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今年且是《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又稱《拉姆薩爾公約》(the Ramsar Conve...
-
自1950年代至今,全球共製造了至少83億噸的塑膠,當中有無數塑膠垃圾飄流到海洋等自然環境,成為動物的慢性毒藥...
-
2020走進2021,日曆換新,日子依舊,因疫情衍生的即棄塑膠災難無日無之。其實如便利店飯盒、馬拉松水杯、速遞...
-
《禁止核武條約》(TPNW)2021年1月22日起正式生效。核武首用於76年前,帶來毀滅性的破壞,自此給全球帶...
-
在拯救中心,因為身體狀況欠佳而不適合野放的斑頭鵂鶹不多
-
鋪塵的打字機、實木製掛牆大鐘、懷舊的卡式帶⋯⋯在旁人眼中,這些時代的遺物是不合時宜的「垃圾」,但郭家麒(KK)...
-
浪濤洶湧教人無暇應對,但深層根基動搖更不容忽視。當科學家費煞思量探索海洋萬米深淵的奧秘,早有企業聞風而至攻佔地...
-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發表施政報告時,強調「明日大嶼」不可「曠日持久」,結果立法會財委會在上月(2020年12月4日...
-
打開鄭律韻(Melody)的IG,一張張行山靚相標註愛護郊野訊息,又淨過高山又淨過灘。這位環保KOL卻坦言忙碌...
-
以為將所有塑膠塞入回收箱就可一了百了?大錯特錯!能放入路邊回收箱的膠只有膠樽樽身。其他膠袋、樽蓋、膠桶、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