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沒有冰? 北極海冰或於10年內完全消失
夏天來到尾聲,又是北極派發成績表的時候:今年北極夏季的海冰最少時,只有415萬平方公里,為史上「北極海冰最小值」(Arctic Sea Ice Minimum)第二低的一年!按目前氣候暖化的速度計算,北冰洋的海冰估計會在未來10至30年內完全消失!
北極的海冰,除了是北極熊的家園,它們在地球氣候系統中,更擔當著關鍵角色——極地海冰表面就如一面巨大鏡子,反射陽光,假如海冰減少,較深沉的海洋就會吸收太陽熱能,令該地區加溫,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海冰的數量,在不同季節都有加有減,而9月夏末,意味著融冰季即將完結,這時海冰量達到全年最少,也就是科學家量度「北極海冰最小值」的時候。2019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為415萬平方公里,是過去13年來第二低的一年,僅次於2012年,當年夏末海冰量僅得339萬平方公里。
考尾二,未算最差?切忌抱著阿Q心態,殘酷的數字告訴我們,北極海冰量正加速減少,今年已是連續13年,第13個海冰量最少的年份!


自1970年代起,科學家已用衛星去監測海冰量,數據顯示,在此期間,海冰面積每十年平均減少3%,但近年令人擔心的是,海冰融化速度有顯著加快的趨勢——自1996年起,北極海冰以每十年10%的幅度減少,海冰變得愈來愈薄,總體積也正在下降!
科學家也發現,碳排放量跟北極海冰消融有線性關係:每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會有3平方米的海冰融化,以目前每年40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率,北冰洋的海冰估計會在未來10至30年內完全消失!

針對「2019年北極海冰最小值」公佈的數字,綠色和平發言人Ben Ayliffe回應指,北極走在全球氣候危機的最前線,該地區的氣溫持續上升,海冰在厚度及廣闊度均日益減少,他把矛頭指向極地鑽油:「正是一少撮石油公司的貪婪,加劇北極海冰融化,但希望在不久將來,數以百萬的人正在全球採取行動,對抗那些須為氣候危機負上責任的人。」
北極和地球的未來正處於危險之中,綠色和平絕不會袖手旁觀,不容許石油公司在氣候危機中繼續鑽探活動。而全世界也正注視各國領袖的工作,為解除氣候危機,各國政府、石油公司及天然氣公司,必須立即停止尋找及生產新型的化石燃料。

解除氣候危機 需要你我立即行動
綠色和平一直致力關注氣候及能源議題,於2010年成功推動政府訂立首個減排目標;及後成功阻止當局增加輸入危險核電;經過多年與不同環團爭取,政府去年終於落實上網電價計劃,以經濟誘因吸引市民安裝可再生能源設備,從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率。綠色和平未來將持續關注氣候議題,期望與市民攜手,共建一個人與自然共融的香港。
國際上,綠色和平持續在各個國家或地區,成功凝聚群眾力量,推動能源轉型,樂見Shell石油公司於2015年宣佈,停止在阿拉斯加北極的進一步勘探活動;不少跨國大型企業如Facebook、Apple、Google近年更相繼承諾使用100%可再生能源;Samsung於2018年承諾邁向可再生能源。儘管美國傳來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訊息,但與此同時,當地已有超過100個城市或市鎮,已承諾邁向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其中更有6個城市已達成目標;可見即使強勢如特朗普,也難阻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及我們守護全球氣候的初衷。對於未來,我們絕不能放棄希望。
氣候危機無國界、無邊界,我們已有全面解決方案,現在必須得到您的支持,在這關鍵時刻推進我們對化石燃料企業及各國政府的遊說。請加入緩減氣候危機,一同保護北極及守護地球!綠色和平不接受政府、企業的資助,100%有賴如你一般熱心市民的支持,才可以長期奮戰,為環境和你我、動植物的家園帶來正面改變。加入我們!
除了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大家也可以從個人層面做起,參考我們的日常節能小貼士,例如《解決氣候危機的方法 應對全球暖化──12種自救法》及《【圖文教學】 鄧櫈燉櫈~太陽能手機充電器》,一起以積極行動帶來正面改變!
Arctic sea ice at minimum extent for 2019:
https://nsidc.org/news/newsroom/arctic-sea-ice-minimum-extent-2019
Arctic Sea Ice Minimum 2019:
https://svs.gsfc.nasa.gov/4757
The window to save Arctic sea ice is rapidly closing:
https://www.climatechangenews.com/2019/09/18/window-save-arctic-sea-ice-rapidly-cl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