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塑膠
2 mins

荷蘭運河「泡泡屏障」 能解決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嗎?

作者: 綠色和平特約記者Elba Wan

海洋塑膠危及海洋生態,但處理海上垃圾一直是個棘手難題,清理成本高且效率低。荷蘭最近就示範了何謂「四両撥千斤」,在阿姆斯特丹的運河設置全球首個「泡泡屏障」裝置,築起「泡泡牆」,利用空氣阻止細小的塑膠流入海洋。

阿姆斯特丹有「運河之都」之稱。 Justasz/Shutterstock.com

大海已變成垃圾海,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有一卡車的膠樽容器傾倒海中!而當中三分之二的塑膠,是經由河流及運河流入海洋——這令海洋工程師Philip Ehrhorn不禁問:「為何不從上游的河流攔截?」這正是「泡泡屏障」設置在運河的原因,而Philip Ehrhorn就是裝置的發明者之一!

阿姆斯特丹有「運河之都」之稱,當地向來有廢物收集船,每年從中清理多達42公噸的塑膠垃圾,不過,體積較小的塑膠往往成為漏網之魚——「泡泡屏障」的出現,正是針對這些細碎膠塊,防止它們流入北海(North Sea)。

阿姆斯特丹有廢物收集船清理垃圾,但仍有很多細碎塑膠成為漏網之魚。 Wut_Moppie/Shutterstock.com

「泡泡屏障」的運作原理並不複雜,做法是把一條60米長、開了氣孔的管道,對角線地置於運河河床,接著往管道揼入壓縮氣體,空氣從孔洞擠出化成無數氣泡,形成一面空氣牆,而塑膠廢物就會隨著向上升的水流,被帶到水面並引導到河邊,防止它們漂流到下游。「泡泡屏障」精妙之處,是既不會影響到船隻,魚類及野生動物亦能輕易通過!裝置經過測試,證實有效堵截80%的漂浮物,當中包括細小的塑膠塊。

「泡泡屏障」在阿姆斯特丹Westerdok運河上24小時不停運作。 Martijn Alderse Baas/Shutterstock.com

「泡泡屏障」將會在未來3年,於阿姆斯特丹Westerdok運河內每日24小時不停運作,計劃不但測試裝置的成效,更可從中監察城市的塑膠廢物的類別及污染程度。

具創意的「泡泡屏障」也許可以減少塑膠垃圾流進海洋,然而,塑膠的源頭並非運河——只有從生活上源頭減廢,才有望解決塑膠問題。

在香港,每年有至少112噸塑膠包裝垃圾經河流流入海洋,當中有大量是來自超級市場的即棄包裝。為此,綠色和平發起超市走塑運動,要求超市淘汰無謂包裝,設立無塑購物區域。

你也想為「走塑」出一分力嗎?請即支持「無謂包裝,超市卸裝」聯署

海洋塑膠為生態帶來浩劫,動物吞食塑膠死亡事件時有發生。 slim_photography/Shutterstock.com

參考:

Air bubble barrier traps plastic waste in Amsterdam's canals

How simple air bubbles could help tackle ocean plastic waste

Amsterdam has a bubble barrier to catch canal plastic

相關標籤:

城市規劃解決方案污染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