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航行,海洋縮影:11 位自然攝影師眼中的海洋世界
鯨魚縱身飛躍出水面,企鵝群聚如雲,漫長等待之時靈光一閃,怒濤因而撫平,止水由此掀動。6 月 15 日是北美自然攝影協會為推廣攝影、促進保育而設的自然攝影日(Nature Photography Day)。11 位隨綠色和平船艦進行近一年「守護海洋之旅」的自然攝影師,選出心目中的 Ocean's Eleven,分享在技巧與構圖之外,一圈又一圈情感漣漪。
2019 年 4 月到 2020 年 4 月,整整一年間,一趟從北極到南極的驚險旅程,凝聚了數以百計科學家、記者、綠色和平專案成員與 13 位世界頂尖攝影師,向海洋出發,記錄全球海洋面臨的各種威脅。這次「守護海洋之旅」是綠色和平推動聯合國加緊於談判桌訂立全球海洋公約,從而建立海洋保護區橫跨藍色星球的專案之一。
這絕非易事,每個參與旅程的團隊,都要在船上度過與巨浪、惡劣天氣、非常環境共存的幾星期。以下由一眾得獎攝影師挑選他們旅程中的最佳作品,並細說相片背後的故事。
文章目錄
北極 Denis Sinyakov
我們花了一個月環繞挪威斯瓦巴群島(Svalbard)巡航,卻依然記得旅程首幾天,在巨大達布林冰河(Dahlbreen glacier)旁的一個峽灣下錨。船艦循著錨鏈緩緩飄移,我則站上甲板埋首拍攝數小時。因北極時值仲夏,即使夜深尚有光線繾綣。紋風不動的浮冰與巨大冰山交錯,波平無瑕的海面教我著迷。我按了不下數十次快門,還是欲罷不能,大自然看來脆弱而又殘酷,顯得超凡脫俗。
翌日開始下雪,以為熟悉的景象頃刻驟變,冰河消失蹤影。我們坐上小艇,逾越浮冰,猶如置身我最喜愛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電影場景。方向顛倒,時間靜止,突然我們看見了海象一家,在巨大浮冰上駐足歇息。這張照片依然在我心間──記那夜寧靜海洋、墨落乳白水色的海象。
北極 Will Rose
又回到家了。
綠色和平「守護海洋之旅」快將啟程之際,我獲邀加入這趟破天荒從北極到南極的航行。即使剛完成另一案子而筋疲力竭,滿心期待久違的假期,我還是答應了。自 2009 年起,每個夏天我都會到訪北極,紀錄氣候變遷的衝擊,卻從未如此深入極北冰緣,使我急不及待。
不過 48 小時前,我還在倫敦劇院與家人觀看演唱會,如今撲面而來的只有凜烈的風寒效應(wind chill factor,指在冷風中,皮膚感受到的溫度較實際氣溫低),彷彿置身零下攝氏 48 度,一股滿溢的憂傷卻揮之不去,椎心刺骨。關於野生動物何時露面的情報滿天飛,有指鯨魚在南端出沒,有指北極熊在斯瓦巴群島附近現身,當下所見卻只有頑強的暴雪鸌(northern fulmars,中型海鳥)凋零活著。彷如死寂。我心想,我見證著北極消亡。
我挑選了一張眺望者(watch keepers)的照片,他們是船艦的眼睛和耳朵。即使傷逝時代也有歡快時刻,我知道很多船上伙伴也經歷類似的情緒與失落感,卻同時為午夜太陽下踏足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Esperanza)的艦橋(bridge),穿梭冰川永恆變幻之景而無比感恩、榮幸。相片中你看不到的是,船隻因趨近冰緣而晃動時的笑聲與樂韻。在這個獨一無二的工作環境,堅固的友誼與感情就這樣煉成。若把 2009 年起於希望號上工作的日子加起來,我已在北極度過一年之多,而它永遠是我的家。
北大西洋 Kajsa Sjölander
那是我們待在船上的最後一個早晨,卻發現一艘西班牙延繩釣船(longliner)正在強行拖曳鯊魚。看見美妙生物(且對海洋生態系統舉足輕重)被拖出大海,牢牢嵌於大鐵鈎,不可能逃出生天,使我情緒一湧而上。身為攝影師,我看盡世態萬千,但舉機拍攝這張照片時還是不禁落淚。
當日浪濤洶湧,我們的行動統籌小心翼翼評估風險,最終決定派出橡皮艇駛近漁船,亦是我們唯一拍攝影像、把未受保護公海上各種可怕行徑公諸於世的機會。內心愁緒、激增腎上腺素與四濺水花交織下,我們總算成功靠近,拍下驚心動魄一幕。
