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報專題】同行十年,共創五十願景
這場由 1971 年開始的環境運動,因為在全球有許多和您理念相同的支持者,選擇與地球同行,守護環境與氣候的願景得以成真。感謝有您的陪伴,一同在臺灣及全球,為守護環境帶來豐碩成果,讓下一代有機會擁有一個更加潔淨、安全、宜居的家園。

- 1971 年:綠色和平首次行動,迫使美國終止安奇卡島核武試爆計劃。
- 1982 年:國際捕鯨委員會最終通過《禁止商業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
- 1991 年:成功簽署《南極條約》,協議禁止在南極開採礦產(至 2048 年)。
- 2005 年:綠色和平推動 30 國於 1997 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是目前國際社會第一個具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排規範。
- 2010 年:綠色和平成立臺北辦公室,開始遠洋漁業專案倡議。

- 2013 年:成功促使臺灣農委會增加禁用 11 種劇毒農藥,超市、量販店承諾優先淘汰使用 24 種表列農藥,食品安全獲得保障。
- 2015 年:號召全球 800 萬人守護北極,臺灣也有超過 16 萬公眾聲援,促使殼牌石油(SHELL)宣布停止在北極阿拉斯加州的鑽油計畫。
- 2016 年:成功推動臺灣修訂漁業三法,改善遠洋漁業管理。

- 2017 年:臺灣與全球 19 地綠色和平行動者串連,向時尚產業倡議去毒,終推動 Zara、H&M、The North Face、Adidas 等 80 個時尚品牌,承諾去毒,占全球紡織業 15%。
- 2018 年:促使臺灣政府宣布全面禁售添加微塑膠的商品;集結超過 12 萬人連署,成功使行政院宣布停建深澳燃煤電廠;並與全球團隊成功推動三星電子(Samsung)承諾於 2020 年在消費市場 100% 使用再生能源。

- 2019 年:完成為期一年的臺灣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將結果交給主管機關,作為環保署規劃清理的重要依據。
- 2020 年:推動臺灣 3 城市宣布氣候緊急;東亞 G3(中日韓)宣布碳中和目標;丹麥全面禁止北海探測、開採化石燃料;促成南極磷蝦業者與環保團體達成協議,擴大南極保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