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新聞稿 海洋
3 mins

海保區竟成海底垃圾場 綠色和平世界清潔日呼籲政府立即推出《海洋保育法》

作者: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

綠色和平在世界清潔日的晴朗週日,與共計56位志工,在海洋保護區同時也是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海域淨海,總計清出422公斤海底垃圾,其中以漁具、寶特瓶等佔多數。本應是乾淨復育資源的保育區,卻在海底約莫有一個足球場大的面積,清出驚人垃圾量。

【2021年9月20日臺北】綠色和平在世界清潔日的晴朗週日,與共計56位志工,在海洋保護區同時也是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海域淨海,總計清出422公斤海底垃圾,其中以漁具、寶特瓶等佔多數。本應是乾淨復育資源的保育區,卻在海底約莫有一個足球場大的面積,清出驚人垃圾量。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疾呼「海底垃圾場就在海保區,證明現行法規失靈,當中沒有訂明後端管制的條文。我們呼籲立即推出《海洋保育法》草案,納入健全的設計與管理措施,海保區才不致淪為海洋垃圾場。」綠色和平也呼籲地方與中央相關機關像基隆市政府與海保署,應該跨部會研討有效管理既是海保區,又是水產保育區的這片海域,否則恐難有效復育保護標的。」

此次綠色和平淨海團隊在八斗子一帶清除海洋垃圾,所有志工兵分陸海空三路,連同教練也在其中的7位潛水志工,從碧砂漁港出發,至海洋大學防波堤外,水深約10-20米處的海保區海域,潛水清理海底垃圾,共計有廢棄漁具(含漁網、浮球、籠具、釣具等)、寶特瓶、生活類和微小塑膠片(2.5 x 2.5 cm,約十元硬幣大小)等。其中 漁具類佔最多數,約117公斤,漁網類在廢棄漁具中佔最大宗。寶特瓶因較輕,重量約56公斤,數量卻大約超過2000支!這些都是威脅海洋生態的破壞因素。

此外,也有基隆市沿海漁船協會的林新永船長,號召前來淨海的25艘漁船、共35位漁民,從深澳象鼻岩到基隆嶼外海打撈水面垃圾,並且開漁船協助搬運垃圾,一起清潔海洋,對此,林新永船長表示「這次漁民願意出來支持這個活動,表示垃圾對漁業造成很大的傷害,魚會誤食,對人類就有傷害。海洋垃圾我們漁民大部分都很重視,都有保育觀念。2014年我發起基隆市沿海協會的漁船大家一起做,第一次出動40多艘,撿了一、兩噸回來。」

潛水志工下水清除廢棄漁網或其他垃圾等作業,同時進行拍攝紀錄並清除,較小的垃圾蒐集至洋蔥網袋,大型廢棄物使用水面浮具標記位置,再由漁船前往將廢棄物拖回八斗子漁港,交由岸上人員進行廢棄物的分類及統計。用了第二支潛水氣瓶,總共在海底撿超過一小時垃圾,不少志工表示好像永遠撿不完,潛水志工凱平則表示「一望無際的寶特瓶海,這些垃圾量一天不可能清完,讓我們蠻震撼的,海洋保育是我們全民的責任,這些也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我們在保育區內完全沒看到生物,覺得很諷刺,保育區都是垃圾。」

岸上,10位志工,在八斗子岸置中心前協助整理、清潔這些海上垃圾,撿獲的垃圾塞滿一整輛小卡貨車,垃圾種類更是五花八門,包括2000多個寶特瓶和瓶蓋,廢棄漁具等,其它也撿到燈管、書包和輪胎,還有一些令人納悶為什麼會出現在海裡的垃圾,前來支援地面志工的薛紹芸說:「這次撿到的垃圾又多又雜,原本應該是讓人享受自然、復育資源的海洋儼然成了大型垃圾場,更有很多令人意想不 到的垃圾跑到海洋,垃圾的旅程足跡不僅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也正傷害環境。」

 

附註

 

垃圾種類 公斤/(數量)
漁具一(浮球、籠具、釣具、繩索等) 30.3
漁具二(漁網、拖網) 87.1
寶特瓶 56/約2150個
塑膠碎片(塑膠袋、塑膠製品) 61.3
其他(不含以上,如金屬、玻璃瓶等) 187.7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