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看懂全球環境焦點:2020年1月
2020年才開始,全球各地已面臨嚴峻考驗,無論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是我們一再見證的各地災害,都一再證實全球各國之間正緊密地互相影響著。當氣候告急已成事實,面對各地的極端氣候,您我都應嚴陣以待,做出正確選擇,守護您我及下一代的居住環境。請看2020年第一個月,綠色和平在全球守護環境的行動紀事。
文章目錄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風險報告 環境危機名列前5

近50年來,每年1月份,世界政商及各行業精英均齊集瑞士,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討論全球經濟及未來發展方向等大事。今年與會前,WEF已發佈年度風險報告,環境相關的危機首次躋身主要風險前五名,預期未來十年將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綠色和平在論壇開幕之時,公佈最新分析報告揭露銀行投資界如何助長氣候變遷,指出參與世界經濟論壇的10家銀行,自巴黎協定簽定至2018年間,投資了近1兆美元(即約臺幣30兆元)在化石燃料產業,相當於全球215家最大企業預估,未來5年氣候危機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另一方面,綠色和平瑞士辦公室與當地環保團體,在論壇舉行期間與超過600名公眾,進行為期3天的氣候遊行,向世界領袖施壓,要求政商界立刻正視氣候危機,並面對長期影響全球人類基本權益的能源結構性失衡問題。


綠色和平全球執行長珍妮佛.摩根(Jennifer Morgan)出席論壇時,多次指出政商界必須立即淘汰化石燃料,重回再生能源發展的正途。綠色和平全球辦公室未來將透過各種策略,連結國際力量及群眾聲音,促進能源轉型,致力保障人民享有綠色無污的生活。
澳洲:氣候變遷已開始影響網球公開賽

網球壇四大滿貫之一澳洲網球公開賽落幕前,在澳洲大火延燒的陰霾下,場內場外除了關注賽事結果,不免同時為澳洲叢林、消防志工的安危、叢林動物的生存憂心忡忡。綠色和平全球辦公室與支持者,在各國多地發起行動聲援,其中在澳洲墨爾本,選擇到市區的聯邦廣場以裝置藝術——像冰淇淋般融化的網球,提醒人們氣候告急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必須提高意識面對氣候變遷。

專家指出,若氣候變遷繼續惡化,可能連網球公開賽都要因天氣影響更改賽季。澳洲作為助長氣候危機的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之一,必須作出能源改革,保障全球人類的健康與安危。(延伸閱讀:最後一場澳洲網球公開賽?澳洲大火觸發全球動員)

澳洲大火相關文章:
- 澳洲大火的5個真相:火災原因?我們能怎麼做?
- 澳洲網球公開賽,打響氣候危機破發點?
- 澳洲到底怎麼了?從氣候變遷看叢林大火
- 12張圖見證澳洲大火,氣候變遷告急!
- 駁斥澳洲大火謠言:無關人為縱火,而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 最後一場澳洲網球公開賽?澳洲大火觸發全球動員
英國:動畫呈現海洋日常,為何海龜回家成冒險?

氣候崩壞、塑膠污染、鑽油威脅,乃至於過度捕撈,或許您我熟知大海正面臨何種威脅,但其中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與《酷狗寶貝》的阿德曼製作公司合作,推出《海龜歷險記》(Turtle Journey)動畫短片,並已於1月推出。故事從一家可愛的海龜結束旅程,歡樂踏上回家歸途開始,中段海龜面臨種種人為危機,最後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延伸閱讀:海龜動畫:回家之路為何成為冒險旅程?)

韓國:國內最大的電力公司大樓起火了?

韓國是全球第4大的煤炭進口國,其中3成從澳洲進口,又被綠色和平韓國辦公室揭露國內資金有不少投資到海外的燃煤電廠,當中包括韓國的公共財產,成為了氣候危機和澳洲大火的「助攻成員」。因此綠色和平到訪韓國第一大電力公司─韓國電力公司(KEPCO),進行倡議行動,以投影方式呈現韓國投資於化石燃料產業的金錢,只會助長氣候危機,以及引發澳洲大火般的極端天氣,催促韓國政商界早日回頭是岸,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印尼:雅加達遇7年來最致命水災

在全球倒數迎接2020之時,印尼首都雅加達卻迎來暴雨,造成至少60人死亡、近40萬人流離失所。印尼氣象單位指出,氣候變遷是導致此類極端氣候的一大原因。作為全球第五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又是煤炭及棕櫚油出口大國,印尼的減碳成效不彰,變相釀成這場氣候災難。
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即時成立危機應變小組,協助救援隊的疏散工作。長期以來,綠色和平在東南亞地區致力要求各政府及企業正視氣候問題,並透過實況調查記錄實況和供應鏈追蹤,守護雨林以保護天然碳儲庫。過去曾在氣候正義獲得勝利,未來會繼續著重在氣候議題上,與人民站在一起,向當權者施壓,要求政商從依賴化石燃料轉型至發展再生能源,扭轉現今頹勢。

當各界專家不斷提出警告,所謂的「天災」不斷上演,我們若不立即採取因應措施減緩氣候危機,全世界的經濟、社會、人民及生態環境皆會面對災難性的後果,我們不可能容忍世界領袖繼續袖手旁觀。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邀請您為自己及下一代的未來、健康與幸福,許一個新年願望,祝福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並從今天起一同以行動取代無力感,成為推動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