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新聞稿 減塑
4 mins

買蔬果變買垃圾? 超市塑膠年用量超過18億件急需減量

作者: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

臺灣民眾過去10年間到超市購買生鮮蔬果的頻率增加45%,綠色和平與成功大學團隊共同調查,發現每年來自超市十大類商品就製造至少18億件、大約1.5萬噸塑膠垃圾[註1],可以塞滿約4,443輛垃圾車。其中「蔬果」的非必要塑膠包裝比例最高,以超市販售的四入蘋果為例,包裝共使用4個緩衝包材與1個塑膠袋,最終都會成為消費者必須自行處理的垃圾;而整包販售的蔬果也形同強迫消費者購入不少包裝,並負擔當中的成本。

十類商品減塑潛力8千公噸 包裝販售徒增垃圾

根據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林心恬助理教授團隊調查,綜合經濟部與農委會等數據調查蔬菜、水果、瓶裝飲料超市年銷量超過7億件,若能從蔬果品項少用塑膠包裝,就有顯著的垃圾減量效果。林心恬認為,「超市市占率高,減塑潛力大」,並建置模型推估透過減量(Reduce)、循環(Return)、自備容器(Refill)等策略共可減少垃圾量約8,270公噸、相當於16,541場淨灘垃圾量,也能帶來近5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效果。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指出,超市通路高達9成生鮮商品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註2]、用完就丟,超市每年銷售上億件蔬果就同時製造上億件垃圾,需要政策介入及通路業者投入改善;若政策規範或超市自主改為裸賣,對於減少臺灣整體垃圾量與碳排放都有正面效果。

包裝約佔成本一成 祼賣抗通膨

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的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也指出,過量包裝的販售手法雖提高通路銷量,卻可能會使商品成本增加約5~10%,最終都將轉嫁給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包裝可說是『經濟實惠』,一方面能替消費者省錢,另一方面則是減少大量垃圾」,業者沒有道理不支持。此外,從大型超市或水果專賣店觀察到水果禮盒繁複的包裝,也是不利環境保護的一種包裝方式;消費者不僅花費金錢買了包裝、水果亦恐遭偷斤減兩之虞,更間接作了環境殺手,這部分亟待政府相關單位納入管理、管制,以友善環境。

立法委員王婉諭表示,聯合國正研擬「全球塑膠公約」,將從源頭開始規範塑膠產品從生產、消費到棄置的整個週期。國際已有許多零售通路的塑膠包裝管理案例,反觀臺灣通路的蔬菜、水果尚無裸賣指引,這是減塑措施相當重要的一環,像是疫情期間推出的蔬菜箱都能做到裸賣,能夠減少包裝人力與塑膠垃圾。王婉諭建議環保署可用政策補助,鼓勵業者開發新的包裝與配送模式,逐漸朝向包裝減量與最終裸賣目標,也可搭配綠色消費環保集點,讓消費者更支持裸賣。

立法委員蔡壁如也指出,塑膠包裝應入法管制,疫情不該是塑膠用好用滿的藉口,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 21 條,環保署可針對不利環境的一次性塑膠包裝,擬訂減量目標與長中短期的禁用以及減量對策。同時,生產、焚化塑膠也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已提案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訂下長期限塑目標,分年分階段減用塑膠。蔡壁如認為,短期可以從超市、量販通路開始試行蔬果裸賣,逐步減少塑膠包裝體積或層數,就能同時達到減塑與減碳效益。

超市蔬果裸賣已在全球推行,法國於2021年頒布蔬果裸賣法規,依照蔬果的特性及容易耗損的程度,列出可優先去除包裝販售的30種蔬果;香港百佳超市也計畫在50間門市設置蔬果裸賣專區,超市裸賣成為減塑的必然手段。長遠而言,政府必須檢視一次性塑膠全生命週期所產生的衝擊,從生產、設計、銷售到最終處理制定規範,唐安指出,「減少塑膠包裝不僅是解決塑膠危機,更是減少產品碳排放、減緩氣候危機的必經之路。」

附註
[1] 若將超市和量販這兩種通路總和計算,十類主力商品(水果、蔬菜、雞蛋、米、瓶裝水、瓶裝飲料、瓶裝牛奶、沐浴洗髮用品、洗衣精、清潔劑)一年塑膠包裝用量約為31,025公噸,至少有36億件塑膠包裝
[2] 2021年綠色和平實地調查超市與量販店塑膠包裝的使用狀況,生鮮產品使用塑膠包裝比例高達九成,請見超市減塑走歪路 變質增量阻回收

點此下載報告摘要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