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守護全球環境,行動帶來改變

守護全球環境,行動帶來改變

綠色和平以守護地球生態為使命,
透過行動、調查研究、倡議、教育等方式,
致力減緩氣候變遷、森林、海洋保育等議題,
邀您一同用行動為環境帶來正向改變!

守護環境,一起行動

本月最重要活動 :阻止塑膠污染危害海洋生態

您可以幫助找回無塑蔚藍之海

大自然中塑膠污染失控,威脅生物與人類健康,民生過度依賴一次性塑膠製品,而消費者缺少友善環境的替代方案、回收成效不佳是主因。

面對淨不完的塑膠垃圾,唯推動「重複使用系統」、源頭減量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本季專案

捐助支持 連署呼籲 響應活動 專題報導

減塑

阻止臺灣垃圾山危機

目標:支持政府在 2024 結束前,投入預算發展重複使用機制

政府長期投入大筆的預算試圖解決垃圾問題,然而現實是垃圾仍越燒越多,因此應投入相應資源強化「源頭減量」,包含以重複使用替代一次性塑膠,避免垃圾淹入自然與居住環境!➜點擊閱讀

減塑

2024年底前通過全球塑膠公約

目標:管理塑膠生產到處理流程,支持重複使用模式,一起終結塑膠污染!

透過制定全球第一個能改變現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為各國及地區設立減塑框架,展開「重複使用、重新填裝」的新紀元,減少地球的塑膠污染危機,讓未來世代擁有更乾淨永續的家園。➜點擊閱讀

海洋

海洋保育我 ✚1

目標:積極制定相關法規、補強制度缺陷,守護全球與臺灣海洋生態

敦促各國政府儘速落實《全球海洋公約》,要求立法院儘速通過海洋保育法,守護臺灣沿近海生態;並訴求各國政府同意,在環評法規完善前暫時停止深海採礦。➜點擊閱讀

海洋

遠洋漁業加速改革

目標:要求政府與企業承諾漁業革新,讓臺灣從強迫勞動清單除名

2020 年,臺灣遠洋漁獲首次遭美國勞動部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原因是臺灣遠洋漁業中系統性的強迫勞動問題依舊存在。 綠色和平將持續運用群眾力量推動海洋環境改善與人權進步。➜點擊閱讀

海洋

失去重要藍碳將加劇氣候危機

目標:擴大聲量,阻止採礦業者與政府推動破壞性產業合法化

深海對於應對氣候變遷至關重要。它吸收並儲存人類產生的 90% 以上的多餘熱能和約 38% 的二氧化碳。 一旦深海的脆弱藍碳系統被破壞,將會加劇氣候危機。您加入的會是國際性企業 BMW、Volvo、雷諾、谷歌和三星 SDI 等、全球 37 家金融機構、 700 多名科學家和漁業界都支持的阻止深海採礦行動。➜點擊閱讀

台灣兩大河川塑膠廢棄物調查

目標:推動塑膠減產寫入聯合國的《全球塑膠公約》

今年研究團隊深入淡水河與曾文溪流域,展開為期半年的淨溪與河川塑膠廢棄物調查,我們希望能夠溯源掌握塑膠廢棄物的品牌、種類與污染分布。同時,我們更爭取研究船艦「彩虹勇士號」來台,接力河口塑膠廢棄物採樣。➜點擊閱讀

生活

免費索取綠色生活行動指南

目標:推廣綠色生活,邁向永續生活,開啟友善環境的每一天,為地球減壓,帶來大大改變

整理從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各個層面可以實踐的環保小行動,落實綠色生活。讓您從最有意願的方法開始,每天小小的改變,就能為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點擊閱讀

生活

免費索取蔬活廚房蔬食食譜

目標:推動少肉多蔬,為您我以及地球的健康把關,透過綠色選擇,吃出永續未來!

蔬活廚房蔬食料理食譜收錄了多達30道素食料理,包含美味健康的酪梨沙拉、櫛瓜;異國風味義大利麵、肉桂捲、餅乾;大人小孩都愛的家常料理。➜點擊閱讀

海洋

免費索取永續海鮮選購手冊

目標:透過更永續的飲食選擇,讓民眾「逐步」實踐滿足口腹與友善環境的平衡。

全球海洋資源因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或環境污染等逐年匱乏。 消費者該怎麼做,才能讓環境維持永續?我們先從臺灣民眾熱愛的海鮮說起。➜點擊閱讀

氣候

RE10x10 企業綠電倡議

目標:邀集臺灣企業承諾轉用綠電,以實際行動減碳

綠色和平於 2020 年監督政府用電大戶綠電條款之訂定,並同步推動 RE10x10 企業綠電倡議,鼓勵企業以 2025 年轉用 10% 綠電為目標,逐步朝向 2050 年 100% 綠電邁進。➜點擊閱讀

環境行動者招募中

透過專業技能,在環境破壞第一現場,為地球發聲

綠色和平自創立以來,堅守和平、非暴力原則,以創意的直接行動,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讓更多公眾關注特定環境議題,進一步帶來改變。
行動者團隊目前分為攀爬隊、水隊,在較難抵達的場域進行任務,表達環境訴求。➜點擊閱讀

請會員留意:綠色和平個人資料保護、防詐騙措施

近期有疑似詐騙集團冒用綠色和平名義

近期有綠色和平支持者反應,疑似詐騙集團冒用綠色和平名義,要求支持者提供其個人資料與銀行帳戶核對。綠色和平十分重視會員與支持者的信任與資料安全,提醒您注意下列情況:➜點擊閱讀

2023年綠色和平全球專案成果

氣候、減塑、海洋、森林環境專案皆有斬獲

綠色和平推動各地政府與企業正視氣候正義、淘汰化石燃料、落實源頭減塑;更以生態調查、科學研究為基石,為亞馬遜森林擋下重機械破壞、促成聯合國制訂《全球海洋公約》帶來海洋新希望。➜點擊閱讀

2023年綠色和平臺灣環境專案成果

氣候行動、限塑政策、海洋保育、環境教育皆有斬獲

2023年,綠色在臺灣推動政府與企業加速減碳工作與再生能源發展;從源頭減塑,減少塑膠危害;大力呼籲三讀臺灣海洋保育法與遠洋漁工人權;並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學習資源,讓環境教育扎根更深。➜點擊閱讀

氣候

現今全球面臨哪些風險?

