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臺灣漁市常見魚類體長皆縮水!食魚文化危在旦夕,綠色和平要求 3 月送審《海保法》
綠色和平今(09)日舉辦「下一代,魚季猶存?」記者會,公布六種臺灣漁港常見魚類體長調查[1],指出白腹鯖、黑喉、竹筴魚、日本馬頭魚、盤仔,以及白鯧皆有高達七成未達成熟體長[2],其中白腹鯖、黑喉、竹筴魚更有超過 97% 未達成熟體長即被捕撈販賣,長期而言,恐造成魚越來越少且小,甚至導致族群快速崩解,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與臺灣珍貴的食魚文化。綠色和平及團體代表今在行政院門外直接要求行政院代表承諾月底前送審《海洋保育法》。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表示「我們發現漁市販賣的六種常見魚種,大部份都是未達成熟體長,代表魚種在青少年,甚至幼兒時期已經被捕撈,除了使海洋生態枯竭,魚種絕子絕孫以外,漁民及魚販亦因幼魚價格低賤而影響生計。聯合國上週已通過《全球海洋公約》,確保全球將於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海洋,然而臺灣的《海洋保育法》卻仍卡在行政院,因此,漁民、環團及大海都不能再等,要求行政院立即正視無魚危機,這個月內送出海保法草案。」
文章目錄
以今昔魚販呈現魚種體長變化 過度捕撈導致成魚銳減
臺灣位處西太平洋中心,漁業資源豐富,如今卻面臨過度捕撈與海洋環境惡化等多重挑戰。為了解市場販售魚種的成熟狀況,綠色和平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於年初共同進行臺灣常見魚種體長調查,期間走訪基隆、宜蘭、高雄、屏東等漁業大城,累計蒐集 1,716 筆有效數據,並將大小與成熟體長進行比對。
合作調查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何宣慶博士指出「這次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高雄前鎮漁港調查時所看到的小白鯧,很多都是半個巴掌不到就被抓了起來,這對於永續漁業或魚類生態都是相當不好的作法,而我們目前卻沒有什麼規範可以進行管理。此外,這次的研究限制包含資料量不足或格式不一,難以搜得成熟魚種的跨年度體長報告,甚至必須借用其他地區的資料,這也更顯《海洋保育法》當中提及的加強海洋科學監測的重要性,以獲取目前欠缺的魚種資料,減少小魚被濫捕的機率,確保整體海洋資源的持續發展。」
環境法律人協會郭鴻儀律師則表示「從 2019 年《海洋基本法》通過至今,海委會依然是事多卻沒有被賦予更多法律上權力的機關,而海洋基本法所追求雜亂的諸多立法目的,本來應當著重在深化我國海洋國家的特色,從社會、經濟、生態、文化面保護我們的海洋,但行政院現在率先推出的海洋法草案居然是海洋產業創新條例,從立法目的,完全看不出任何保護海洋的重點,甚至是大開海洋開發的門戶。於此,呼籲政府無論從環境基本法或海洋保育法,生態保護應優先於經濟發展,海洋保育法必須及早完成立法,以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並確保生態系統不被破壞。」
休閒娛樂船船長王銘祥則表示「我從小在基隆長大,從事漁業工作 20 多年,過去那些年讓我真切感受到漁業資源的枯竭,為了兼顧生計與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後來決定轉型為潛水教練,期盼留給海中生物足夠的孕育下一代的時間,讓魚兒長大、成熟。身為船長多年,我相信《海洋保育法》的多項措施將能有效保護海洋環境,亦可讓漁民擁有穩定漁獲來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臺灣需要《海洋保育法》 勿葬送豐富漁業資源
隨著海洋生態危機愈趨明顯,劃設保護區的呼聲逐年攀高,鍾孟勳補充,當更複雜的《全球海洋公約》都已順利完成,臺灣政府相對簡單的本土立法不斷拖延,原承諾去年年底送審《海洋保育法》一直跳票,忽視在國際會議上的承諾[3],行政院要立即將法案送進立院,加強管理魚群的生態棲地、改善過度捕撈現況。
附註
[1]綠色和平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期兩個月的漁港調查分析結果:
魚種 | 樣本數量 | 未達成熟體長之比例 |
白腹鯖 | 84 | 100%未達成熟體長 |
黑喉 | 685 | 99%未達成熟體長 |
竹筴魚 | 144 | 97.9% 未達成熟體長 |
日本馬頭魚 | 61 | 85.3% 未達成熟體長 |
盤仔 | 568 | 82.2% 未達成熟體長 |
白鯧 | 174 | 77% 未達成熟體長 |
[2] 成熟體長,亦稱為 50% 性成熟體長(Lm50):當族群中 50 %的個體都達到成熟時,其體長即為該魚種的 Lm50,以作為評估族群健康以及漁業管理制定的參考基礎。
[3] 去年臺灣政府在帛琉主辦的第 7 屆『我們的海洋』(OOC)大會上明確承諾要通過《海洋保育法》,然迄今承諾都無法兌現,有關政府承諾可見該文件 p.23 倒數第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