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2 mins

【因為有您!―會員篇】你也可以做到的改變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會員王德愷支持環境工作已有五年時間,從事新聞工作的她加入的契機,是2011年登上船艦「彩虹勇士號」做採訪。她發現,綠色和平與她在意的事不謀而合,那就是如何讓更多人產生共鳴,讓正向改變實現。

對環境工作來說,2016年是充滿挑戰與變化的一年。因為許多支持者共同努力,才能一同督促政府、企業改善政策與法規,並邀請更多人加入從源頭改變的行列!這一年,保護地球的力量,遠及珍貴的北極、海洋與森林棲地。對生活的反思,近及逛街下手購買一件衣服之前,或停止使用一個用後即棄的紙杯。

每一個連署簽名、每一筆熱心捐助,都是關鍵。邁向新的2017年,很高興有機會與一位捐助支持環境工作已經五年的會員聊一聊。王德愷是一位新聞工作者,關切在地環境,也堅定支持全球的環境工作。我們請她談一談她眼中的「改變」是什麼,以及如何在新的一年,促進更多改變發生。

成為綠色和平會員的契機?

2011年我收到邀請,登上船艦「彩虹勇士號」做採訪。第一次發現原來從基隆航行到高雄要這麼久!是我暈船吐的最厲害的一次。

因為這次機會,我近距離看到船上生活,包括女生在船上也擔負粗重的工作。我看到一份精神,就是透過實際的勞動,可能要吃一點苦,真正去實踐。這跟身為記者喜歡去現場、記錄親眼所見,是完全一樣的。就覺得很感動!

哪些環境問題,您最有感觸?

切身相關、生活的議題。比如藉由綠色和平的調查發現,衣服「買得起就買」也不是很環保的事情,還有最近我也關注綠色和平改造舊房子的節能辦公室。尤其上班佔很多人很大部分時間,怎麼做可以讓工作空間更環保、舒適又節能?對企業來說,減少能源消耗等於降低成本,其實是有誘因的。這些議題讓我看到,綠色和平推廣的是每個人隨手就可以做到的改變。

關心切身相關的議題,也讓我反省,我們其實是被這個城市的「方便」寵壞了。住在城市以外的人,往往更珍惜資源,也更愛惜土地。下雨天城市人下班時可能會想坐車,而不是搭大眾交通工具;忘記帶杯子,早上經過便利商店還是會買一杯咖啡。每次被免洗筷被刺到手,都覺得自己活該。晚上泡澡,發覺這不是很省水……

每次收到綠色和平的會員季刊,我就會想起來這些事情。這樣方便的生活,到底是犧牲什麼換來的呢?可能影響的並不是現在,而是下一代、未來的土地,或讓氣候變遷問題更嚴重。我們的方便,建立在犧牲了住在世上其他角落的人的權益。所以,如何讓每個人在生活中做出小小改變,就更加重要。

每次收到綠色和平的會員季刊,我就會想起來這些事情。這樣方便的生活,到底是犧牲什麼換來的呢?
每次收到綠色和平的會員季刊,我就會想起來這些事情。這樣方便的生活,到底是犧牲什麼換來的呢? © Greenpeace

為什麼願意支持全球性的環境組織?

新聞生涯中我曾做過新聞編譯,我發現許多世界各地發生的事,臺灣人可能不知道,或沒有注意。收到綠色和平傳遞的訊息,讓我知道全球的環境議題,看到世界另外一個角落有人需要幫助,而透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可以推廣解決方案。這讓我有深深的參與感。

綠色和平的年報與季刊,都有清楚的重點摘要,讓我知道有哪些環境問題正在發生,我捐的錢又用到哪裡去了。捐款這件事必須捐給信得過的機構,因為親眼所見,還有綠色和平所有經費都是來自個人小額捐款,我覺得是值得信任的。

新的一年,您的期望?

在阻止破壞發生的同時,我想看到臺灣做到了什麼,我們可以一起做什麼。臺灣仍然有正向的力量,有努力的有機農,有企業研發對環境友善的產品,或是創新製程。仍然有人有心、有在想事情,並在這塊土地上付諸實踐。

我因為從事新聞工作,常常在想,怎麼樣感染更多人?我知道新聞觀眾有在進步,但要拆掉的牆也越來越多。拆掉那一堵對立的牆,需要更白話、更有感染力。人的想法、思維也許不同,就算有爭議,還是能找到更多人能接受的角度,那就是正向的精神。

相關標籤:

人物故事

很多臺灣人,像您一樣…

為確保獨立與公正,我們從不接受來自政府或企業的捐款。所有推動環境工作的資源 100% 來自熱心民眾,您的支持對我們無比重要。 我們承諾謹慎使用每分資源,並力行資訊公開透明。您願意加入我們,以幾分鐘的時間,每天 10 元的金額,共同守護我們唯一家園嗎?

我願意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