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新聞稿 減塑

綠色和平攜手民眾與企業設「真實許願池」 呼籲全球塑膠減產「Taiwan Can Help!」

作者: Sek Maga

綠色和平今(31)日上午於環境部前,以地面3D圖像打造一座「許願池」,池中堆滿塑膠廢棄物,兩旁民眾高舉巨幅詩籤,上面寫著「全臺來許願,塑膠要減產」,象徵民間對環境部終結塑膠汙染的殷切期待。現場企業與民眾代表齊聲喊出:「逐家來下願,塑膠減產」,呼籲環境部部長彭啟明,向國際已表態支持塑膠減產為解決塑膠污染關鍵的政府看齊,勇敢表態反對石化擴張,加入全球塑膠減產的行列,讓世界再次看到 Taiwan Can Help 的行動力。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環境部原本應該在上半年提出2035的減塑里程碑,但半年過去了,推出的是許願池,儘管新增『零售商品包裝』與『網購包材』的方向,但也拖延了原本2030全面禁塑的目標,令人擔心。」

綠色和平指出,近兩年全球聚焦討論《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已有近百國支持「減少塑膠生產與消費」是終結塑膠污染最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之一;然而,臺灣政府卻逆勢而行,站在「支持增加塑膠生產」的一方。行政院於去年核定中油「新四輕」輕油裂解廠擴建案,將塑膠主要原料「乙烯」的產能從原本的35萬噸提升至100萬噸,擴張近3倍。張凱婷說:「新四輕擴建產能,勢必增加臺灣生產、使用塑膠的壓力。政府一邊要求民眾積極減塑,自己卻擴大塑膠生產,自相矛盾。淨零、減塑都是由環境部主責,環境部應該站出來反對。」

綠色和平今(31)日上午於環境部前,以地面3D圖像打造一座「許願池」,池中堆滿塑膠廢棄物,兩旁民眾高舉巨幅詩籤,上面寫著「全臺來許願,塑膠要減產」,象徵民間對環境部終結塑膠汙染的殷切期待。

臺灣民間也有許多支持「塑膠減產」的聲音,包含力行減塑的民眾以及企業,參與全球「無塑改革先鋒」[1] 倡議,未來餐飲執行長李沛潔表示,蔬食產業的核心價值在於減少對環境的傷害,推動友善地球的生活方式。但目前面臨最大挑戰是塑膠包材的氾濫,市面上重複使用模式、環保替代材質選擇有限、成本高出近十倍,讓多數業者難以負擔。她呼籲政府應透過政策引導,提供補助、稅賦減免等誘因,推動可重複使用、可分解等環保包材的普及,並協助包材業轉型研發綠色材料,打造具規模的綠色經濟,提升企業與消費者的減塑意願。

英國沐浴美妝品牌LUSH大中華區社會倡議主任鄭楚忻亦指出,品牌意識到全球塑膠污染的嚴重性,LUSH 成立以來一直以創新產品減少塑膠使用,如今已有約60%的銷售來自裸裝、無塑的產品。LUSH 期望政府能支持裸裝的零售模式,鼓勵民眾自備購物袋與容器,長期透過塑膠減產解決問題的根源。

從事藥物合成與新藥開發工作的民眾曹寧,長期關注塑膠對人體與環境的潛在風險。他指出,塑膠雖然便宜、用途廣泛,卻難以分解,還可能釋出塑化劑與戴奧辛等毒素,對健康造成威脅。面對全球一年生產逾四億噸塑膠的現況,光靠個人減塑遠遠不夠,政府應拿出決心,從源頭限制一次性塑膠的生產與使用,立法減產,才能真正改變臺灣的未來。

積極在生活中減塑的民眾張道庭也表示,曾在海邊撿拾塑膠原粒、夜市見到半小時就爆滿的垃圾桶,以及用不到15分鐘就被丟棄的一次性餐具,深刻體會塑膠浪費與污染。「個人再努力也只是杯水車薪,唯有制度改變,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她期待環境部拿出決心,支持塑膠減產,用制度守護環境。

綠色和平呼籲中央政府,應正視塑膠生產對環境與健康的實質影響,停止四輕擴建計畫,將石化與塑膠減產納入淨零轉型的核心戰略。也期許身為中央部會「永續長」的環境部長彭啟明,更應帶領環境部堅守政策守門人角色,在跨部會決策中,清楚表態反對石化擴張,展現政府邁向減碳與減塑雙重目標的決心。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今(31)日上午於環境部前,送出「全球減塑,Taiwan Can Help」的捲軸予環境部,呼籲環境部部長彭啟明,向國際已表態支持塑膠減產為解決塑膠污染關鍵的政府看齊。

「全球塑膠公約」即將在8月5日於日內瓦舉行第五輪談判的第二階段(INC5.2),目前全球有超過350家企業簽署「無塑改革先鋒:企業支持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公開信,臺灣有21家企業加入,包含:(按首字筆畫排序)

  • Loopick 循拾
  • LUSH
  • kawas
  • O'right 歐萊德
  • Shesmy 旭思蜜
  • 太松企業
  • 主婦聯盟合作社
  • 印花樂
  • 未來餐飲
  • 里仁社會企業
  • 奉茶行動
  • 直接跟農夫買
  • 玩艸植造股份有限公司
  • 配客嘉
  • 淨毒五郎
  • 淞暘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華生飲水
  • 雲品溫泉酒店
  • 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綠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環海淨塑

附註:

  1. 「無塑改革先鋒:企業支持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是由綠色和平國際、擺脫塑縛和塑膠污染聯盟共同發起的合作計畫。邀請全球具備無塑野心的企業及商家,加入全球公開信簽署,支持《全球塑膠公約》應涵蓋塑膠生產上限。

相關標籤:

全球塑膠公約減塑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