greenpeace

大自然的驚喜,有時美麗得使我們措手不及──從科學家發表研究文章、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拍攝首段影像,到去年發揮200萬人群眾力量解除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的鑽油威脅,亞馬遜珊瑚礁的動人章節,不過寫了兩、三年。但鑽油威脅尚未完全解除,因此我們唯有「三顧草蘆」,再次探索珊瑚礁之美。

對比去年與前年的研究結果,亞馬遜珊瑚礁的驚喜源源不絕:面積最少56,000平方公里,是早前推算的6倍~不只巴西境內發現珊瑚礁,鄰國法屬圭亞那也有其蹤影~今次還會帶來甚麼驚喜?還請各位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在珊瑚與石油之間 永遠站在鯨魚一方

第5站 維瑪海山:記住那關於滅絕的教訓

不是島嶼,也不是島礁。海床拔地而起,頂峰止於淺水──海山(seamount,又稱海底山)與陽光若即若離,同時聚集從水底湧升的養份,成為海洋生物聚居天堂,卻引來工業漁船亦步亦趨。

在非洲西部海岸對出的維瑪海山(Mount Vema),岩龍蝦(rock lobster)是其中一個倚靠妥善漁業管理才能延續命脈的物種,但過度捕撈、增加可捕撈限額等威脅,隨時把牠們推向滅絕深淵。連同海洋裡93%魚類已被過度捕撈或最大程度可持續捕撈,我們期望藉此印證為何需要強而有力的海洋公約,保護公海免受無止境掠奪。

相關文章:
幽靈漁具:潛行海洋的死亡陷阱

第6站 西南大西洋:深入剝削腹地,聽漁工悲歌

飄泊,就是他們的家。回家,就是他們的夢。遠洋漁工為賺取微薄薪酬而飄洋過海,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去年發表《浩劫漁生》報告,卻揭露不少駭人聽聞的遭遇──藉海上轉運(transshipment)送走漁獲,令小船「困獸鬥」飄流大海,從而營造剝削環境:言語辱罵、暴力虐待;超長工時、剋扣工資,有冤無路訴。

有見及此,綠色和平船艦將巡航惡名昭彰的西南大西洋,一窺最差劣的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捕魚(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IUU)行為,同時喚起公眾關注海鮮來源與漁工待遇,別教他們的汗與淚白流。

相關文章:
南美漁場「掃清光」 南露脊鯨搵食艱難

第7站 南極:重整旗鼓企鵝愛作戰

Chinstrap penguins, Half Moon Island, Antarctic, 20th March 2018. Greenpeace is documenting the Antarctic's unique wildlife and landscapes to strengthen the proposal to create the largest protected area on the planet, an Antarctic Ocean Sanctuary. Photo: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如果南極有平安鐘,相信一早被企鵝們「㩒爆」。英國南極調查局(BAS)上月發表研究,指出南極昔日第二大皇帝企鵝繁殖地、雲集1.4至2.5萬對成年企鵝的哈雷灣(Halley Bay)連續三年(2016至18年)因極端雷暴使海冰崩塌,令幼雛羽翼未及長成便告溺斃……繁殖災難卻並非endgame:科學家指出有企鵝努力遷徙到鄰近道森蘭頓冰川(Dawson Lambton),既然牠們沒有放棄,我們更沒有理由放棄!

儘管去年連結270萬人、爭取於南極威德爾海成立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功敗垂成,這股動能已延續至守護全球海洋的戰役,而85%磷蝦企業承諾停止在生態敏感地區捕撈南極物種主要食糧磷蝦的成果,亦令我們深信,更美的南極指日可待。

相關文章:
18.3°C熱過香港 南極企鵝失了蹤

終點站 紐約:期盼海洋公約「大團圓」

航程最後一站,綠色和平船艦將回到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展望屆時各國政治領袖正召開最後一次全球海洋公約會議,我們期盼將全球海洋守護者心聲傳達與會各方,同時提供科研證據倡議守護海洋之必要,從而推動通過強而有力的公約,邁向2030年保護最少30%海洋的目標。

相關文章:
守護海洋藍圖:行動代號「30x30」!
直擊漁船獵殺,血濺公海「鯊」場
IPCC最新海洋報告:氣候危機也是海洋危機

無論身處船內船外,您我都是守護全球海洋的關鍵一員!誠邀您與親友加入聯署,與綠色和平船艦同步前航,迎接更健康、更美麗的海洋風景!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