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韓國海廢治理借鏡
專訪韓國海洋廢棄物研究機構OSEAN專家洪善旭
臺灣和日本、韓國一樣,面臨嚴重的海廢問題。韓國海廢專家洪善旭來到澎湖,實地觀察到嚴重的海岸垃圾問題,分享治理海洋廢棄物的經驗。
今年 4 月,綠色和平在澎湖舉行快篩工作坊,邀請來自日、韓的海洋廢棄物專家一同交流。兩年前,日本水資源專家金子博創建的「快篩」調查方法傳至韓國。在韓國大力推廣、發展的團體,就是研究機構OSEAN(Our Sea of East Asia Network),並藉由監測數據,促成漁會、公部門與公民團體以處理漁業廢棄物為目標,定期討論。
以下是綠色和平與韓國海洋廢棄物研究機構OSEAN專家洪善旭的訪問。
綠色和平:「快篩」調查方法有何重要?
洪善旭:對於想減少海洋廢棄物的管理者或是地方政府團隊而言,「快篩」是很有幫助的工具。首先是很有效率。這個方法能協助了解大量的廢棄物是怎麼出現在海灘上的,幫助我們找出哪個地點的污染最為嚴重,同時,也有助於預估需要投入的清理預算,協助制定每年或每月的海洋廢棄物管理計畫。
在韓國,我們試著將這項工具介紹給地方政府,推廣到全國。藉由中央與地方政府職掌調查、分析並透過視覺方式呈現數據,可以快速了解狀況。這個方法特別適合政府管理,勝過以個人或是志工為基礎的行動。

綠色和平:視覺化的評估方法是否可靠?
洪善旭:在韓國,很多人都問我們為什麼不使用空拍機來估算海洋廢棄物的數量?大家都傾向於相信新興科技。
我們測試過使用空拍機來估算海洋廢棄物的數量,我們將測試高度訂為 30 公尺高、15 公尺高,拍了很多照片,收集廢棄物的種類、數量等資訊。但是空拍機只能辨識出比輪胎還要大的物體,對於大型物體或是嚴重污染區域,空拍機可以輔助。但空拍機無法偵測小型物體,所以我們無法採用空拍機做為研究方法,而必須親自前往海岸地區,用肉眼估算廢棄物數量,這套視覺評估方法遠比空拍機精確許多。
綠色和平:不同調查員會不會造成差異?如何確保快篩收集的資料可信?
洪善旭:視覺評估有很多額外的變因,所以我無法說它是完全精確的。不過如果我們在廣泛區域採用這個方法,就會有很重要的意義。這個方法的優勢在於能夠快速進行調查,短時間內可以涵蓋很大的範圍。這也是為什麼這套方法叫做「快篩」。

綠色和平:韓國比例最高的海洋廢棄物是什麼?
洪善旭:保麗龍浮球(浮具)跟繩子是海岸上數量最多的廢棄物。
綠色和平:在澎湖參加三天交流工作坊之後,您看過了臺灣發展、修正過後的方法。和日、韓的版本有何不同?
洪善旭:在工作坊期間,我認為大家比較在乎準確性的問題,而結束的時候,我們都同意把重點放在預估數量上,這讓調查目標更加明確,這是好的方向。
等到臺灣也使用快篩方法評估狀況後,韓國、日本與臺灣的情形就有了比較的基礎。因為我們使用的研究方法雖有調整,基本上是一樣的。
其實澎湖群島的狀況令我相當震驚。這座島嶼很美麗,有很多珊瑚礁,在生態上非常重要,可是這裡的狀況非常差,未來政府應該要特別重視這個地區的海洋廢棄物問題。

在澎湖,我看到當地海岸設置了一些圍籬,這是一個好點子。當來自其他區域的廢棄物被風、海流帶到海灘上,這些圍籬可以讓廢棄物滯留在某些區域。如果政府能規律地快速移除圍籬擋下的廢棄物,就能保護森林跟生態系,我覺得這是很棒的方式。
澎湖的海岸線上絕大多數的廢棄物並不是島內產生的,要控制來自其他區域的廢棄物並不容易。在韓國,廢棄物主要來源是國內的漁業廢棄物,所以我不太確定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不過,讓多數人了解是第一步。讓澎湖以外的更多人,國外也好、臺灣本島的居民也好,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接著,才能試著找出廢棄物來源與解決方法。
要解決海洋廢棄物的問題,首先必須要調查來源並策畫行動。接著再找出哪個區域應該要優先處理。這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也是相對快捷的方式。
今年 7 月,綠色和平和荒野保護協會邀請七個在地對臺灣海洋垃圾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公民組織或個人,組成五組快篩大隊,正式完成了臺灣首次環島海岸垃圾快篩調查。(延伸閱讀:5個重點,了解全臺第一輪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結果)
未來一年,我們將第一次測量出,臺灣本島的海岸共堆積了多少垃圾?這些垃圾的組成是什麼?它們又是如何出現在我們熱愛的海灘上?
延伸閱讀:
- 從河川問診到海岸快篩:日本如何發展快篩調查方法?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黃色小鴨」
- 第二次快篩結果,限塑淨灘有感
- 大數據診斷全臺海岸垃圾,第三次快篩完成
- 《海,有什麼「塑」──臺灣海岸垃圾總體檢 》報告