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媽祖遶境林園工業區 綠色和平創意行動呼籲檢討四輕擴建
綠色和平今天抬著一尊高達3.5公尺高的媽祖,倡議11月底即將在韓國釜山進行第五次《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會議,東亞地區減塑進程將成為世界的焦點,在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舉辦一微型遶境。
【2024年10月29日 高雄】綠色和平今天抬著一尊高達3.5公尺高的媽祖,倡議11月底即將在韓國釜山進行第五次《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會議,東亞地區減塑進程將成為世界的焦點,在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舉辦一微型遶境。全長約4公里,行經中油石化事業部、四輕、台塑等臺灣重要石化及塑膠生產工廠,以創意遊行形式,表達在全球熱議塑膠減產,石化產能過剩的當下,臺灣也應該通盤檢視石化產業擴張的必要性。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莊筱庭表示「塑膠有99%來自石油跟天然氣,這是不少人會忽略的事實,我們來到林園工業區就是想點出這個事實。我們呼籲臺灣政府,尤其是行政院、經濟部和環境部,應盡快檢討臺灣石化以及塑膠製造產業的需求。尤其今年核定四輕擴建,和淨零減碳目標自相矛盾,也跟不上國際減塑腳步。我們期待臺灣政府再度成為東亞領頭羊,淘汰一次性塑膠、設定重複使用目標的政策,展現成為減塑典範的企圖。」
遶境隊伍出動近40名行動志工,拉著「四輕擴張,神明嘸愛」標語,以看顧著臺灣人民、香火鼎盛的民間信仰媽祖為主神,並有「塑膠減產」、「停止擴建」等令旗在兩旁,兩只大號「無杯」的擲筊,象徵石化擴張,媽祖也搖頭的意涵。為此,綠色和平表示,事先到林園區周邊的媽祖廟上香詢問,擲筊得到聖杯才進行這個創意遶境行動。
分析[1]指出,近年全球石化產能過剩,亞洲已出現結構性的供應過剩,利潤持續偏低或是成為負值,全球近24%的乙烯產能面臨關閉風險。在臺灣,石化業依然以生產大宗泛用塑膠為主,以四輕為例,主要製造乙烯,然而根據中華石油化學工業2024年報顯示,過去10年臺灣對乙烯的需求量,從2019年後持續下降,近2年的減幅尤其顯著。臺灣乙烯的產能利用率在2022、23年降低到82.9%、66.9%,下降的幅度,對比全球在2023年下滑到82%,還來的更嚴重。但是,行政院卻於2024年初核定了四輕更新的計畫,預算1062億元,預計擴大新建乙烯年產能 100 萬公噸之輕油裂解工場。
莊筱庭指出「從國際到在地,都顯示石化產能過剩,供過於求,石化產業也增加塑膠垃圾和環境汙染,加劇氣候變遷,造成你我和下一代的負擔。因此,四輕到底應不應該擴建,政府應該要有更全面的評估和審核機制,像是工安和環評委員會,以及園區人員就業需求和輔導轉型等相關措施,都應審慎以對。」
《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源起於 2022 年 3 月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要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解決全球塑膠污染,被喻為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重要的國際環境協議。前四次談判已在不同國家舉辦,表定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談判協議,將於11月25日到12月1日在韓國釜山舉行。預計呼籲石化產業停止擴張,塑膠全面減產,將是談判桌上與場外倡議重點。
附註:
[1]根據 Wood Mackenzie 的最新研究,全球乙烯產業多達 24% 的產能目前面臨永久關閉的威脅。此外,Wood Mackenzie 煉油與化學品研究副總裁Alan Gelder也指出,近年由於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和以巴衝突,造成經濟衰退和產能嚴重過剩,該行業正面臨多重挑戰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