全球風險報告:氣候與環境危機上榜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23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氣候行動失敗」將主導未來十年全球風險,並提醒儘早做好風險管理的準備,才能為地球與人類建立韌性的未來。➜點擊閱讀

減塑

百座垃圾山,減廢哪裡出了錯?

全臺至少有 100 座堆積著廢棄物的「垃圾暫置場」

全臺各縣市至少出現一處,其中有 60 處垃圾暫置場距離學校不到 2 公里,還有 8 處垃圾暫置場鄰近水源保護區。新竹的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表示,「早在 2019 年時,新竹垃圾山便已造成當地水污染風險 ➜點擊閱讀

減塑

《全球塑膠公約》第四輪會議

全球逾 80% 民眾支持塑膠減產

這份擬訂中的公約應該納入綠色和平所倡議的「塑膠減產75%」、「重複使用」以及「重複填充」,才能解決塑膠污染爆炸性成長的問題,在這個世代終結塑膠危機。 ➜點擊閱讀

綠色和平 2023 年 5 大船艦行動

捍衛環境不畏強權

2023 年,綠色和平航駛「彩虹勇士號」、「極地曙光號」及「見證者號」深入全球各地,調查遠洋漁船作業、捍衛太平洋島民人權、並向化石燃料業者直接倡議,陸續取得重大成果 ➜點擊閱讀

我們力求有效且縝密的全球倡議行動,守護急劇惡化的環境氣候與靜默無聲的生態。

我們力求有效且縝密的全球倡議行動,守護急劇惡化的環境氣候與靜默無聲的生態。

調查

以科學為本,我們專業的團隊和實驗室,透過嚴謹的研究,呈現環境危機的事實和證據。

記錄

親身走到環境破壞第一現場,於前線報導實況,推動環境資訊透明和民眾知情權。

揭露

揭露傷害環境真相,無畏無懼,向破壞環境者問責,帶動公開的社會思辯。

行動

秉持和平、非暴力原則,運用創意行動引起公眾關注環境議題。

倡議

積極與社區、政府及企業溝通對話,以達致對環境有利的政策和解決方案。

我們的船艦

自 1971 年成立以來,船艦一直是綠色和平的核心標誌。它將綠色和平成員帶到環境危機的第一現場,見證北極融冰的過程、遠洋非法捕魚的實況;它幫助我們深入海底,進行科學考察任務;它也幫助我們直接行動,攔截阻止海上鑽油船等。

目前,我們擁有四艘覆蓋全球的船艦,請聽聽來自前線船員的故事:

#守護海洋 #全球海洋公約
海上執行任務時,發現到更深一層的危機...

極地曙光號
彩虹勇士號

環境專案成果匯報

環境專案匯報及成果分享

作為捐款人,你可以透過我們每月的會員電子報,掌握綠色和平專案的進展並提供反饋。每年第二季出版的組織年報,也讓你清楚了解捐款用途與分配,得知資金投入哪些具體工作,達成哪些環境成果。一般公眾也可透過訂閱電子報,掌握全球環境焦點議題。

財務管理公開透明

我們的帳目管理,都由獨立的財務部門負責,每年必須由獨立第三方會計師核實,國際綠色和平的內部稽核人員也會定期進行區域內部審核,確保組織運作得宜,善款用得其所。

我們遵守臺灣《公益勸募條例》規範,依法每年更新勸募計畫、字號與公開徵信。國際綠色和平力行資訊公開及建立問責機制,不定期安排全球各地辦公室內部審計,並接受會員及公眾的監督。

綠色證言

綠色和平因為每一位關心環境的公眾、名人、捐款者的支持,而走到了今日。
有您同行,地球得以持續往美好前進。

2023減塑大使

謝怡芬

「邀請你一起支持 《全球塑膠公約》,讓我們一起對『一次性塑膠』說不!從今天開始只要我們願意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減少塑膠製品,每天都試著減少一個⋯ 一天一點,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就能做出巨大的改變。」

演員

李李仁

「希望大家可從自己開始做起,盡量對地球友善,不要忘記我們現在踏的每一塊土地、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地球給予的。每個人只要以身作則,對地球都是一種幫助。」

電視節目主持人兼作家

謝哲青

「難道我們因為支付得起金錢,就能無限地使用能源,擴張發展嗎?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用更溫柔、文明的方式去面對環境問題,而不是單向粗暴的解決。」

電影編劇和導演

王小棣

「環境問題難免讓大家有無力感,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可是只要繼續努力,只要每個人一起努力調整生活方式,不嫌麻煩去多做點什麼,再少一點享受,都會是好的。」

臺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

金磊

「社會有在改變,大家有越來越知道保育、塑膠垃圾問題,只是那個『知道』的時間和步調,有沒有辦法跟上?我們想推廣海洋保護區,也會擔心到真的做到的時候,會不會來不及了?」

感謝您訂閱,請至信箱確認!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