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減塑
2 mins

別說不可能!超市減塑真實案例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雖然美好地不像真的,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您有想過有一天上超市,映入眼簾的是食材、商品的真實樣貌,而非隔著一層塑膠嗎?您相信到超市購物不需帶回大量塑膠包裝嗎?只要您願意支持,臺灣超市一定也有機會做到!

全球第一間超級市場 1930 年在美國誕生,琳瑯滿目的平價商品,帶給消費者許多方便與選擇,隨之,此銷售模式迅速發展至全球,成為許多企業選擇販售商品的平臺。

「便利」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常態,方便攜帶的塑膠袋、用過即丟的塑膠包裝、無須清洗的食物容器,為步調快速、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爭取一分一秒喘息,但伴隨而來的是大量難以分解的垃圾,繼續留在地球上傳承好幾世代。

我們難道沒有其他可能性嗎?

以裸裝形式販售的蔬果。 © Peter Caton / Greenpeace

當習慣已經養成,想改變需要花費更大力氣。如果將超市的塑膠包裝逐漸淘汰,換成其他銷售模式,有可能嗎?商品衛生、品質控管、消費者認同度、陳列方式等,都是顧慮重點,需要完整的配套措施,因此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很難啦」。

瑞士超市裸賣蔬果,可減少塑膠包裝。 © Greenpeace

不過,在國際間已經有許多案例跨出改變的一步,證明減塑並非不可能!

泰國Refill Station無包裝商店

泰國是世界第6大海洋塑膠垃圾製造國之一,有感於減塑刻不容緩,泰國女孩 Ann(Supatchaya Ann)決定與兩位朋友在曼谷創辦首間無包裝商店Refill Station,推廣零廢棄生活。

泰國無包裝商店,推廣零廢棄生活。 © REFILL STATION

進入店內一字排開,是一瓶瓶的洗髮精、沐浴乳、潔牙粉、洗衣精等生活用品。不同的是,它們都裝在一個個大容量的瓶內,若想購買必須自備容器,按照自己所需盛裝。假如客人忘記準備容器,店內也有提供其他客人捐贈的空瓶可使用。

泰國首間無包裝商店三位創辦人,左起Ann、Pear及Nammon。 © REFILL STATION

起初,三位創辦人以實驗的心態設立加水站、無包裝商品攤位讓民眾前來購買。經過不斷嘗試,逐漸形塑出店鋪模式,並從加拿大與馬來西亞的無包裝商店取經,才發展至現在的模樣。前來消費的客源也從西方人為主,到現在有一半都是泰國本地人,代表愈來愈多泰國人也開始支持零廢概念,可見無包裝的銷售模式是有市場空間的,令人期待!(同場加映:重複填充、重複使用的精神,訪倫敦零包裝商店 BYO

英國Sainsbury's連鎖超市

也許有些人認為,無塑商店只適用於小型店面,大型超市應該困難重重。但是英國有間連鎖超市已承諾實行減塑,更預計在 2025 年,減去 50% 塑膠包裝!

英國Sainsbury's超市承諾在2025年前減少50%塑膠用量。 © David Mirzoeff / Greenpeace

Sainsbury's Store是英國的大型連鎖超市,在綠色和平的要求與協助下,獲得正面回應,承諾在接下來 5 年逐漸去除 50% 塑膠包裝,並答應每半年回報一次減塑進度。Sainsbury's首先著重於減去瓶裝牛奶、水果、蔬菜、碳酸飲料、水和果汁等商品的塑膠包裝,無論是自有品牌或大廠牌商品都將列入計畫中。

Sainsbury's超市在減塑前充斥著塑膠包裝。 © Angela Glienicke / Greenpeace

當然,Sainsbury's超市發現,調整銷售方式需要多方配合,除了消費者,還包括食品製造商、包裝供應商、原料專家、其他零售商、以及垃圾與回收產業。由此可見,超市減塑的影響力極高,甚至可能改變整個生產供應鏈。(延伸閱讀:專家領路,超市如何減塑?

連鎖超市願意提出承諾,並正視塑膠污染的問題,是很好的第一步,期待後續能有明確的成績與影響力,帶動整個大環境。

臺灣超市也值得走向減塑之路

前人的腳步都值得我們拿來做借鏡,綠色和平臺灣辦公室多次與臺灣主要超市溝通,要求從銷售端開始調整,更提出國際間的案例,給予實質建議協助改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延伸閱讀:超市減塑風潮吹向亞洲 臺灣準備好了嗎?

裸裝販售商品並非不可能,需要您的支持,促使臺灣超市做出改變。 © Greenpeace / Chong Kok Yew

超市減塑,誰當先鋒

臺灣的超市中平均近 80% 的商品被塑膠包裝,綠色和平與廣大的支持者呼籲九大零售企業減塑,提供消費者無塑的購物空間。

面對嚴重的海洋塑膠危機,我們希望看到臺灣零售企業實踐減塑!現在就加入「超市減塑」連署,讓臺灣邁向無塑!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綠色生活環境專案成果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