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膠野」水系統現警號
我們都好鍾意香港,閑暇甚至日常都走到郊外讚香港好靚,大家都笑說,郊野到處都是人,怕怕,不過告訴你,更可怕的是,我們在郊野的水系統找到微塑膠。綠色和平剛進行全港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在水循環的前端,驚現微塑膠,這個發現是個重大警號,我們要守護郊野,不單要山野不留痕,更必須做好源頭減廢。
文章目錄
全港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
夏日郊遊遊,炎炎暑天,溪流、石澗成為大家郊遊的首選。溪水經由雨水落到河溪上游,再往下流,加上這些地區少有工業或商業活動,理論上應該是非常潔淨,事實上肉眼觀察,水流是清澈的。然而,綠色和平最新的研究調查,在香港郊野的天然溪流採集水樣本,半數驗出含有微塑膠,當中主要為常見於即棄塑膠的聚丙烯(PP)。
秉承綠色和平致力科學研究、尋求可行方案邁向綠色未來的使命,我們經驗豐富的研究團隊歷年來就水系統的微塑膠檢測,由海洋到城市中的河流,相信大家留有深刻印象。這次綠色和平團隊追溯到水系統的更上游。
取樣和研究
今年5月,綠色和平在8條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的河溪下游靜止水域,分別隨機收集1公升的水樣本。再送到瑞典的實驗室[1],利用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技術(FTIR)進行檢測,發現半數樣本含有微塑膠[2],首次證實香港的郊野溪流暗藏微塑膠。
結果
收集水樣本選址,皆是熱門郊遊地點和露營場地的下游,郊遊及露營人士會去取水的地方。發現微塑膠的溪流包括大埔梧桐寨、大帽山大曹石澗、大潭水塘的潭崗飛瀑和東涌黃龍坑。
其中梧桐寨及大曹石澗的數值最高,每公升含有24粒聚丙烯(PP),而黃龍坑及潭崗飛瀑,亦驗出每公升8粒。聚丙烯(PP)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外賣盒及即棄餐具。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說:「郊野溪流位於整個水循環系統前端,受微塑膠污染,是一個重大警號,反映城市河流及海洋的塑膠污染或更嚴重。更甚者,位於大潭水塘集水區內的潭崗飛瀑,亦驗出微塑膠,有機會隨水流進入食水系統,威脅市民健康。」
微塑膠進入水系統的影響
- 微塑膠可含有害添加劑,其表面亦容易依附及積聚有毒物質
- 溪流下游是河溪生物包括魚、蝦、蟹等的孕育場所。生物吸入微塑膠,食物鏈隨之受到污染
- 順著水系統循環,河溪水流繼續流出海洋,污染海洋生態環境並於食物鏈中累積從而進入人體
- 食物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累積,有機會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損害免疫系統,以及干擾內分泌系統,孕婦及發育中的小孩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源頭減廢,還我美麗乾淨郊野
香港的郊野真係好靚,你我除了珍惜還要守護,我們不止要堅守山野無痕的原則,還可推動和連結各方,無論是個人、企業和政府為源頭減廢努力。
邀請你與綠色和平一起推動政府驗測水中的微塑膠,推展源頭減廢政策;要求包括超市等的企業減少無謂包裝,並提供無塑購物選擇予消費者,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一同支持源頭減廢,拒絕購買使用無謂包裝的貨品,齊心守護香港美麗的郊野。
備註:
[1] Als Technichem (HK) Pty Ltd
[2] 因不同類型的塑膠各有不同分子結構,吸收不同波長的紅外線而產生其特徵的光譜,藉著光譜結果分析樣本的塑膠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