那艘漁船還有一條逾 40 哩長(約 64 公里)、繫上數以百計鐵鈎的延繩,意味我們當刻只能捕捉到龐大工業捕撈實況的冰山一角。這種破壞性漁業,正好證明目前全球海洋管理系統一塌糊塗。我們急須全球海洋公約,從而建立橫跨各地的海洋保護區網絡,給予鯊魚等海洋物種一個復原機會。(延伸閱讀:《鯊魚遇襲:過度捕撈和缺乏保護》中文報告)
北大西洋(失落之城)Bárbara Sánchez Palomero
他是希望號的二副 Han Bum,當時我們正從亞速爾群島(Azores)駛往牙買加。這是我隨船拍攝的「處女作」,但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船員初次見面,已發現某種因共同性格及關注議題而生的獨特連繫。
Han Bum 是其中一員。當時我拍攝了他的工作日常好幾天,每次都是笑容滿面,於是對他說「認真一點!你可是老大呢!」這張照片就此誕生,也成為整趟航程我最喜歡的人像作品之一。
自由攝影師的身份,給予我一個觀看事物的獨特角度。看著整隊船員為了記錄亞速爾海山風光,不惜乘坐小艇投奔怒海,使我猶如置身電影時空,最終收獲壯麗畫面,就是大伙兒苦盡甘來的慶功時刻。那時我真正明白到這趟旅程往後對地球的意義,但我還是喜歡這張照片:記載了守護海洋專案背後的人心與熱誠。
馬尾藻海 Shane Gross
深夜,大西洋公海中央,我們展開水深 100 英呎(約 30 公尺)的黑水(blackwater)潛行,才能得到這個美妙的背景效果。每次潛行尾聲,我都會預留氧氣瓶內小量空氣,希望遇上飛魚(flying fish),一種會飛翔的魚,多麼瘋狂、性格的結晶。日間你無法靠近牠們,夜間點燈卻會引來牠們趨光覓食,很高興能夠拍下這張微距寫真。
亞馬遜珊瑚礁(法屬圭亞那)Pierre Baelen
那是第一次有潛水員親身探索這個海底 130 公尺的獨特生態系統「亞馬遜珊瑚礁」。我很榮幸能夠每日隨行,穿越法屬圭亞那的強勁水流與凶險水域。每天早上,我會加入一起自由潛水,嘗試在他們邁進水深 20 公尺前捕捉微妙瞬間。經過 10 日以來約 10 次嘗試,我終於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定格他們遁入亞馬遜珊瑚礁深水區之前的「無重狀態」。
南大西洋 Tommy Trenchard
這張照片記錄了非洲南部海岸外海,一條鯊魚被一艘延繩釣船拖曳上船的情景。由於鯊魚未獲當局列為「目標物種」(target species),因此不受捕撈限額規管,猶如為漁船開放殺戮大門。鯊魚最珍貴部位,固然是某些國家視為珍饈的魚鰭,其他部位亦分別用作肥料、美容產品等,每年估計約有一億條鯊魚被活捉、獵殺。(延伸閱讀:現場直擊!每年獵捕上億鯊魚的真相)
這照片是經歷無數小時冒著橡皮艇顛簸起伏,守候延繩釣船一旁的成品。很多時船員收回空空如也的鐵鈎,看似一切平靜,突然就有鯊魚在電光石火間被拖撈上船。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保護攝影器材閃躲洶湧巨浪,卻要隨時準備在鯊魚現身時定睛拍攝。我們記錄到有部份漁船捕獵的鯊魚數量,是所謂「目標物種」的 4、5 倍。目睹鯊魚在釣線尾端無助掙扎,終被船員以利刀刺進脊髓了結性命,無論多少次,感受從不好過。
維瑪海山(南大西洋)Richard Barnden
我在海上生活廿載,到過世界各地潛水,但也無助應付「咆哮 40 度」西風帶(Roaring Forties)的公海。回想我們花上 5 天才到達目的地,那些日子實屬不可多得的團隊凝聚時刻(team building)。
高達4公尺的湧浪(swells)不停拍打,船身有時甚至傾斜達 40 度,令晨早沖泡咖啡或返回艙房等簡單任務都變成挑戰。船上有人幾乎不吃不喝,或沉默不語足足 3日,而航程依然繼續。我們終於抵達非洲大陸向西 500 哩的維瑪海山,展開研究。(延伸閱讀:幽靈漁具:潛行海洋的死亡陷阱)
我心跳加速,壓力飆升,渾然不知接下來的遭遇:那裡有鯊魚嗎?我們會發現「鬼網」覆蓋海山峰頂嗎?水流有多湍急?
當我們沿著繩索緩緩下潛,一群黃條鰤(yellow tail)環游幾圈作歡迎儀式;終於抵達山峰,輪到一隻特里斯坦岩蝦(tristan rock lobster)「擺駕」恭候。若說我有夢寐以求的作品,這張便是了。
南極 Christian Åslund
這是一條重達 30 噸的座頭鯨,在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岸邊覓食期間擺尾拍打海面的情景。當時希望號在帕默群島(Palmer Archipelago)向北前航,忽然有一群座頭鯨倚傍著我們很久很久,同時不停躍身擊浪 (breaching)。接近90% 身軀難得躍出水面,你才真正明白這些龐然大物的威力。我從事野生自然攝影 22 年,卻從未遇過這般的躍身擊浪,呈現大自然浩瀚之美。(延伸閱讀:【世界海洋日】海洋新希望,座頭鯨強勢回歸)
南極 Andrew McConnell
自從這艘「運搬船」(reefer)首次駛進南極海域,我們已經於南奧克尼群島(South Orkney islands)對出水域密切監察 24 小時。這些冷凍貨船透過大多不受監管的「海上轉載」(transshipment),從漁船接載漁獲,造就漁船無了期逗留海上,不斷捕撈作為南極生態系統血脈的磷蝦。
綠色和平行動者當時準備登船,檢查船上的健康與安全標準,以及漁獲的種類。簡報會上,團隊眾人被告知潛在風險,卻無人退縮,讓我有幸親身見證傳頌已久的綠色和平直接行動。
在運搬船尚未意識發生何事之際,我們的兩艘橡皮小艇加速駛近,3 人小隊立刻攀爬繩梯,登上船尾。當時氣氛介乎興奮與緊張之間,因為船員開始聚集甲板,慶幸他們態度尚算友善,堅拒接受調查,但承認漁獲當中包含魷魚,證明它們確實涉及未規範的捕撈,亦為我們後來發表報告要求漁業變革提供強力佐證。
南極 Abbie Trayler-Smith
暫別家人、飄泊海上 6 星期,其實並不好受。上船第一天,我們就由早上7時開始工作,揭幕任務是船隻「大掃除」,接著出動橡皮小艇 2、3 次蒐集科研樣本,亦通常要修葺照片至夜深。最終是一次長達 43 日的值班,總括而言充滿喜悅,但過了 3 星期左右,我因為惦掛 9 歲的兒子而崩潰。
其實我內心一直掙扎是否接受這份夢幻差事,畢竟我從沒離開過兒子身邊那麼久。結果是他說服我要欣然接受:「媽咪,拍攝企鵝、拯救地球,是畢生難忘的經歷,你要去啊!」那一晚我坐下來編輯當日的作品,心裡想著我的兒子,企鵝則伴著我的靈魂暢泳。
船上的科學家竭力研究企鵝,因為牠們是南極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望著企鵝使我妙想天開,拍照此刻亦是快樂滿載。我在南極找到川流不息的幸福時光,一浪接一浪,而它需要我們加以珍惜。(延伸閱讀:【世界企鵝日】企鵝點點名,在南極消失的蹤影)
千百張海洋紀實,旨在啟迪觀眾親歷其境,沉思於這片覆蓋七成地球之藍;稀有物種與珍貴生物多樣性曝光,亦是不同科學研究與海洋談判的重要「呈堂證供」。看過自然攝影師的心聲,誠邀您一同推動全球海洋公約,並支持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工作,與他們一起留住海洋美態。
延伸閱讀:
- 從北極到南極:保護海洋之旅
- 全球海洋保護區:2030 年實現保護 30% 海洋
- 全球海洋公約:需要知道的5件事
- 【世界海洋日】藍色復原之路,海洋未來何去何從?
- 【世界海洋日】重建地球的復原力,海洋保護不能等
- 5 個海洋危機,1個拯救機會:海洋、氣候如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